摆动式水翼端部激振波浪能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56260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31222.0

    申请日:2015-08-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8 Y02E10/38 Y02P70/527

    Abstract: 摆动式水翼端部激振波浪能转换装置,它涉及一种能量转换装置,以解决现有海浪能发电装置结构复杂,设备装置造价昂贵,发电成本高,能量转换效率低及发电电压低的问题,它包括固定基座、隔水板、摆动翼板、两个支撑座、两组悬臂梁压电浮能器、多个激振永磁体和多个受振永磁体;每组悬臂梁压电浮能器包括多个悬臂梁压电浮能器;固定基座为具有凹槽的固定基座,两个支撑座并列固装在固定基座上,隔水板布置在摆动翼板的下方并盖合在凹槽上,隔水板与固定基座密封连接;两组悬臂梁压电浮能器和多个受振永磁体布置在凹槽内,多个悬臂梁压电浮能器的悬臂梁端与固定基座固接。本发明用于能量转换和发电。

    仿生水翼涡激拍动潮汐能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3447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31143.X

    申请日:2015-08-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8 Y02E10/38 Y02P70/527

    Abstract: 仿生水翼涡激拍动潮汐能转换装置,它涉及一种能量转换装置,以解决现有常规潮汐发电装置存在结构复杂,能量转换效率低,配套设施造价高以及常规潮汐发电对潮汐活动依赖的问题,它包括壳体、贯穿轴、两个水翼摆动杆、两个横梁、两个支撑轴、两个仿生水翼、多个激振永磁体和多组压电发电组件;每组压电发电组件包括固定件、两个压电片和四个受振永磁体;两个水翼摆动杆并列设置,贯穿轴和多组压电发电组件布置在壳体内;贯穿轴穿设在壳体上且二者密封连接,贯穿轴的两端各与一个支撑轴的一端连接,两个支撑轴与壳体转动密封连接,两个支撑轴的另一端各与一个水翼摆动杆固接;多组压电发电组件布置在两个横梁之间。本发明用于能量转换和发电。

    仿尾鳍摇摆激振流体动能转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3446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31567.6

    申请日:2015-08-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Abstract: 仿尾鳍摇摆激振流体动能转化装置,它涉及一种能量转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波浪能发电装置存在振动幅度有限,响应频带窄,换能效率偏低,以及单纯利用海水压力让压电片产生变形,能量利用率低,不适合规模化应用,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它包括底座、摆动组件、两个拉杆和两个压电发电组件;摆动组件包括仿生尾鳍、摆杆、连接滑块和摆杆基座,摆杆基座安装在底座的中部,摆杆的下端与摆杆基座铰接,连接滑块套在摆杆上,仿生尾鳍安装在摆杆的上端;两个压电发电组件正对设置在底座上;每个压电发电组件包括滑动杆、永磁体座、密封盖、外壳、压电发电基座、两个弹簧、多个激振永磁体、多个受振永磁体和多个压电片。本发明用于能量转化和发电。

    水母游动式串联仿生水下推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77358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583236.2

    申请日:2014-10-27

    Abstract: 水母游动式串联仿生水下推进装置,它涉及一种水下推进装置,以解决现有水母游动式仿生推进装置存在机械结构复杂、运动控制难度大、系统集成度低、不适于微小型化、且在一个运动周期内不能持续保持水母收缩喷水状态的高效率以及与真实水母的推进行为相差较大的问题,它包括N个供电及控制模块,它还包括N-1个级间衔接轴和N级推进机器水母,其中N为正整数,且N≥2;相邻两级推进机器水母通过级间衔接轴连接,且级间衔接轴与推进机器水母同轴,级间衔接轴的一端与其中一级推进机器水母的腹腔顶盖连接,该级间衔接轴的另一端与另一级推进机器水母的腹腔基座连接;腹腔基座嵌入仿生柔性躯体的底部。本发明用于海洋科考等领域。

    无轴涡轮转子非接触激振式流体动能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10327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91420.9

    申请日:2014-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0 Y02E10/725

    Abstract: 无轴涡轮转子非接触激振式流体动能转换装置,它涉及一种能量转换装置,以解决现有流体动能转换装置存在难以适应复杂流体环境,机械结构复杂,俘能效率不高,以及易产生结构疲劳破坏,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它包括圆桶、带颈的法兰底座、涡轮转子、圆形套筒、多个压电复合悬臂梁、多个激振磁体片和多个受振磁体片;涡轮转子包括外环和多个转子叶片,圆桶盖合在带颈法兰底盘;位于带颈法兰底座的颈部与圆桶的桶壁之间的涡轮转子的外环的端面上固装有圆形套筒,圆形套筒的外侧壁面上固装有多个激振磁体片;每个压电复合悬臂梁包括金属弹性板和两个压电陶瓷片;激振磁体片和受振磁体片相邻设置且二者极性相同。本发明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

    三维长管的支撑位置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44135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711175152.5

    申请日:2017-11-22

    Abstract: 三维长管的支撑位置优化方法,涉及航空航天以及工业生产领域,特别涉及管道支撑位置的优化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人为选取或等间距选取支撑点支撑长管的方法存在长管容易变形的问题。本发明利用相邻的节点表示一个直管单元,计算在非支撑点的节点和支撑点的节点处的总体坐标下对直管单元负载向量,根据局部坐标系下直管单元的刚度矩阵计算总体坐标系下的刚度矩阵,并根据总体坐标系下刚度矩阵计算三维长管由n个直管单元组成时弯管在总坐标系下的总刚度矩阵;根据直管单元负载向量计算总体坐标系下总载荷向量,根据式KtDtotal=Ftotal计算得到总变形矢量;最后通过PSO算法对支撑位置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支撑位置。本发明适用于长管的支撑位置选择。

    基于空间点误差修正的两工件自动对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38944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353093.X

    申请日:2017-05-18

    Abstract: 基于空间点误差修正的两工件自动对准方法,涉及两工件的自动对准方法。本发明首先利用测量仪器建立第二工件理想坐标系Base1,在机械臂末端夹持带有尖端的标定件,在标定件尖端标定出工具坐标系tool1;然后在机械臂末端安装第一工件并使两个工件对准移动,通过tool1确定实际工件坐标系Base2;得到第一工件夹持外侧一端的中心在Base2下的坐标P′,并用测量仪器得到第一工件夹持外侧一端的中心在Base1下的坐标P,根据Base2的X、Y、Z轴在Base1中的方向信息得到两坐标系之间的旋转矩阵R,计算出Base1和Base2之间的平移矩阵T,取平均值;根据R和T对两工件之间的误差进行修正,通过控制机械臂对第一工件、第二工件进行自动对准。本发明用于机器人安装工件时工件的自动对准。

    一种小直径圆柱形目标连续发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955377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79808.2

    申请日:2018-07-16

    Abstract: 一种小直径圆柱形目标连续发射装置,它涉及子弹发射装置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子弹发射装置存在不适用于小型目标的发射,且采用人工装弹难以实现小型目标的连续发射的问题。本发明的供弹子系统和发射子系统分别安装在支架上,供弹子系统用于分离目标弹和弹链,发射子系统用于实现目标弹的发射及空弹壳的排出,驱动系统将动力分别传递给供弹子系统和发射子系统并驱动供弹子系统和发射子系统同步协同工作,目标弹转移装置的入口端与供弹子系统连接,目标弹转移装置的出口端与发射子系统连接,目标弹转移装置将供弹子系统拆解下的目标弹从供弹子系统转移到发射子系统实现目标弹的发射。本发明用于小直径圆柱形目标的连续发射。

    旋转轮非接触激振式流体动能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7799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691426.6

    申请日:2014-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5

    Abstract: 旋转轮非接触激振式流体动能转换装置,它涉及一种能量转换装置,以解决现有流体动能转换装置存在难以适应复杂流体环境,机械结构复杂,俘能效率不高以及难以实现微型化、便携化,易产生结构疲劳破坏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它包括旋转轮、两套固定基座、两个轮轴、2N个受激磁体片和2N个激振磁体片;旋转轮包括支撑轴架和N个轮板;每套固定基座包括圆桶形罩壳、带颈法兰底座和N个压电复合悬臂梁;每个压电复合悬臂梁包括金属弹性板和两个压电陶瓷片;每套固定基座的圆桶形罩壳的桶壁与带颈法兰底座的底盘连接为一体。本发明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

    一种螺旋桨扰流式可控环形涡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0417622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421906.0

    申请日:2014-08-25

    Abstract: 一种螺旋桨扰流式可控环形涡发生器,涉及仿生水下推进系统领域。本发明的螺旋桨扰流式可控环形涡发生器为解决现有仿生水下推进系统结构复杂,运动控制难度高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螺旋桨扰流式可控环形涡发生器,包括驱动电机底座、驱动电机组件、筒形隔离腔、螺旋桨组件和造涡端盖,螺旋桨组件包括传动轴、进水涡轮叶片、推水螺旋桨叶片和轴端挡板,进水涡轮叶片套接在传动轴上,轴端挡板将推水螺旋桨叶片固定在传动轴顶端,驱动电机底座包括出线口和密封槽,筒形隔离腔内部开设有扰流腔。本发明的环形涡发生器用于仿生水下推进系统的制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