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4766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1300057.4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冗余的电动汽车双电机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转向系统包括:第一转向电机;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和第一行星架;第一太阳轮与第一转向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行星架连接;第一从动齿轮,其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第一蜗杆,其与第一从动齿轮连接;第一蜗轮,其与第一蜗杆啮合传动;第一蜗轮的动力输出端选择性的连接转向节;第二转向电机;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和第二行星架;第二太阳轮与第二转向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行星架连接;第二从动齿轮,其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第二蜗杆,其与第二从动齿轮连接;第二蜗轮,其与第二蜗杆啮合传动;第二蜗轮的动力输出端选择性的转向节。
-
公开(公告)号:CN11544766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300057.4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冗余的电动汽车双电机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转向系统包括:第一转向电机;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和第一行星架;第一太阳轮与第一转向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行星架连接;第一从动齿轮,其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第一蜗杆,其与第一从动齿轮连接;第一蜗轮,其与第一蜗杆啮合传动;第一蜗轮的动力输出端选择性的连接转向节;第二转向电机;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和第二行星架;第二太阳轮与第二转向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行星架连接;第二从动齿轮,其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第二蜗杆,其与第二从动齿轮连接;第二蜗轮,其与第二蜗杆啮合传动;第二蜗轮的动力输出端选择性的转向节。
-
公开(公告)号:CN1157507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45360.6
申请日:2022-10-31
IPC: F16H48/12 , F16H48/38 , F16H57/023 , F16H57/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差速器的电子差速驱动桥装置,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包括桥壳总成;轮端总成,与所述桥壳总成相连接,且对称分布于所述桥壳总成两侧;制动器总成,与所述轮端总成连接,且布置在轮端总成内侧;减速器总成,与所述桥壳总成连接;永磁同步电机总成,安装在所述减速器总成两侧;半轴,穿过所述桥壳总成,所述半轴一端与轮端总成连接,另一端与减速器总成连接。本发明通过减速器总成舍弃了差速器的设计,使桥壳总成的尺寸缩小,能够增大离地间隙,亦或是降低整车的重心;舍弃差速器的设计,简化了驱动桥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减速器总成采用单级斜齿轮传动,传动效率高,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0534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35246.X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列车车队及车辆加入智能车队方法,属于智能交通控制领域,至少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智能车辆和第二智能车辆,所述第一智能车辆和第二智能车辆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连接筒总成和结构相同的牵引轴总成,所述第一智能车辆通过牵引轴总成与第二智能车辆的连接筒总成可拆卸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列车车队及车辆加入智能车队方法,通过卡接轴锥部外顶部引导牵引轴进入连接筒,并通过锁紧指与定位板的配合,实现任意智能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接合与脱离,车辆加入智能车队方法可以减小车与车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队列行驶过程中挂钩总成受载小,车与车之间可以无运动干涉,增加车队各个车辆的稳定性,灵活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76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11114.4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电机耦合驱动三自由度传动方案拓扑综合设计方法,包括定义变连接结构,并定义以自由度为基本单元的自由度图论模型、在进行双电机驱动传动系统设计时,相邻挡位同步器不能同时结合,以图论模型分析时,两个相邻路径叠加后,即两个相邻挡位之间不能形成运动干涉、根据传动方案的以自由度为基本单元的图论模型中,进行三自由度双电机耦合驱动路径分析,并设定驱动模式和根据选定的匹配车型,设定输出和输入轴的布置形式,并根据布置形式,确定齿轮轴的构型,然后进行同步器的布置,确定出双电机耦合驱动的布置方案,本发明运用拓扑综合设计方法设计新构型的方法,简洁,清晰,逻辑性与扩展性强,具有很大的工程实践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4816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87204.6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动轮及车辆,所述电动轮包括:轮轴和轮毂;轮毂电机模块,所述轮毂电机模块包括定子单元和转子单元,所述定子单元通过连接模块转动安装在轮轴上,所述定子单元具有容纳转子单元的空腔,所述转子单元固定安装在轮轴上;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连接所述定子单元远离所述转子单元的一侧与车体;行星齿轮模块,所述行星齿轮模块安装在转子单元远离连接模块一侧的轮轴上,并与轮毂连接;以及制动模块,所述制动模块用于制动所述轮毂电机模块;本方案通过连接模块连接车体和定子单元一侧,行星齿轮模块与轮毂连接,解决了现有轮毂电机的壳体受轮毂或车身的力变形可能会使转子与定子相撞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587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24233.7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汽车驾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考虑垂向载荷变化的路面不平度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簧上加速度信号,利用簧上加速度与路面激励之间的传递函数,估计出最初的路面不平度;根据汽车行驶加速度及车辆的结构参数,估计汽车的垂向载荷;根据汽车的垂直载荷变化,实时改变路面估计器中的簧上质量参数,构建出准确度更高的路面估计器。该方法通过实时改变路面估计器中的簧上质量参数来提高路面估计器的估计精度,在路面不平度识别过程中考虑垂向载荷的变化,实时改变路面识别系统中的簧上质量,减少因为变速等原因引起的载荷变化带来的影响,使估计过程更接近与真实的汽车行驶,提高路面不平度的识别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2480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11256.0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G17/0165 , B60G17/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包括基于白噪声法建立路面激励模型,建立体现路面不平度的路面时域响应模型、建立整车七个自由度的悬架模型、根据PID控制器,运用模糊理论,建立主动悬架模糊控制‑PID控制器以及建立主动悬架系统的作动器模型,该种基于模糊理论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为控制策略提供准确的模型执行器。能够进行离线的仿真,避免了实车实验的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99778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1496053.3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冗余集成车轮模块的线控底盘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线控底盘控制领域,所述的线控底盘包括:车架;自冗余集成车轮模块,多个所述自冗余集成车轮模块分别安装在车架的两侧,用于安装轮胎;以及控制模块和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用于监测车辆状态参数,用于实现监测信号与控制器的数据交互以及电能供给,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自冗余集成车轮模块的运行与冗余控制以及基于执行器饱和、工作可靠性和能耗最优三方面的底盘协调控制;本发明通过线控转向子系统和线控制动子系统的相互驱动备份,保证了自冗余集成车轮模块的工作可靠性,通过将多个所述自冗余集成车轮模块中的部分机构设置在车架上,减少了车辆的簧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670920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66060.2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滑板式底盘的自动轮模块,属于电动汽车车轮模块技术领域,包括行驶机构;制动机构,安装在所述行驶机构上,用于对行驶机构进行制动;转向机构,与所述行驶机构相连,用于对行驶机构进行转向;悬架机构,与所述转向机构相连。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轮模块设计方法和布置方案,将轮毂电机驱动的行驶机构、制动机构、悬架机构、转向机构进行集成,对各个机构进行合理布置,合理利用空间,同时满足了滑板式底盘的自动轮模块的使用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