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94402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0831157.8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热式复合涡轮增压装置,该装置由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和工质涡轮增压系统并联而成,工质涡轮增压系统作为辅助系统在高速工况时蓄存能量,在低速和加速工况时介入工作。发动机高速工况时,在废气涡轮增压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控制单元将多余的废气引入工质涡轮增压系统中的蓄热器,蓄热器内的工质吸收废气热量蒸发,且压力逐步升高至某一目标值后稳定;当转入低速工况时,仅靠废气涡轮增压系统不能满足进气要求,此时蓄热器内的高压气态工质排出并冲击工质涡轮,从而带动工质涡轮旋转压气,以此增加进气量;加速工况时,控制单元控制工质涡轮立即介入工作,快速增加进气量,从而提高瞬态响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9440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831157.8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 Y02T10/16 , F02B37/04 , F01D17/10 , F01N5/02 , F02B37/1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热式复合涡轮增压装置,该装置由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和工质涡轮增压系统并联而成,工质涡轮增压系统作为辅助系统在高速工况时蓄存能量,在低速和加速工况时介入工作。发动机高速工况时,在废气涡轮增压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控制单元将多余的废气引入工质涡轮增压系统中的蓄热器,蓄热器内的工质吸收废气热量蒸发,且压力逐步升高至某一目标值后稳定;当转入低速工况时,仅靠废气涡轮增压系统不能满足进气要求,此时蓄热器内的高压气态工质排出并冲击工质涡轮,从而带动工质涡轮旋转压气,以此增加进气量;加速工况时,控制单元控制工质涡轮立即介入工作,快速增加进气量,从而提高瞬态响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22386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344694.X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 Y02T10/47 , F01N3/0205 , F01N5/02 , F01N9/00 , F01N11/002 , F01N2240/10 , F01N2560/06 , F01N2560/08 , F01N2900/1404 , F01N2900/14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段式压力温度调节的内燃机排气温度控制装置,本发明主要由温压调节器、控制单元及各种电磁阀组成。温压调节器可以实现分段式的压力温度调节,使蓄热工质基本保持在预设的目标状态附近,同时使状态恒定箱始终保持高温高压,始终具有加热低温废气的能力;温压调节器内的蓄热工质可以吸收并蓄存高温废气的热量,待后续低温废气通过时又可向低温废气传热,以此实现对废气温度的控制;控制模块根据废气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废气的路线,当废气温度在后处理要求的高效温度窗内时,废气经废气直通管直接流进后处理器,当废气温度不在后处理要求的高效温度窗内时,废气流经温压调节器,经温度调节后再流进后处理器。
-
公开(公告)号:CN10706092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1710130054.3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回热有机朗肯循环余能回收系统及控制策略,主要由可变膨胀比热功转换子系统、空间回热子系统和控制单元组成;本系统引入可变膨胀比的旋转叶片式膨胀机,通过膨胀比调节器调节旋转叶片式膨胀机的膨胀比,使变工况状态下的高温高压有机工质均能够在旋转叶片式膨胀机中充分膨胀,输出最大功率;通过引入空间换热器来实现对乏气热能的回收,旋转叶片式膨胀机排出的乏气和经过冷凝器的冷工质在空间回热器内充分接触换热,乏气急闪冷凝而液化,从而实现对乏气热能最大程度回收;本发明所述系统结构简单,能够较大程度上提升车用内燃机余能的回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165685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537875.9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7/36 , F01C1/126 , F01C1/34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空间回热的有机朗肯循环动力输出装置,工作过程中将气动马达膨胀后的乏气与液态冷工质进行充分混合,对乏气的能量进行回收,混合后的液态工质通入工质泵中增压,随后排出工质泵继续吸收能量,进行下一次循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传统有机朗肯循环中膨胀机、回热器、冷凝器、工质泵串联的布置方式改进为膨胀机、空间回热、工质泵的连接方式,并且将膨胀机与工质泵的转子同轴,如此可以回收乏气能量提升循环效率,使蒸发器、冷凝器的布置更加自由,工况调节的自由度更多,减少部件数量,并且增加了部件的紧凑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06092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30054.3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 F01K17/06 , F01C1/3441 , F01C20/00 , F01K25/10 , F02G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回热有机朗肯循环余能回收系统及控制策略,主要由可变膨胀比热功转换子系统、空间回热子系统和控制单元组成;本系统引入可变膨胀比的旋转叶片式膨胀机,通过膨胀比调节器调节旋转叶片式膨胀机的膨胀比,使变工况状态下的高温高压有机工质均能够在旋转叶片式膨胀机中充分膨胀,输出最大功率;通过引入空间换热器来实现对乏气热能的回收,旋转叶片式膨胀机排出的乏气和经过冷凝器的冷工质在空间回热器内充分接触换热,乏气急闪冷凝而液化,从而实现对乏气热能最大程度回收;本发明所述系统结构简单,能够较大程度上提升车用内燃机余能的回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8178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79756.3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G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 F02G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内燃机余热复合利用系统,主要由蒸发器、超临界蓄热器、后处理器、预热器、通断阀、比例电磁阀、空间回热变膨胀比膨胀机、稳压罐、冷凝器、冷工质罐和控制单元组成,通过超临界蓄热稳定后处理温度,保证后处理效率,利用换热后温度较低的废气进行废气再循环以减少EGR中冷的能量损失,同时充分利用工质吸收发动机废气的热量,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并且可对工质的汽化潜热进行回收,充分利用工质能量,降低工质泵的能量损失。本发明所述系统能够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发动机节能减排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822386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0344694.X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段式压力温度调节的内燃机排气温度控制装置,本发明主要由温压调节器、控制单元及各种电磁阀组成。温压调节器可以实现分段式的压力温度调节,使蓄热工质基本保持在预设的目标状态附近,同时使状态恒定箱始终保持高温高压,始终具有加热低温废气的能力;温压调节器内的蓄热工质可以吸收并蓄存高温废气的热量,待后续低温废气通过时又可向低温废气传热,以此实现对废气温度的控制;控制模块根据废气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废气的路线,当废气温度在后处理要求的高效温度窗内时,废气经废气直通管直接流进后处理器,当废气温度不在后处理要求的高效温度窗内时,废气流经温压调节器,经温度调节后再流进后处理器。
-
公开(公告)号:CN10578178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10279756.3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G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内燃机余热复合利用系统,主要由蒸发器、超临界蓄热器、后处理器、预热器、通断阀、比例电磁阀、空间回热变膨胀比膨胀机、稳压罐、冷凝器、冷工质罐和控制单元组成,通过超临界蓄热稳定后处理温度,保证后处理效率,利用换热后温度较低的废气进行废气再循环以减少EGR中冷的能量损失,同时充分利用工质吸收发动机废气的热量,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并且可对工质的汽化潜热进行回收,充分利用工质能量,降低工质泵的能量损失。本发明所述系统能够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发动机节能减排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06513411U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20219160.4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间回热有机朗肯循环余能回收系统,主要由可变膨胀比热功转换子系统、空间回热子系统和控制单元组成;本系统引入可变膨胀比的旋转叶片式膨胀机,通过膨胀比调节器调节旋转叶片式膨胀机的膨胀比,使变工况状态下的高温高压有机工质均能够在旋转叶片式膨胀机中充分膨胀,输出最大功率;通过引入空间换热器来实现对乏气热能的回收,旋转叶片式膨胀机排出的乏气和经过冷凝器的冷工质在空间回热器内充分接触换热,乏气急闪冷凝而液化,从而实现对乏气热能最大程度回收;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结构简单,能够较大程度上提升车用内燃机余能的回收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