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热循环的热机以及通过该热机实现热循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9469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80056812.4

    申请日:2018-06-12

    Inventor: S·奥立佛蒂

    Abstract: 用于实现热循环的热机(121),其以热流体运行并且包括设有第一(4)和第二转子(5)的驱动单元(1),每个转子具有可在环形腔室(12)中滑动的三个活塞(7a、7b、7c;9a、9b、9c),其中活塞限定六个可变容积腔室(13'、13"、13"';14'、14"、14"')。驱动单元包括传动装置,其配置成将具有彼此相对偏移的第一和第二转子(4、5)的各自的第一和第二周期性可变角速度(ω1,ω2)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恒定角速度的旋转运动。热机还包括:补偿箱(44),其配置成积聚来自驱动单元的压缩热流体;再生器(42),其配置成预热热流体;加热器(41),其配置成使在蛇形管中循环的热流体过热;燃烧器(40),其配置成向加热器(41)提供必要的热能;再生器(42)与驱动单元(1)流体连通,再生器(42)还被配置成从废热流体中获取热能量,用来预热将被输送到加热器(41)的热流体。本发明还涉及通过加热机实现加热循环的方法。

    驱动单元及其驱动传动系统和有关的操作性热循环和功能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598066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580007120.7

    申请日:2015-0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单元(1),该驱动单元特别地能够用于设计成使用朗肯、朗肯‑赫恩、布雷顿和斯特林型的热力学循环的热力发动机的构造,该驱动单元包括其中限定环形室(12)的壳体(2)、以可旋转的方式容置在环形缸体(或环面缸体)的壳体中的两组三联体活塞(7a‑7b‑7c;9a‑9b‑9c)、构造成从两组三联体活塞传输运动和/或将运动传输至两组三联体活塞的三轴运动系统(18);其中,所述系统包括主轴(17)、第一副轴(19)和第二副轴(20),并且每个副轴连接至相应组的三联体活塞(7a‑7b‑7c;9a‑9b‑9c);具有恒定角速度的主轴的旋转确定两个副轴的旋转的角速度的周期性的循环变化。本发明还涉及包括前述驱动单元(1)的热力发动机(29),该热力发动机构造成执行朗肯或朗肯‑赫恩型的热力学循环,该热力发动机能够产生能够用于任何目的的电能和热;本发明还涉及包括前述驱动单元(1)的热力发动机(51),该热力发动机构造成执行源自斯特林循环的新的“脉动热循环”并能够产生能用于任何目的的电能和热;本发明还涉及包括前述驱动单元(1)的气动马达(61),该气动马达构造成将包含在罐中的处于高压的压缩空气转换成能用于任何目的的机械能。

    热力发动机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6217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880020427.4

    申请日:2018-01-26

    Abstract: 一种热力发动机(100)。在一个实施例中,热力发动机(100)包括压缩机(10a、10b、11);膨胀器(20a、20b、21);反应器(40),在反应器中,工作流体中的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反应物可以相互反应,反应器(40)布置在压缩机(10a、10b、11)和膨胀器(20a、20b、21)之间;以及冷凝器(50),用于冷凝工作流体中的气体,冷凝器布置在膨胀器(20a、20b、21)和压缩机(10a、10b、11)之间。还提供了一种操作热力发动机的方法。

    一种高效率热能转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9843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10641757.4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潘雷

    Inventor: 潘雷

    Abstract: 目前,热力发电的效率一般在35%左右。因此,提高热力发电的效率,对国民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本发明提出一种东点循环的新的热力循环方式,并基于该循环方式设计了基本的热力循环装置。东点循环中,首先使用特殊工质A,该工质可在一定条件下至少分解为工质R及工质L,且分解后的工质R及工质L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形成工质A时吸收外部热量。其次,在循环中,将分解后的工质R分解为至少两个流Y1和Y2,利用流Y1与工质L混合,流Y2对外做功。流Y2按照卡诺循环方式循环,流Y1吸收流Y2卡诺循环中释放的热量,实现流Y1的冷却。此后,混合流Y1及流Y2,重新形成工质A。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东点循环的转换装置,包括外部热源、工质、加热装置、热交换装置、功率输出及压缩装置、连接管道及阀门、控制器等。

    一种汽轮机残余蒸汽辅助冷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7548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55233.7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轮机残余蒸汽辅助冷凝装置,包括;连接有蒸汽入管和尾气管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上方安装有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于所述壳体的上方形成至少一个冷却区域;其中位于所述壳体的上方还连接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用于对所述冷却单元降温,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对汽轮机残余蒸汽的再次利用,通过此部分蒸汽控制驱动单元运动,驱动单元实现对散热单元运动控制,当蒸汽穿过壳体后,从尾气管进入到循环箱的内部时,高温气体通过冷却单元进行冷却,由于散热单元的动力也有残余的蒸汽进行提供,因此借助于散热单元对冷却单元的降温冷却,如此当残余蒸汽经过本装置时,可实现对其进行冷凝降温。

    热力发动机
    9.
    发明公开
    热力发动机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57378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072135.X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杜伦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热力发动机(100)。在一个实施例中,热力发动机(100)包括压缩机(10a、10b、11);膨胀器(20a、20b、21);反应器(40),在反应器中,工作流体中的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反应物可以相互反应,反应器(40)布置在压缩机(10a、10b、11)和膨胀器(20a、20b、21)之间;以及冷凝器(50),用于冷凝工作流体中的气体,冷凝器布置在膨胀器(20a、20b、21)和压缩机(10a、10b、11)之间。还提供了一种操作热力发动机的方法。

    实现热循环的热机以及通过该热机实现热循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94699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880056812.4

    申请日:2018-06-12

    Inventor: S·奥立佛蒂

    Abstract: 用于实现热循环的热机(121),其以热流体运行并且包括设有第一(4)和第二转子(5)的驱动单元(1),每个转子具有可在环形腔室(12)中滑动的三个活塞(7a、7b、7c;9a、9b、9c),其中活塞限定六个可变容积腔室(13'、13"、13"';14'、14"、14"')。驱动单元包括传动装置,其配置成将具有彼此相对偏移的第一和第二转子(4、5)的各自的第一和第二周期性可变角速度(ω1,ω2)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恒定角速度的旋转运动。热机还包括:补偿箱(44),其配置成积聚来自驱动单元的压缩热流体;再生器(42),其配置成预热热流体;加热器(41),其配置成使在蛇形管中循环的热流体过热;燃烧器(40),其配置成向加热器(41)提供必要的热能;再生器(42)与驱动单元(1)流体连通,再生器(42)还被配置成从废热流体中获取热能量,用来预热将被输送到加热器(41)的热流体。本发明还涉及通过加热机实现加热循环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