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112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28626.7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江西民强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混合基质气体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聚酰亚胺胶液;步骤2,二维纳米片表面改性;步骤3,金属有机框架包覆二维纳米片;步骤4,制备含金属有机框架包覆二维纳米片的聚酰亚胺胶液;步骤5,制备聚酰亚胺混合基质气体分离膜。本发明拟通过原位生长法将金属有机框架负载到二维纳米片表面,并使用聚酰亚胺模塑粉溶解于溶剂中作为聚合物基体,制备金属有机框架包覆二维纳米片的聚酰亚胺混合基质气体分离膜,从而达到聚酰亚胺混合基质气体分离膜气体渗透性改善的同时,更可有效提高其气体选择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63243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0407243.1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共青城光氢储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三维自支撑贵金属‑碳纤维网络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纺丝制得的含贵金属盐聚酰胺酸纤维膜进行预压延处理,使蓬松结构的各纤维丝达到物理接触,随后将压延处理的含贵金属盐聚酰胺酸纤维膜在化学亚胺化溶剂中浸润,同步实现化学亚胺化与原位微溶解交联,随后进行亚胺化及碳化处理,得到柔性三维交联自支撑贵金属‑碳纤维膜。本发明采用预压延‑溶剂原位微溶接‑化学亚胺化交联相结合的三重交联法,构建三维交联聚酰亚胺网络结构。在随后的碳化过程中,继承此交联结构,形成三维自支撑贵金属‑碳网络材料,实现贵金属‑碳纤维膜的柔性和机械强度提升之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56961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86424.2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共青城光氢储技术研究院
IPC: B01J3/04 , C04B35/584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定向α相氮化硅纤维阵列的生产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装置包括反应匣钵和高温合成炉;所述反应匣钵由氮化硅基板、陶瓷挡板和陶瓷盖板组成;所述高温合成炉为真空高温炉,其腔室排布有抽真空口、进气口、出气口、紧急泄压口以及真空压力表。利用这种装置,在没有任何金属或金属催化盐的条件下,以氨气和四卤化硅为源气体,在高温下进行反应,制备超长定向α相氮化硅纤维阵列。本发明制备装置简单,由氮化硅基板、陶瓷挡板和中心带圆孔的陶瓷盖板组成的匣钵为氮化硅纤维提供了生长衬底,通过堆叠匣钵,可以实现氮化硅纤维阵列的规模化制备。本发明无需任何金属及金属盐催化剂即可制备超长α相氮化硅纤维阵列,无金属杂质存在。
-
公开(公告)号:CN11181685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72289.X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级多孔LiMnxFe1-xPO4/C复合微球正极材料的无模板水热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纳米粒子的形成和自组装,以及在水热反应过程中进行溶解-沉淀的过程,经过简单的碳包覆后,得到多孔LiMnxFe1-xPO4/C微球,该微球为分级多孔微球结构,由较高结晶度的纳米级LiMnxFe1-xPO4主粒组成,内部有均匀的碳涂层。本发明所得分级多孔LiMnxFe1-xPO4/C复合微球正极材料的这种独特结构同时结合了结构、形貌和组分的设计原理,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和对电子和锂离子的传导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668509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939813.X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硒包覆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材料为Se包覆的LiNi1‑x‑yCoxM扩散法,利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1‑x‑yCoxMnyO2的高亲硒性界面,将单质硒均匀包覆在正极材料表面。LiNi1‑x‑yCoxMnyO2高亲硒界面的Ni,Co和Mn原子可以与Se原子形成金属‑Se化合键,通过其强烈的键合作用,确保了单质硒层在LiNi1‑x‑yCoxMnyO2表面的均匀紧密包覆。这种均匀紧密的Se包覆层能够有效抑制LiNi1‑x‑yCoxMnyO2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反应,且硒包覆层具有较高的电导性,可以保证LiNi1‑x‑yCoxMnyO2正极材料表面的高速电子传导。
-
公开(公告)号:CN11140365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43776.4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2/14 , H01M2/16 , H01M10/052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电催化功能的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隔膜是由商用聚合物隔膜基体及涂覆在隔膜基体一侧表面的电催化功能修饰层组成,其中:所述电催化功能修饰层包括粘结剂、导电剂和电催化剂;所述电催化剂为石墨烯和杂原子掺杂的MoS2组成的三维多孔复合物。石墨烯构建的三维多孔结构可以通过物理作用吸附大量溶解在电解液中的多硫化锂;杂原子掺杂的MoS2具有丰富的界面缺陷、极性和电催化活性,可高效化学吸附多硫化锂并催化多硫化锂的电化学转化,抑制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提升高硫载量锂硫电池的可逆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8499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17314.9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长氧化硅包覆氮化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属于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一种超长氧化硅包覆氮化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将一定粒径的硅粉在无任何金属及金属盐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氨气预处理后将氮化气氛转换为氮氨混合气,氮化反应后在氮化堆积体表面生成大量疏松状超长氮化硅纳米线,纳米线表面覆有一定厚度的非晶氧化硅层。本发明无需金属及金属盐催化剂即可一步获得大量氧化硅包覆氮化硅纳米线,提高了产品纯度,简化了制备工艺。
-
-
公开(公告)号:CN107093708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187238.3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386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全n型硅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n型硅片依次进行球磨微米化和砂磨纳米化处理;接着依次采用丙酮、超纯水对n型硅粉进行清洗;然后对n型硅粉进行表面氧化处理;最后将氧化后的硅粉与导电剂、粘结剂混合以制备负极浆料,经过涂覆、烘干、压片、切片、称量制成负极片,并制成扣式电池。本发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n型硅比p型硅具有更高的储锂容量,且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非常适合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有望进一步加快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28113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28640.7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江西民强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混合基质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涉及聚酰亚胺薄膜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聚酰亚胺混合基质膜,由聚酰亚胺混合基质胶液固化成型后制得;所述聚酰亚胺混合基质胶液包括聚酰亚胺胶液及分散在所述聚酰亚胺胶液内的复合ZIF框架,且所述复合ZIF框架包括ZIF‑L(Co)纳米片及原位包覆在所述ZIF‑L(Co)纳米片表面的ZIF‑67。本发明利用复合ZIF框架同质不同孔径的特性,在薄膜的垂直方向上协同构筑三维气体传输通路,能够有效调控气体的渗透性和选择性,从而实现聚酰亚胺混合基质膜高渗透高分离性能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