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1130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0035439.3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PDA辅助金属氧化物包覆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储能电池领域。正极材料为PDA辅助金属氧化物包覆的LiNi1‑x‑yCoxMnyO2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利用高黏附性的PDA提升金属氧化物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1‑x‑yCoxMnyO2之间的结合作用力,将金属氧化物均匀包覆在正极材料表面。这种均匀紧密的包覆层能够有效抑制LiNi1‑x‑yCoxMnyO2正极材料与空气、电解液等的接触反应,同时因PDA具有高黏附性,仅需要少量的金属氧化物即可达到优异的包覆效果,并且少量的金属氧化物几乎不会影响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1‑x‑yCoxMnyO2的导电性,可以保证LiNi1‑x‑yCoxMnyO2正极材料表面的高速电子传导。
-
公开(公告)号:CN11442088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70077.0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亲锂性人工界面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锂金属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为将商用低成本的金属基底箔材M浸入到溶液P中,在基底材料M表面原位生长,形成一层功能保护层N;然后,通过辊压的方式,将包覆有功能保护层的基底材料N‑M辊压在锂金属片Li表面;最后,将金属基底材料M剥离,得到功能保护层N包覆的锂金属片N‑Li,制备得到的人工界面保护层可有效提升锂金属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0208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01447.X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 江西恒大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2/05 , H01M10/054 , H01M4/58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负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先将生物质原料粉碎后过筛、酸洗、烘干,得到低灰分的生物质前驱体粉末,然后分散于水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预处理的生物质前驱体粉末,最后置于有惰性气氛保护的管式炉中进行两步热处理,最终得到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本发明的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便于操作,原料为可再生的生物质,节能环保。本发明通过酸预处理结合水热调控和两步高温煅烧方式制备的生物质硬碳负极,具有首次库伦效率高,循环性能好和倍率性能高等优异的储钠性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41699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587888.9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蚀辅助金属氧化物包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Ni1‑x‑yCoxMny(OH)2三元前驱体和强酸弱碱盐和高分子聚合物混合溶解得到高分子聚合物辅助强酸弱碱盐包覆的三元前驱体,然后将三元前驱体和锂源均匀混合后,在氧气氛围下热处理,获得最终的酸蚀辅助金属氧化物包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该正极材料使高分子聚合物均匀的吸附在三元材料前驱体表面,从而促进金属氧化物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表面的均匀包覆,能够有效阻挡高镍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等的直接接触及其副反应,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有望推进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产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77985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43269.3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134 , H01M10/4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金属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人工SEI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先将有机聚合物和无机金属硝酸盐溶于THF中,得到聚合物和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涂布到金属锂表面,使金属锂与聚合物和混合溶液发生反应,待溶剂THF挥发后,得到锂金属负极界面的多功能人工SEI膜。本发明中的多功能人工SEI膜通过简单的涂布法将有机聚合物和无机金属硝酸盐的混合溶液涂布到锂金属负极表面,利用金属硝酸盐和聚合物与锂金属间的自发反应,产生包括亲锂性金属颗粒、无机氮氧化锂和柔性有机聚合物的多功能人工SEI膜。该多功能人工SEI膜可以有效地防止充放电循环过程中锂枝晶的不可控生长,提高锂金属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11305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35439.3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PDA辅助金属氧化物包覆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储能电池领域。正极材料为PDA辅助金属氧化物包覆的LiNi1-x-yCoxMnyO2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利用高黏附性的PDA提升金属氧化物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1-x-yCoxMnyO2之间的结合作用力,将金属氧化物均匀包覆在正极材料表面。这种均匀紧密的包覆层能够有效抑制LiNi1-x-yCoxMnyO2正极材料与空气、电解液等的接触反应,同时因PDA具有高黏附性,仅需要少量的金属氧化物即可达到优异的包覆效果,并且少量的金属氧化物几乎不会影响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1-x-yCoxMnyO2的导电性,可以保证LiNi1-x-yCoxMnyO2正极材料表面的高速电子传导。
-
公开(公告)号:CN10961663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464731.6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杂原子化硫属固溶体TexSeySz的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材料为TexSeySz/C复合材料,其中TexSeySz固溶体材料为SeySz(x=0)、TexSz(y=0)二元和TexSeySz三元固溶体中至少一种。所述制备方法为:通过简单的一步热处理方法,在多孔炭载体的空间限域作用下,将单质硫、硒和/或碲互溶形成TexSeySz固溶体,并均匀负载到碳载体框架中。与S相比,TexSeySz固溶体材料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与Se和Te相比,TexSeySz固溶体材料具有更高的比容量。TexSeySz固溶体材料,耦合了S、Se和/或Te的特性,特别是S的高理论容量以及Se和/或Te的高导电优势,因此TexSeySz/C复合正极材料表现出更加优越的综合储锂性能。一步热处理制备TexSeySz/C正极材料的方法,工艺简单,避免了多步热处理的繁琐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52821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343463.9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6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金属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锂金属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锂金属复合负极材料通过水热法将银化合物原位生长在碳纤维布上,随后浸入熔融态金属锂中得到。本发明通过在碳布纤维表面包覆一层均匀的银化合物Ag‑X层,将疏锂性的碳纤维布转变成亲锂性的三维多孔骨架Ag‑X@CFC。此外,在锂化过程中,Ag‑X包覆层可以转化成高导电亲锂的Ag和锂离子传导的锂化合物Li‑X,不仅可以提供均匀且丰富的锂成核活性位点,而且能够在锂金属复合负极内部形成电子和锂离子交叉传导的三维骨架网络结构,从而长期高效的抑制负极锂枝晶生长,明显促进锂金属的均匀沉积,极大提升锂金属负极的长期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90922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66476.5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10/052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金属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亲锂性金属泡沫骨架的银包覆方法及其在锂金属负极中的应用的制备方法。将商用的金属泡沫经超声脱脂洗涤后,浸入到一定溶度的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反应,经洗涤干燥后得到银包覆的金属泡沫骨架(Ag@M foam),然后,将熔融的液态锂金属灌注到金属泡沫骨架中,得到新型的银包覆金属泡沫/锂金属复合材料(Ag@M foam/Li)。制备得到的银包覆三维亲锂性金属泡沫骨架及其锂金属复合材料用于锂金属二次电池中,可有效提升锂金属电池的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768662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105751.X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气相沉积包覆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为单质X(X分别为低熔沸点的磷、硫、硒、碲和碘等)包覆的LiNi1‑x‑yCoxMnyO2,利用低温气相沉积的方法,将低熔沸点的单质X均匀包覆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1‑x‑yCoxMnyO2表面。LiNi1‑x‑yCoxMnyO2界面的Ni,Co和Mn金属原子可以与上述单质X形成金属‑X化合键,通过其强烈的键合作用,确保了单质X在LiNi1‑x‑yCoxMnyO2表面的均匀完整紧密包覆。这种均匀完整紧密的包覆层能够有效降低高镍三元材料表面的残锂含量,同时抑制LiNi1‑x‑yCoxMnyO2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反应,避免了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产气问题,提升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1‑x‑yCoxMnyO2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