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64046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113865.3
申请日:2015-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鸡皮磷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功能性磷脂的提取方法,包括鸡皮备料、总脂质的溶剂提取、干燥、硅胶柱分离、浓缩和磷脂检测等步骤,采用本方法获得的提取物富含脑磷脂、卵磷脂和鞘磷脂等多种功能性磷脂,同时磷脂侧链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人体健康。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提取率较高,能够广泛适用于鸡皮中功能性磷脂的制备,提取物可作为保健食品原材料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17491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71241.9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含量亚硝酸盐的食用菌泡菜及其制备方法和加工产品,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切片漂烫后的食用菌采用乳酸菌LB‑1和植物乳杆菌复配的发酵剂进行纯种发酵,得到食用菌泡菜。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通过调整发酵微生物的种类,将乳酸菌LB‑1与植物乳杆菌进行复配发酵,能够有效降低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提高食用菌泡菜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提升泡菜风味及口感。因此,将低含量亚硝酸盐的食用菌泡菜以馅料或调料的形式添加到面食中,丰富泡菜面食的种类,同时有利于提升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89249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75358.0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重金属的可食性壳聚糖‑果胶凝胶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壳聚糖‑果胶水溶胶:将壳聚糖和果胶溶解于盐酸溶液,搅拌均匀,制备得到壳聚糖‑果胶水溶胶;步骤2,制备壳聚糖‑果胶湿凝胶球: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壳聚糖‑果胶水溶胶逐滴缓慢滴入到片碱溶液中,制备得到壳聚糖‑果胶湿凝胶球;步骤3,制备壳聚糖‑果胶凝胶珠:用蒸馏水将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壳聚糖‑果胶湿凝胶球洗涤至中性,再进行冷冻干燥,制备得到吸附重金属的可食性壳聚糖‑果胶凝胶珠。本发明制备的壳聚糖‑果胶凝胶珠具有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吸附性能优异等优点,制备过程无需采用化学交联剂、绿色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5237239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510793992.2
申请日:2015-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宜富硒猕猴桃生产的叶面肥及其施用方法,它是由尿素、黄腐酸钾、亚硒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按规定配比配料,通过配料、喷洒、烘干、粉碎、过筛等步骤制备得到溶解性较高的肥料,以硒元素计为30~50g/kg。该叶面肥料形态为固体,临用前配制成一定浓度硒含量母液,稀释成的液体叶面肥,在猕猴桃树初果期和膨果期喷施。该肥料活性成份配比科学、运输携带方便,施用方法简单,可显著提高猕猴桃硒含量,改善果实营养品质等优点,适用于我国广大猕猴桃产区,用于生产富硒猕猴桃,既经济有效,又安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5237239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93992.2
申请日:2015-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宜富硒猕猴桃生产的叶面肥及其施用方法,它是由尿素、黄腐酸钾、亚硒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按规定配比配料,通过配料、喷洒、烘干、粉碎、过筛等步骤制备得到溶解性较高的肥料,以硒元素计为30~50g/kg。该叶面肥料形态为固体,临用前配制成一定浓度硒含量母液,稀释成的液体叶面肥,在猕猴桃树初果期和膨果期喷施。该肥料活性成份配比科学、运输携带方便,施用方法简单,可显著提高猕猴桃硒含量,改善果实营养品质等优点,适用于我国广大猕猴桃产区,用于生产富硒猕猴桃,既经济有效,又安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5601418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967978.X
申请日:2015-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杏鲍菇中有机硒含量的纳米硒培养基制备方法及其得到的纳米硒培养基产品,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亚硒酸钠溶液与抗坏血酸在稳定剂存在的条件下按摩尔比1∶8~12的比例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纳米硒悬浮液,将纳米硒悬浮液、木屑、麸皮、玉米芯、豆粕和甘蔗渣按比例混合均匀,以硒元素计浓度为10~60mg/kg。纳米硒有很强的生物活性,这种培养基用于杏鲍菇的栽培,可提高杏鲍菇对外源硒的吸收利用率,显著提高杏鲍菇子实体中有机硒含量,并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易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2030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00377.X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大米蛋白中不同形态砷并提高其性能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天然产物氯化胆碱和柠檬酸通过加热,使分子间氢键相互缔合形成的均匀液体,得到一种低共熔溶剂(ChCA),具有合成方便、成本低、原料易获得、毒性低、不易挥发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绿色可持续溶剂。本发明使用ChCA对含砷大米蛋白除砷,并提高了其蛋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6419773U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22879444.5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去除食用油中毒素的磁吸附分离装置,属于食品安全领域,包括混合吸附模块和磁分离模块;混合吸附模块包括入油管,入油管的一端与第一输料泵相连通,入油管的另一端与静态混合器的入口相连通;吸附剂入管的一端与第二输料泵相连通,吸附剂入管的另一端与入油管相连通;磁分离模块包括滚筒式磁性分离器,滚筒式磁性分离器包括永磁辊和导油槽;永磁辊的下方设置有导油槽,永磁辊与电机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连续式吸附、分离实现了对食用油中毒素的快速吸附及磁性吸附剂的快速去除,装置易于操作,可直接接入现有的食用油生产线,便于推广及工业化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