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0596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63780.7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8/2411 , G01W1/14 , G01F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洪水预报方法及系统,属于径流预报领域;包括S1,收集研究区的水文气象数据;S2,依据收集到的水文气象数据,来确定SCS‑CN模型的产流模块参数CN值;S3,利用降雨特征因子和产流模块参数CN值,来改进SCS‑CN模型产流模块;S4,通过耦合S3改进的产流模块和三水源汇流模块,建立SCS‑CN三水源汇流模型;S5,通过支持向量机模型构建动态汇流滞时参数,来改进SCS‑CN三水源汇流模型;S6,利用实测降雨数据预报流域出口断面的洪水过程线;考虑降雨特征因子的影响,提高了模型在气候比较干旱地区时的预测能力;考虑场次降雨空间分布情况、前期降雨等因素,以降低由于降雨空间分布不均匀而导致水文模型出现预测偏差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838740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524053.1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N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积物孔隙水原位高分辨率采样器,属于水文与水资源学和环境科学中的水体采样技术领域,该采样器包括多孔板、凹槽板和透析膜,所述凹槽板一面上设有多个长条状的凹槽,所述凹槽沿凹槽板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多孔板上设有多排通孔,每排通孔均设有若干个,每排通孔均沿多孔板宽度方向设置,所述透析膜一面紧贴在凹槽板设有凹槽的一面,多孔板紧贴在透析膜另一面,凹槽板与多孔板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一个凹槽与一排通孔位置相对应,该采样器能够实现在最大程度保持沉积物原状、无氧条件下、高分辨率地对不同深度沉积物孔隙水进行采集,且组装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552734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015456.6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灾害监测预警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山洪泥石流高隐患区监测预警系统,包括主服务器、数据采集模块以及信号输送塔,所述主服务器内安装有监测预警软件,所述监测预警软件的内部设置有数据处理单元、等级判断单元以及预警单元,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固定连接在保护壳体内部的检测传感器组、保护连接在安装壳体底部中心处的固定锚钉、固定连接在保护壳体顶部的无线信号传输器以及安装在保护壳体内部的蓄电池,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现有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大多数判定因素都较为单一,自动化程度较低,安全数据的整理分析无法满足需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2610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39665.3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雷达探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雷达组网测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雷达节点初始化,开始进行无线接口同步和比特同步,同步结束后,接收来自同步COM时隙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解析,数据解析后,提取出时间信息、主节点信息和数据时隙信息,根据解析得到的时间信息,完成本节点与时间主节点的时间同步,完成时间同步后,向其他节点发起入网申请,申请通过后分配时隙资源,多组雷达组网完成;S2,雷达组依次以低层多仰角立体扫描、全空域立体扫描以及多仰角低空加密扫描的方式对指定空域进行扫描,并接收回波信号,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雷达测雨方法仍然存在观测不够全面,无法对检测空域进行全面的检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13673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39662.X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和环境气象中心(河北省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IPC: G06V10/774 , G06N3/0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文预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提取水文预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服务器内构建水文特征提取卷积网络模型,通过网络收集洪水发生时的水文特征,并将收集到的水文特征组成训练集A,将训练集A送入水文特征提取卷积网络模型中,水文特征提取卷积网络模型对训练集进行处理,得到处理集B;S2,对处理集B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数据集C,将归一数据集C送入判定函数内,得到判断值,将判断值与判断阈值进行对比,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水位预报方法仍然存在着仍然存在的精度偏低、预见期不足、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所要求的越来越高的预报精度要求,而且极易造成数据资源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1704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47143.4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A01G2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灌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多种环境的可控节能灌溉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侧壁固定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左侧壁上端固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储水箱的上侧壁固定设置有营养液添加管,所述储水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端固定设置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右端固定设置有滴灌管,所述滴灌管的下侧壁固定设置有均匀排布的滴灌头,所述滴灌管的后端固定设置有支架,便于在对滴灌管进行安装固定时,不需要直接将滴灌管放置在泥土的表面,有效避免长时间使用后,泥土将滴灌管的出水口堵塞,影响滴灌装置的使用,且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高度进行滴灌管高度的调节,使用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410434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37346.X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B1/7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非标准约束恒模盲多用户检测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算法描述:以瑞利分布为变步长,应用于非标准约束恒模算法中,构造基于瑞利分布变步长的非标准约束差分恒模算法;步骤2算法验证:将非标准约束恒模的自适应算法公式与差分形式相结合,构造基于瑞利分布变步长的非标准约束差分恒模算法;步骤3算法仿真: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以其仿真结果来分析算法的抗多址干扰能力、抗远近干扰能力以及信道跟踪能力。本发明算法的抗多址干扰能力、抗远近效应能力以及信道跟踪能力强,能够很好地解决码分多址蜂窝移动通信中存在的多址干扰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186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355462.5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泥石流监测预报预警方法和系统,属于泥石流预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监测区域的环境湿度和土壤内部压力,以及获取监测区域的实时卫星云图、年平均降雨量和地质数据;根据积雨云数量和年平均降雨量计算预测雨量,再根据预测雨量和环境湿度计算得到监测区域的土壤湿度;根据土壤内部压力和地质数据计算土壤重度;根据土壤重度、土壤湿度和预测雨量计算泥石流预测概率,当泥石流预测概率大于预设的泥石流发生阈值时,计算预测泥石流流速,与监测区域历史最大径流速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不同发出不同预警信息。本发明不需要人工勘测雨量,且能够在山洪泥石流发生之前进行预警,监测智能程度高且能够保证预警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43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47394.9
申请日:2023-09-06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考虑季风环流的冰川物质平衡计算方法,包括:计算西风急流强度、印度夏季风强度和东亚季风强度,得到主导环流标签网格;将西风急流主导区域的气象要素与大气环流因子数据输入西风急流主导区域冰川物质平衡量计算公式,得到西风急流主导区域冰川物质平衡量网格数据;将印度夏季风/东亚季风主导区域的气象要素与大气环流因子数据输入印度夏季风/东亚季风主导区域冰川物质平衡量计算公式,得到印度夏季风/东亚季风主导区域冰川物质平衡量网格数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能够分别表征冬季西风急流和印度夏季风对冰川物质平衡的定量影响的冰川物质平衡量计算方法,能够大大的提高冰川物质平衡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32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60040.0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E02F5/28 , E02F3/88 , E02F3/90 , C02F11/121 , C02F1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体清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应用于湖泊水体的高效淤泥分类清理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一侧且位于船体的基面上安装有吸泥浆泵,所述吸泥浆泵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船体的外壁上安装有固定支架,本发明通过设置筛板相对于水平倾斜45°且筛板的一端位于存料壳体的正上方,大颗粒的杂物通过45°倾斜的筛板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落入存料壳体的内部,吸热板将太阳的热量吸收,在通过导热棒将热量传导至导热环,通过导热环对泥浆进行加热烘干,潜水搅拌器的驱动轴带动搅拌扇叶转动将淤泥打碎,吸泥浆泵产生吸力通过线管将破碎的淤泥吸入,装置的处理效率更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