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时在线的三维自动化扫描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17868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1221112.0

    申请日:2022-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测量系统领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接触式三维扫描测量系统。一种实时在线的三维自动化扫描测量系统,包括:AGV小车、协作机器人、高精度光学扫描测头、固定式光学跟踪器、基于5G技术的数据无线传输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以及自动化控制单元。本发明利用高精度光学扫描测头采集被测工件的图像信息,通过5G技术实时、快速传送给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完成点云数据解算、点云去噪、点云网格化及形位公差分析等数据处理,得到的测量结果上传至云服务器,实现测量结果云共享。有效解决了现有在线测量系统在对工件进行实时在线测量时安全性差、编程复杂、适应性差、测量数据因无法实时共享而造成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回转类零件的三维自动化扫描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6466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431558.6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回转类零件的三维自动化扫描测量系统,解决了现有测量设备行程对测量影响的问题。包括:零件旋转变位机构、水平移动机构、六自由度机器人、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测量仪、被测零件;所述零件旋转变位机构包括动力座、尾座、辅助支撑座及底座;所述动力座、尾座及辅助支撑座与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与地面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支架、双直线导轨滑块结构、齿条、齿轮、电机、减速器与移动平台;所述双直线导轨滑块结构水平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移动平台上设置有机器人安装支架,所述机器人安装支架上安装六自由度机器人,所述六自由度机器人末端安装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安装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测量仪。

    风洞试验应变测量中抖动量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11719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308159.0

    申请日:2022-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风洞试验应变测量中抖动量分离方法,能够剔除风洞试验应变测量中因抖动量引起的测量误差,从而准确测量在风洞试验中被测对象的表面应变。在采用该抖动量分离方法时,在支杆上设置N个测量靶标;风洞试验开始后,双相机测量系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m组带抖动量的图像序列对;以双相机测量系统中任意一个相机的坐标系为相机测量坐标系,解算每组图像序列对中各测量点、各测量靶标在相机测量坐标系下的空间坐标;然后对解算的每组图像序列对中各测量点在相机测量坐标系下的空间坐标进行坐标变换便可得到去抖动量后的测量点坐标。

    基于零膨胀陶瓷标定板的视觉测量系统动态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3437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82690.3

    申请日:2020-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零膨胀陶瓷标定板的视觉测量系统校正方法,能够克服测试过程中高低温变化及传输路径气流密度变化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在视觉测量系统的被测视场空间内放置零膨胀陶瓷标定板,零膨胀陶瓷标定板上设置有靶点;测量时,视觉测量系统中的各相机进行实时图像采集,提取得到零膨胀陶瓷标定板上各靶点的图像坐标,并计算重投影误差e,当e大于预设阈值s时,进行参数校正;参数校正过程为:首先建立零膨胀陶瓷标定板上各靶点的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畸变校正模型;然后将视觉测量系统静态参数标定条件下直接计算出的测点空间相对坐标输入到畸变校正模型中进行计算,其输出值即为畸变校正后的测点空间三维坐标。

    一种实时在线的三维自动化扫描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17868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221112.0

    申请日:2022-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测量系统领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接触式三维扫描测量系统。一种实时在线的三维自动化扫描测量系统,包括:AGV小车、协作机器人、高精度光学扫描测头、固定式光学跟踪器、基于5G技术的数据无线传输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以及自动化控制单元。本发明利用高精度光学扫描测头采集被测工件的图像信息,通过5G技术实时、快速传送给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完成点云数据解算、点云去噪、点云网格化及形位公差分析等数据处理,得到的测量结果上传至云服务器,实现测量结果云共享。有效解决了现有在线测量系统在对工件进行实时在线测量时安全性差、编程复杂、适应性差、测量数据因无法实时共享而造成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主动发光式运动模拟装置、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3582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19593.6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发光式运动模拟装置、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涉及计量测试技术领域。该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光点点阵和脉冲发生器,光点点阵包括多个光学标志点;脉冲发生器用于为光点点阵的多个光学标志点提供脉冲,控制多个光学标志点按照目标点亮时序点亮,使得多个光学标志点模拟物体运动;其中,多个光学标志点并联连接。该实施方式能够适用于不同使用环境模拟不同运动路径、运动参数等各种应用场景下的物体运动,实现对立体视觉测量设备的计量测试,无论设备应用于何处,皆不会受动力、空间、环境等限制,可以实现光学目标的任意运动形式的计量测试,提升了模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实际应用环境下立体视觉测量设备的测量精度。

    一种异形面防热层成型厚度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976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398079.2

    申请日:2018-11-22

    Abstract: 一种异形面防热层成型厚度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异形面防热层成型前,对应测量异形面防热层的金属壳体外形;S1.1:将被测工件按工作状态放置三坐标测量机平台并固定;S1.2:建立被测工件测量坐标系O-XYZ:至少测量被测工件的三组特征,每组特征代表1个轴向,三个轴向互相垂直;确定坐标系O-XYZ的第一轴线、第二轴线、原点位置;S1.3:在测量坐标系O-XYZ下使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被测工件的壳体面型。S2:在S1所述的异形面防热层成型后,对应测量该异形面防热层的壳体外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