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54488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314948.X

    申请日:2020-0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在相对于预定方向上的一侧而另一侧相对地进行上下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气相通路部内积存液相的热介质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具备:蒸发部,其通过利用冷却对象物与热介质的热交换使液相的所述热介质蒸发,从而将冷却对象物冷却;冷凝部,其配置在比蒸发部靠上方的位置,且通过利用热介质与外部流体的热交换使气相的热介质冷凝,从而向外部流体散发热介质的热;气相通路部,其用于将气相的热介质从蒸发部引导到冷凝部;以及液相通路部,其用于将液相的热介质从冷凝部引导到蒸发部,其中,气相通路部在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所述冷却装置的预定方向上的一侧,具有至少一部分与周围相比向上方立起的立起部。

    冷却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54489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326942.4

    申请日:2020-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电池组的电池单元排列方向上的端部与中央部的温度差降低的冷却装置。一种冷却装置,具备:蒸发器,所述蒸发器通过使多个电池单元排列而构成的电池组与热介质的热交换而使热介质蒸发,从而冷却电池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配置在比蒸发器靠上方的位置,并通过热介质与外部流体的热交换而使热介质冷凝,从而使热介质的热向外部流体放热;气相通路部,所述气相通路部用于从蒸发器向冷凝器引导气相的所述热介质;以及液相通路部,所述液相通路部用于从冷凝器向蒸发器引导液相的热介质,蒸发器的电池单元排列方向上的端部的冷却量比蒸发器的电池单元排列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冷却量低。

    冷却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5448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314948.X

    申请日:2020-0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在相对于预定方向上的一侧而另一侧相对地进行上下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气相通路部内积存液相的热介质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具备:蒸发部,其通过利用冷却对象物与热介质的热交换使液相的所述热介质蒸发,从而将冷却对象物冷却;冷凝部,其配置在比蒸发部靠上方的位置,且通过利用热介质与外部流体的热交换使气相的热介质冷凝,从而向外部流体散发热介质的热;气相通路部,其用于将气相的热介质从蒸发部引导到冷凝部;以及液相通路部,其用于将液相的热介质从冷凝部引导到蒸发部,其中,气相通路部在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所述冷却装置的预定方向上的一侧,具有至少一部分与周围相比向上方立起的立起部。

    热虹吸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53822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880039896.0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与将气相制冷剂冷凝而排出液相制冷剂的冷凝器一起构成使制冷剂循环的热虹吸器的冷却器具备:第一流路形成部,该第一流路形成部形成供来自所述冷凝器的所述液相制冷剂流动的供给流路;第二流路形成部,该第二流路形成部形成蒸发流路,所述蒸发流路具有与所述供给流路连通的制冷剂入口,形成为从所述制冷剂入口向上侧延伸,并通过从所述供给流路通过制冷剂入口流入的所述液相制冷剂与被冷却对象之间的热交换,使所述液相制冷剂蒸发而产生所述气相制冷剂;以及第三流路形成部,该第三流路形成部形成来自所述蒸发流路的所述气相制冷剂朝向所述冷凝器流动的排出流路,所述制冷剂入口相对于所述供给流路中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位于下侧。

    设备温度调节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77696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780043463.8

    申请日:2017-08-02

    Abstract: 设备温度调节装置具备:蒸发器(3)、第一冷凝器(41)、第二冷凝器(42)、气相通路(5)、第一液相通路(61)以及第二液相通路(62)。蒸发器(3)通过从对象设备吸热而蒸发的工作流体的蒸发潜热来冷却对象设备(2)。第一冷凝器(41)具有第一热交换通路(412),该第一热交换通路通过使在蒸发器(3)蒸发的工作流体与位于外部的第一介质的热交换而冷凝。第二冷凝器(42)具有第二热交换通路(422),该第二热交换通路使在蒸发器(3)蒸发的工作流体通过与位于外部的第二介质的热交换而冷凝。气相通路(5)使在蒸发器(3)中蒸发的工作流体向第一冷凝器(41)和第二冷凝器(42)流动。第一液相通路(61)使在第一冷凝器(41)冷凝的工作流体向蒸发器(3)流动。第二液相通路(62)使在第二冷凝器(42)冷凝的工作流体向蒸发器(3)流动。

    冷却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4738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880067145.X

    申请日:2018-09-06

    Abstract: 冷却装置搭载于车辆(90),构成为通过封入到密闭容器(101)内的工作流体的液相与气相之间的相变来进行热移动的热虹吸管,并通过该热移动来冷却对象设备(BP)。并且,冷却装置具备蒸发部(14)和室外冷凝部(16)。该蒸发部构成密闭容器的一部分,并通过使工作流体从对象设备吸热来使工作流体蒸发。室外冷凝部构成密闭容器的一部分,与蒸发部相比配置于上方,且相对于车室空间(90a)周围的车身(903)配置于车室空间侧。另外,室外冷凝部固定在相对于车身设置于车室空间侧的部件(203、902、BP)或者固定在车身,并且,通过使在蒸发部气化了的工作流体向外部气体散热而使该工作流体冷凝。

    设备温度调节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90222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780055160.8

    申请日:2017-08-02

    Abstract: 设备温度调节装置具备:从温度调节对象设备吸热而使液态的工作流体蒸发的设备用热交换器(12)、及使在设备用热交换器蒸发形成的气态的工作流体冷凝的冷凝器(14、14A、14B)。设备温度调节装置具备将在设备用热交换器蒸发形成的气态的工作流体向冷凝器引导的气体通路部(16)、及将在冷凝器中冷凝形成的液态的工作流体向设备用热交换器引导的液体通路部(18)。设备温度调节装置具备对向设备用热交换器供给的液态的工作流体的供给量进行增减的供给量调节部(30)。在对温度调节对象设备进行保温的条件成立时,供给量调节部使向设备用热交换器供给的液态的工作流体的供给量减少,以便在设备用热交换器中的与温度调节对象设备进行热交换的部位的下方侧以隔着气态的工作流体的状态形成液面。

    冷却器及热虹吸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53822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880039896.0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与将气相制冷剂冷凝而排出液相制冷剂的冷凝器(16)一起构成使制冷剂循环的热虹吸器的冷却器具备:第一流路形成部(60a、60b、60c),该第一流路形成部形成供来自所述冷凝器的所述液相制冷剂流动的供给流路(70);第二流路形成部(60a、43、60b、44),该第二流路形成部形成蒸发流路(61a、61b),所述蒸发流路具有与所述供给流路连通的制冷剂入口(64a、64b),形成为从所述制冷剂入口向上侧延伸,并通过从所述供给流路通过制冷剂入口流入的所述液相制冷剂与被冷却对象(12a、12b)之间的热交换,使所述液相制冷剂蒸发而产生所述气相制冷剂;以及第三流路形成部(60a、60b、45),该第三流路形成部形成来自所述蒸发流路的所述气相制冷剂朝向所述冷凝器流动的排出流路(71),所述制冷剂入口相对于所述供给流路中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位于下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