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接钎缝间隙控制装置及获取最优加载力进行钎焊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49800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710885788.2

    申请日:2017-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搭接钎缝间隙控制装置及获取最优加载力进行钎焊的方法。搭接钎缝间隙控制装置包括工作台、冷却系统、钎焊操作台、压紧装置一和保持水平装置。通过控制不同的加载而获得不同的钎缝间隙,利用获得的钎缝间隙判定出最优间隙值,进而得到与最优间隙值相对应的最优加载力;固定加载,用于批量生产过程中钎缝间隙的定量控制,进行钎焊,从而实现钎焊质量的提升。本发明通过设计一个带有压力传感器的压头,能够控制加载力的大小,可以实现研究和生产两用,可以实现钎焊质量的提升,保证较好的钎焊质量。

    搭接钎缝间隙控制装置及获取最优加载力进行钎焊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4980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885788.2

    申请日:2017-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研究和生产为一体的搭接钎缝间隙控制装置及获取最优加载力进行钎焊的方法。搭接钎缝间隙控制装置包括工作台、冷却系统、钎焊操作台、压紧装置一和保持水平装置。通过控制不同的加载而获得不同的钎缝间隙,利用获得的钎缝间隙判定出最优间隙值,进而得到与最优间隙值相对应的最优加载力;固定加载,用于批量生产过程中钎缝间隙的定量控制,进行钎焊,从而实现钎焊质量的提升。本发明通过设计一个带有压力传感器的压头,能够控制加载力的大小,可以实现研究和生产两用,可以实现钎焊质量的提升,保证较好的钎焊质量。

    一种超声波焊接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2284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73708.9

    申请日:2020-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焊接方法。通过将两个待焊件夹持在上声极与下声极之间;所述上声极与上方所述待焊件配合的表面设有粗糙度或齿形;控制所述上声极向所述待焊件输入超声波频率的弹性振动能,并施加静压力。通过上述公开的超声波焊接方法,通过上声极与上方所述待焊件配合的表面设有的粗糙度或齿形,将待焊件夹持在上声极和下声极之间,并通过具有粗糙度或齿形的上声极向待焊件输入超声波频率的弹性动能,以及施加静压力,使得上声极和下声极能够更好的将待焊件夹持,能够有效防止焊头与待焊件之间产生滑动,避免高频振动导致的失效,从而够保证焊合好的工件的焊缝质量。

    一种免解体拆换电机轴承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729859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114013.0

    申请日:2019-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免解体拆换电机轴承工艺,包括:在转子转轴上沿轴向方向的至少两个预设位置处分别通过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对其底部进行支撑定位;移动第二支撑件并使其脱离对转子转轴的支撑,将旧轴承组合件拔出至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之间;移动第二支撑件并使其重新支撑转子转轴,同时移动第一支撑件并使其脱离对转子转轴的支撑,将旧轴承组合件从转子转轴的外端拔出;将新轴承组合件沿从转子转轴的外端滑入,并移动第一支撑件并使其重新支撑转子转轴,再移动第二支撑件并使其脱离对转子转轴的支撑;将新轴承组合件沿轴向滑动至转子转轴上的安装位置。本发明能够实现电机轴承的免解体拆换,提高拆换效率,避免在拆换过程中造成转子移位。

    一种压接设备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1038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56483.3

    申请日:2020-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接设备,包括用以成形压接件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设有第一压接面,所述第二模具设有第二压接面,当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接触相抵时,所述第一压接面和所述第二压接面二者可形成用以防止压接件产生毛刺且保证压接件的外径在预设范围内的压接内腔。上述压接设备可以实现无毛刺压接,即可以在形成压接件时避免产生毛刺;同时,该压接设备可以使成形后的压接件的最大外径得到控制,其压接后的最大外径与压接前相比几乎保持不变,这样即可将压接件的外径控制在预设范围内。

    一种动车组牵引电机速度传感器检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13235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366807.7

    申请日:2017-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组牵引电机速度传感器检测设备,包括用于为被测速度传感器提供信号脉冲的测试工装;还包括用于向测试工装提供垂向振动的振动台,且测试工装设置于用于进行温度控制的高低温箱内,高低温箱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被测速度传感器的安装孔。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设备,试验时将被测速度传感器安装于高低温箱上的安装孔内,根据被测速度传感器在动车组牵引电机装机运行状态下的工况,设置高低温箱的温度、振动台的振动频率与加速度等参数,并设置测试工装的输出信号脉冲参数等,使得被测速度传感器能够在预定的环境温度、振动工况下试验。由于真实模拟了被测速度传感器在动车组牵引电机装机运行状态下的工况,故试验结果更为可靠。

    一种电缆线弯折设备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9005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259327.6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缆线弯折设备,包括与电缆线相抵以校直电缆线的校直部、用于固定校直后的电缆线的固定部;若干设于校直部与固定部之间的弯折部;全部弯折部与全部U型弯折槽一一对应相抵以阻止电缆线回弹。固定部用于固定被校直部校直的电缆线,接着若干弯折部推动被校直的电缆线,克服电缆线的成形刚度,使电缆线弯折形成至少一个U型弯折槽,从而满足电缆线的使用需求。在电缆线的弯折过程中,弯折部与全部U型弯折槽相抵,防止电缆线回弹,从而防止U型弯折槽变形,进而提升电缆线的成形质量。

    一种电缆连续弯形装置及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9495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67978.5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连续弯形装置及方法。将校直后的电缆放置于下模具的圆弧槽,通过上模具向下移动与下模具合模,能够对电缆进行夹持,并使电缆沿圆弧槽弯曲,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动力组件带动上模具和下模具从夹持位置向目标位置移动,直至移动到目标位置,然后再通过动力组件带动上模具向上移动,使上模具与下模具处于分模状态,通过动力组件带动上模具和下模具沿电缆出线的反方向后退到夹持位置,控制器再次控制动力组件使上模具向下移动对校直后的电缆进行夹持,使电缆弯曲变形,并重复上述动作完成对电缆连续弯形。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电缆从电缆线盘中抽出后通过校直机构矫直后直接进入弯形模具中连续弯形,其弯形效率更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