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94315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590827.6
申请日:2017-07-19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IPC: H02K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定转子合装装置,包括支架、锥度工装和调节装置,支架包括架体和固定在架体上的安装板,锥度工装包括导向柱以及通过锥面契合的第一锥块和第二锥块,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块和螺纹杆,其中,电机的定子固定在安装板上,第一锥块用于固定在电机的转子的一端的转轴端面上,第二锥块固定在导向柱上,安装板上开设有与定子内部的转子安装位置对正的通孔,导向柱穿过通孔,调节装置设置在架体上且位于安装板的下方,用于调节导向柱的倾斜度,调节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调节块与导向柱的侧壁接触,螺纹杆与架体螺纹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定转子合装装置解决了定转子合装稳固对中、降低定转子相吸的装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253602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610756149.1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IPC: H02K15/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表贴式永磁转子的操作装置,包括表贴式永磁转子包括转子芯轴和多个磁性体,操作装置包括端盖机构和定位压板;端盖机构包括沿周圈设置的导向部,以及包括用于与转子芯轴定位安装的定位部,在装配结构中,通过定位部与转子芯轴的定位安装,导向部的轴线与转子芯轴的轴线共线;定位压板安装定位于导向部,且能够沿导向部的设置轨迹切换位置,定位压板的内壁用于与贴合于转子芯轴外壁的所述磁性体相抵定位。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在装配过程中,各磁性体能够在未安装牢固前通过定位压板从外侧进行精确的相抵定位,因此,通过本申请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对于表贴式永磁转子的装配便捷性和装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170577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600150.X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IPC: H01F4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41/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翻转装置,其包括机架、电机、减速机和翻转箱;电机设置在机架上;翻转箱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减速机设置在机架上;其中,翻转箱用于放置变压器铁芯,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翻转箱转动。应用上述变压器铁芯的翻转装置时,将卧式状态的变压器铁芯用夹具夹紧并放置在翻转箱内,之后启动电机,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翻转箱转动,直至翻转箱内的变压器铁芯变换为立式状态。显然,该翻转装置中,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翻转箱转动,从而使翻转箱内的变压器铁芯翻转并切换为立式状态,翻转过程简单,操作简便,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271545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70598.1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IPC: B23P19/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9/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弹性关节压装工艺,包括:将弹性套的中轴线与电机悬挂孔的中轴线对齐;将弹性关节沿轴向预压入所述弹性套中,并使所述弹性关节的前端伸出所述弹性套的端面;轴向推压所述弹性关节,并使所述弹性关节在所述弹性套内的位移值与所述弹性关节的前端至所述电机悬挂孔内的预设安装位置的距离相等。本发明所公开的弹性关节压装工艺,弹性关节受推动而在弹性套内移动时,其位移值与弹性关节的前端至电机悬挂孔内的预设安装位置的距离相等,如此当弹性关节在弹性套内的位移值达到要求时,弹性关节的前端即达到了电机悬挂孔内的预设安装位置,保证弹性关节压装的轴向深度符合要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弹性关节压装装置,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
公开(公告)号:CN10824682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810218975.X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头螺杆防松防脱装置,包括:工艺螺母,规格同与双头螺杆配合的本体螺母一致,用于装配于本体螺母外侧;螺杆压型模具,包括第一螺杆凹模和第一螺杆凸模,第一螺杆凹模具有宽度与双头螺杆的螺杆外径一致的通槽,且槽底中部具有尖头状圆弧凸起,第一螺杆凸模的顶部呈尖头状圆弧凸起以与第一螺杆凹模合模状态下径向挤压螺杆螺纹;工艺螺母压型模具,包括螺母凹模和螺母凸模,螺母凹模具有凹槽,凹槽的槽底用于与工艺螺母的一侧外壁面相抵,螺母凸模的顶部呈平面状凸起以与螺母凹模合模状态下径向挤压工艺螺母。本发明提供的双头螺杆防松防脱装置,降低了螺母从螺杆脱落的风险,提高了电机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83306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10531986.3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IPC: H02K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冲片的压装方法,包括:将叠压后的转子冲片依照预设原则分成至少两组转子冲片组,对各组所述转子冲片组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第一组所述转子冲片组套入转轴,进行保压,并冷却至预设温度以下;继续将加热后的下一组所述转子冲片组套入所述转轴,进行保压,并冷却至预设温度以下,重复该步骤直至将各组加热后的所述转子冲片组均套入所述转轴,进行保压,并冷却至预设温度以下。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电机转子冲片的压装方法,通过分段压装的方式,在每段压装过程中,通过一定的保压力进行保压冷却,确保冷却后,转子铁心与转轴止档轴肩之间没有间隙,保证了转子铁心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462768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692542.3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IPC: G01R19/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9/3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导体电热循环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电阻测量传感器,用于获取待测电阻的电压信息和电流信息;温度测量模块,用于获取待测区域的温度信息;电源模块,用于提供实验电流;PLC,用于利用实验时间参数,控制各模块的运行时间;AD转换模块,用于将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基于工控机软件系统实现对各实验参数设置、控制和获取各测量信息进行计算,得出实验结果。本申请处理器通过PLC利用实验时间参数,控制各模块的运行时间,电阻测量传感器和温度测量模块获取待测信息,AD转换模块将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计算,得出实验结果,能够自动完成实验,无需人工进行干预和控制,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实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94317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647931.4
申请日:2017-08-01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IPC: H02K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铁心扭转装置,包括固定轴、用于固定转子铁心一端的固定座及固定转子铁心另一端,且带动转子铁心扭转的铁心驱动装置,固定轴用于与转子铁芯过渡配合,固定轴的一端与固定座连接,另一端与转子铁心驱动装置可转动连接。在本申请提供的电机转子铁心扭转装置中,通过将转子铁心套设在固定轴上,避免扭转过程中错位,通过固定座和铁心驱动装置配合压紧转子铁心,然后通过转子铁心驱动装置带动转子铁心运动实现扭转,有效地降低了工作人员加工转子铁心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253602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56149.1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IPC: H02K15/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5/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表贴式永磁转子的操作装置,包括表贴式永磁转子包括转子芯轴和多个磁性体,操作装置包括端盖机构和定位压板;端盖机构包括沿周圈设置的导向部,以及包括用于与转子芯轴定位安装的定位部,在装配结构中,通过定位部与转子芯轴的定位安装,导向部的轴线与转子芯轴的轴线共线;定位压板安装定位于导向部,且能够沿导向部的设置轨迹切换位置,定位压板的内壁用于与贴合于转子芯轴外壁的所述磁性体相抵定位。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在装配过程中,各磁性体能够在未安装牢固前通过定位压板从外侧进行精确的相抵定位,因此,通过本申请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对于表贴式永磁转子的装配便捷性和装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1038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56483.3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IPC: H01R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接设备,包括用以成形压接件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设有第一压接面,所述第二模具设有第二压接面,当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接触相抵时,所述第一压接面和所述第二压接面二者可形成用以防止压接件产生毛刺且保证压接件的外径在预设范围内的压接内腔。上述压接设备可以实现无毛刺压接,即可以在形成压接件时避免产生毛刺;同时,该压接设备可以使成形后的压接件的最大外径得到控制,其压接后的最大外径与压接前相比几乎保持不变,这样即可将压接件的外径控制在预设范围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