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5030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06009.1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轴类零件表面裂纹修复方法,首先对轴类零件进行清洗并做探伤检测其裂纹深度,如检测出的裂纹深度不超过500微米则进行修复,否则做报废处理;然后对裂纹深度不超过100微米的轴类零件用脉冲电流放电法修复裂纹,对裂纹深度在100微米至500微米之间的轴类零件用激光熔覆方法修复并在熔覆时对熔覆层施加超声振动。本发明对于深度不超过100微米的裂纹采用脉冲电流放电法进行修复,抑制裂纹扩大,将裂纹消灭在初期阶段;对于深度在100到500微米间的裂纹,采用激光熔覆方法修复并在熔覆时对熔覆层施加超声振动不仅可有效振动熔池中的残存微小气泡,细化熔覆层的晶粒,使熔覆层中晶粒分布更均匀,致密性更高,熔覆质量更高,裂纹修复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85222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30052.7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牵引电机,包括转子、定子、第一压圈、第二压圈和风扇,风扇在轴向上位于第一压圈和电机主体之间的第一轴向空间中,第二压圈和电机主体之间具有第二轴向空间。定子的外周面设置冷却器,冷却器上沿轴向贯穿设置冷却器内风道和冷却器外风道。第一压圈上设置入风口,第二压圈上设置出风口,入风口、冷却器外风道和出风口连通形成外冷却风路。转子上轴向贯穿设置转子通风孔,转子通风孔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内风道与冷却器内风道的第一端对接连通,转子通风孔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内风道与冷却器内风道的第二端对接连通,以形成内冷却风路,风扇的驱动下,空气在内冷却风路中循环流动。电机上设置内外冷却风路,电机冷却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79431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106340.9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冷电机,包括机座、定子、转子以及分设于所述机座两端的端盖组件,所述机座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机座沿轴向开设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且用以冷却所述定子的定子通风道,所述端盖组件均贯穿开设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还包括驱动气流沿所述进风通道至所述排风通道流动的引流组件。本发明所提供的风冷电机能够对电机的各部位如定子绕组端部、转子及轴承进行充分散热,降低对应部位温升,延长风冷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便于提升风冷电机的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726086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94561.8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Inventor: 梁建英 , 胡雄辉 , 胡贵 , 成熹 , 刘勇 , 申政 , 唐子谋 , 汤黎明 , 杨下沙 , 龚天明 , 黄鹏程 , 王继邠 , 崔斯柳 , 郭四洲 , 唐赢武 , 乔长帅 , 艾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结构,利用电机上通用的零件来支撑和固定转子,在轴承结构配置上,设置有与轴承外圈配合的轴承座,同时新增一个支撑环,通过拔出轴承套带动轴承外圈拆卸定位端轴承的过程中带动转子同步运动,在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的支撑作用下,转子获得了支撑和固定,再通过拔出非定位端轴承套带动轴承外圈来拆卸剩下一端的轴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检修操作效率高、支撑零件结构简单、通用性广和人力劳动强度低的特点。本发明还提供基于上述结构的电机轴承拆卸方法,只需先拆卸定位端球轴承再拆卸非定位端的柱轴承即可,在球轴承拆卸过程中转子自动完成支撑和固定无需增加额外的动作,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0729859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1114013.0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免解体拆换电机轴承工艺,包括:在转子转轴上沿轴向方向的至少两个预设位置处分别通过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对其底部进行支撑定位;移动第二支撑件并使其脱离对转子转轴的支撑,将旧轴承组合件拔出至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之间;移动第二支撑件并使其重新支撑转子转轴,同时移动第一支撑件并使其脱离对转子转轴的支撑,将旧轴承组合件从转子转轴的外端拔出;将新轴承组合件沿从转子转轴的外端滑入,并移动第一支撑件并使其重新支撑转子转轴,再移动第二支撑件并使其脱离对转子转轴的支撑;将新轴承组合件沿轴向滑动至转子转轴上的安装位置。本发明能够实现电机轴承的免解体拆换,提高拆换效率,避免在拆换过程中造成转子移位。
-
公开(公告)号:CN110729865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114001.8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Inventor: 唐赢武 , 唐子谋 , 杨莺 , 崔斯柳 , 杨下沙 , 申政 , 汤黎明 , 邓先平 , 卢明明 , 龙云峰 , 石江 , 赵俊程 , 曹家熙 , 梅涛 , 何峰杰 , 欧星灼 , 郭四洲 , 梅荣海 , 佘宝瑛
IPC: H02K1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牵引电机轴承的拆卸装置,包括:用于使转子组件的轴向、径向均固定的固定装置以及用于分离轴承与用于安装轴承的中心轴的分离装置;分离装置设置有用于与轴承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本发明提供的牵引电机轴承的拆卸装置,可以避免对转子组件及定子组件进行拆卸,使轴承的拆卸过程简化,同时,也缩短了轴承的拆卸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本发明提供的牵引电机轴承的拆卸装置可以应用于单端轴承的电机,也可以应用于两端轴承的电机,适用范围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上述牵引电机轴承的拆卸装置的牵引电机轴承的拆卸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59555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84685.4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运输防护功能的电机,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有运输防护功能的电机包括转轴、转子、定子、非定位轴承、定位轴承、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以及端盖;第一定位件套设于转轴中设置有非定位轴承的一端并设置有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件与端盖转动连接且可相对于端盖沿转轴的轴向移动;第二定位件设置有第二定位面;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均具有垂直于转轴轴向的分量;运输状态时,第二定位件可转动至第二定位面与第一定位面接触的位置,以限制转子相对于定子发生轴向位移。本发明提供的具有运输防护功能的电机在电机运输模式和电机随整车运输模式中均可对电机进行防护,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598700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743053.3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牵引电机运输防护结构、牵引电机及轨道车辆,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牵引电机运输防护结构,包括电机转轴、传动端轴承组件、非传动端轴承组件和调节结构,传动端轴承组件设于电机转轴的传动端,非传动端轴承组件设于电机转轴的非传动端,非传动端轴承组件包括非传动端端盖、非传动端轴承和轴套,调节结构连接于轴套和电机转轴之间,电机转轴上设置转轴轴肩,调节结构通过调节并锁定电机转轴相对于轴套的轴向位置,以使电机转轴朝向轴向上的传动侧运动,直至转轴轴肩抵于传动端端盖,或者使电机转轴朝向轴向上的非传动侧运动、直至转轴轴肩与传动端端盖之间形成预设间距,从而可以更加方便地对牵引电机的轴承进行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382423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107445.6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封闭强迫风冷电机,包括机座、转子、定子、轴承组件和端盖组件,所述转子包括转轴和磁钢,所述磁钢沿轴向开设第一风道,所述机座沿轴向开设用以冷却所述定子的第二风道,所述机座开设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口;所述端盖组件的内侧以预设间距设置罩壳状的轴承挡板,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轴承挡板,所述轴承挡板和所述端盖组件之间形成用以冷却所述转子的端部及所述轴承组件的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与外部连通。本发明所提供的半封闭强迫风冷电机能够有效降低电机内部温升问题,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48296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928954.9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Inventor: 申政 , 何维林 , 郑国丽 , 王继邠 , 龚天明 , 胡贵 , 崔可 , 王韬 , 汤黎明 , 唐子谋 , 李金星 , 邓莎 , 杨敬笈 , 王梓林 , 李儒彬 , 周茜茜 , 王伟 , 王一辉 , 颜黎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扇及应用其的自通风型电机,其中,风扇包括轮盖、轮毂和多个叶片;多个叶片沿周向设置在轮盖与轮毂之间,且多个叶片分别沿轮毂的径向分布;叶片设有贯通其两侧面的通流结构,且通过通流结构能够使得叶片形成分段式结构。在本方案中,首先通过设置通流结构,以便于实现了风扇的降噪,然后再通过多个叶片的径向分布设计,以便于达到对风扇正反两个旋转方向进行噪声优化的效果,即为达到了对风扇顺时针与逆时针两个旋转方向都有降噪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