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75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87818.5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18/24 , G06N3/0442 , G06F18/213 , G06F18/15 , G06F18/214 , G06N3/08 , G06Q10/20 , G06Q50/04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船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属于预测与健康管理领域,包括:采集包括电压、电流、振动加速度、转速、位移及噪声的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各类型监测数据分别输入至单一参数故障诊断模型,输出单项故障诊断结果;将多个单项故障诊断结果以多源信息融合诊断规则进行分析,得出融合诊断结果;根据融合诊断结果,确定故障发生的部位和故障性质。本发明通过采集多源多维参数进行船舶关键系统及设备的故障诊断来提高检测准确性和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466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87817.0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4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PSO‑RBF神经网络的船舶关键部件健康状态预测方法,属于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领域,包括:对多源异构监测参数进行预处理后,选择与部件健康状态相关的监测参数作为状态特征,构建已知状态信号特征序列;将已知状态信号特征序列输入到训练成熟的MPSO‑RBF神经网络模型中,输出值作为关键部件随后的状态特征预测值,其中,MPSO‑RBF神经网络模型在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改进PSO算法对网络参数进行自适应选取;根据状态特征预测值,与先验知识建立的信号特征值与健康状态的对应关系,确定和评估当前设备所处的健康状态。本发明使用改进的PSO与RBF神经网络的结合提高了装备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416126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710628942.8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体穿浪深V撞击首船型,船舶从首部至尾部的横剖面均采用深V线型,首部水线附近采用撞击型船首,所述撞击型船首前端水线附近为垂直式首,水线以上采用后倾式穿浪船首,使水线附近形成突出船首。本发明的单体穿浪深V撞击首船型从首部至尾部船体横剖面采用深V线型,同等排水量和尺度下,水线长较长,阻力降低,对快速性有利,并能够明显改善适航性和回转性;首部采用撞击型船首,水线以上采用后倾式穿浪船首,使水线附近形成突出船首,可在水面附近对别船进行主动撞击,可获得较强的对抗性能;水线以上采用后倾式穿浪船首,水线以上储备浮力减小,对船舶耐波性有利,且受风面积小,对抗风力有利。
-
公开(公告)号:CN107416126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628942.8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体穿浪深V撞击首船型,船舶从首部至尾部的横剖面均采用深V线型,首部水线附近采用撞击型船首,所述撞击型船首前端水线附近为垂直式首,水线以上采用后倾式穿浪船首,使水线附近形成突出船首。本发明的单体穿浪深V撞击首船型从首部至尾部船体横剖面采用深V线型,同等排水量和尺度下,水线长较长,阻力降低,对快速性有利,并能够明显改善适航性和回转性;首部采用撞击型船首,水线以上采用后倾式穿浪船首,使水线附近形成突出船首,可在水面附近对别船进行主动撞击,可获得较强的对抗性能;水线以上采用后倾式穿浪船首,水线以上储备浮力减小,对船舶耐波性有利,且受风面积小,对抗风力有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000547U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20684424.2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B63H21/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机四桨船舶的双机舱结构,包括前机舱、后机舱及设于前机舱和后机舱上部的甲板,前机舱与后机舱之间通过分隔壁隔开;在两机舱内左右舷侧各设一组动力系统,每组动力系统的烟气出口各连通一个排气管,排气管的上端穿出各自对应的机舱顶部后,伸入烟囱内部;所有烟囱安设于船舶的甲板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综合考虑维护空间需要及防火通风要求,设计两种烟囱布置方案,将通风和动力系统排气结合并集成在设于甲板上的烟囱排出,这两种设计占用甲板的面积少且外形美观,有效解决了舷侧排气易导致船体外侧烟熏影响外观、难清理且大风浪中排气不畅甚至进水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865012U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20126925.6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B64F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式直升机起降平台可倒安全网,由均布排列的安全网单元构成,每个安全网单元包括网片、底座,还包括驱动及锁紧模块和供气管路,利用船上原有压缩空气气源,采用气动动力形式,有效简化了设备配置,同时从根本上解决了液压安全网管路液压油泄露的问题,安全网单元的驱动气缸和锁紧气缸均连入同一个供气管路,能够通过手动阀集中控制,操作人员无需站至平台边缘逐个对安全网单元操作,有效提高操作效率与作业安全性,且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3921126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126634.7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B63B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细长桁架柱状结合桅杆。其连接关系在于:第一斜撑杆和第二斜撑杆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下层甲板上,柱状桅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上层甲板上,第一斜撑杆和第二斜撑杆的上端与柱状桅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分别连接在第一斜撑杆与柱状桅、第二斜撑杆与柱状桅之间,第一安装平台、第二安装平台、第三安装平台分别安装在柱状桅上,顶部小桅安装在第三安装平台上。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法突破传统桅杆型式的束缚,将桁架桅杆和柱状桅杆的优点结合起来,兼顾外观需求及使用需求,达到优化桅杆重量和布置的目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