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厚缩比疲劳试验模型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9977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70567.5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厚缩比疲劳试验模型设计方法,在选取结构典型高应力节点后,对结构进行等厚缩比设计:步骤1、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选取结构的典型高应力节点作为疲劳试验节点;步骤2、根据选取的节点横剖面宽B和高H,考虑加载装置最大加载剖面尺寸S1×S2,利用下式确定模型横剖面缩尺比: 其中 表示向上取整,取a1、a2中的大值作为模型横剖面缩尺比1:ai,i=1,2;并保持节点肋距不变;步骤3、疲劳模型各部位壳板厚度按结构真实壳板厚度进行选取,其节点的焊接工艺采用与真实结构相同的焊缝形式和成型尺寸。本发明方法既能相对真实的反映实际结构节点最大应力处的复合应力状态,又能体现出其疲劳破坏机制。

    舰船用蓄电池维护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23290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95637.3

    申请日:2012-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舰船用蓄电池维护装置,包括框架、铺板(8)、导轨(26)和制动器(24),所述铺板(8)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框架上设有滚轮(11),所述滚轮(11)沿所述导轨(26)滚动,通过所述制动器(24)动作可将所述框架固定在所述导轨(26)上的任意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舰船用蓄电池维护装置使用简单方便,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作强度,并且运行平稳、安装方便。

    一种等厚缩比疲劳试验模型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9977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170567.5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厚缩比疲劳试验模型设计方法,在选取结构典型高应力节点后,对结构进行等厚缩比设计:步骤1、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选取结构的典型高应力节点作为疲劳试验节点;步骤2、根据选取的节点横剖面宽B和高H,考虑加载装置最大加载剖面尺寸S1×S2,利用下式确定模型横剖面缩尺比:其中表示向上取整,取a1、a2中的大值作为模型横剖面缩尺比1:ai,i=1,2;并保持节点肋距不变;步骤3、疲劳模型各部位壳板厚度按结构真实壳板厚度进行选取,其节点的焊接工艺采用与真实结构相同的焊缝形式和成型尺寸。本发明方法既能相对真实的反映实际结构节点最大应力处的复合应力状态,又能体现出其疲劳破坏机制。

    一种过渡锻环等厚缩比强度及疲劳联合试验模型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9978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1173114.8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渡锻环等厚缩比强度及疲劳联合试验模型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疲劳试验节点及实船尺寸;步骤2、计算缩尺比:根据过渡锻环节点最大直径2R2S以及最大加载尺寸D确定模型径向缩尺比1:a,步骤3、计算模型尺寸:保持模型整体轴向长度、肋距C、第一半锥角α1以及第二半锥角α2与实船一致;模型圆台径向尺寸R1M和R2M,以及轴向尺寸均按缩尺比1:a缩小;模型过渡圆柱径向尺寸R2M按缩尺比1:a缩小,且轴向延长LM;步骤4、模型各部位壳板厚度按真实壳板厚度选取,节点焊接工艺采用与耐压结构相同的焊缝形式和成型尺寸。本发明方法设计的试验模型既能相对真实的反映实际结构节点最大应力处的复合应力状态,又能体现出其疲劳破坏机制。

    一种过渡锻环等厚缩比强度及疲劳联合试验模型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9978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73114.8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渡锻环等厚缩比强度及疲劳联合试验模型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疲劳试验节点及实船尺寸;步骤2、计算缩尺比:根据过渡锻环节点最大直径2R2S以及最大加载尺寸D确定模型径向缩尺比1:a, 步骤3、计算模型尺寸:保持模型整体轴向长度、肋距C、第一半锥角α1以及第二半锥角α2与实船一致;模型圆台径向尺寸R1M和R2M,以及轴向尺寸均按缩尺比1:a缩小;模型过渡圆柱径向尺寸R2M按缩尺比1:a缩小,且轴向延长LM;步骤4、模型各部位壳板厚度按真实壳板厚度选取,节点焊接工艺采用与耐压结构相同的焊缝形式和成型尺寸。本发明方法设计的试验模型既能相对真实的反映实际结构节点最大应力处的复合应力状态,又能体现出其疲劳破坏机制。

    基于钛合金的舷间压载水舱和潜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0241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110986386.8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钛合金的舷间压载水舱和潜水系统。本基于钛合金的舷间压载水舱,包括舱体壳体以及固定于舱体壳体外侧壁上的连接肘板,其中,舱体壳体为钛合金制成的弧形舱体,弧形舱体对应的圆心与主耐压壳体圆心同心设置,舱体壳体与主耐压壳体外侧壁之间设有间隙,舱体壳体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连接肘板,连接肘板与主耐压壳体的耐压壳体肘板铰接且相对于其可转动。本发明提出的基于钛合金的舷间压载水舱,可在满足舷间压载水舱的强度和功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由于潜水系统主耐压壳体变形协调引起的附加应力。

    一种基于局部最优整体迭代的外压圆柱壳体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340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60739.3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舰船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局部最优整体迭代的大长径比外压圆柱壳体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适用于带有特大肋骨的外压环肋圆柱壳外压圆柱壳体优化设计,本发明采用迭代的枚举算法,以及两步递进的搜索策略,首先根据布置需要确定特大肋骨的数量和位置,将整个舱段划分为若干小舱段,分别对每个小舱段进行优化,然后将优化所得的每个小舱段的尺寸参数作为输入,对特大肋骨进行优化,最后得到整个舱段的结构方案。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带有特大肋骨的圆柱壳设计中参数多、参数范围大、计算费时费力的难题,极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一种耐压球面舱壁的瓜瓣结构及其应用的大深度潜水器

    公开(公告)号:CN11760199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13004.5

    申请日:2023-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耐压球面舱壁的瓜瓣结构,其通过以下步骤设计而成:核实球面舱壁结构方案的时效性,确定其满足总体最终布置需求;根据球面舱壁结构型式确定其瓜瓣划分的基本原则,在尽量减少瓜瓣数量的前提下初步确定瓜瓣块数;同时结合承造厂油压机压制能力和立柱间距,确定球面舱壁瓜瓣的初步划分方案;在初步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局部调整,尽量避免焊接热影响区重叠,确定瓜瓣划分最终方案。本发明全面考虑了对瓜瓣划分产生影响的各个因素,尤其是总体布置的影响,明确所有对方案有影响的结构件。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焊缝热影响区的重叠,预防出现颠覆的问题而导致球面舱壁上焊缝质量得不到保证,进一步影响球面舱壁结构的安全性。

    舰船用蓄电池维护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23290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210495637.3

    申请日:2012-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舰船用蓄电池维护装置,包括框架、铺板(8)、导轨(26)和制动器(24),所述铺板(8)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框架上设有滚轮(11),所述滚轮(11)沿所述导轨(26)滚动,通过所述制动器(24)动作可将所述框架固定在所述导轨(26)上的任意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舰船用蓄电池维护装置使用简单方便,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作强度,并且运行平稳、安装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