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732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43594.1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H04B10/80 , H04B10/116 , H01R24/00 , H01R13/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水下能信同传装置,包括插座端和插头端;插座端包括同轴设置的湿插拔连接器插座、第一光通信组件,所述第一光通信组件呈环形,设置于所述湿插拔连接器插座外侧;插头端包括同轴设置的湿插拔连接器插头、第二光通信组件,所述第二光通信组件呈环形,设置于所述湿插拔连接器插头外侧。该装置实现了水下能量传输链路和信息传输链路的同时连接,简化了水下连接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33839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45478.7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大电流监测能力的电力集中监控装置,属于自动控制和通信技术领域,包括:光纤电流测量装置、信号采集模块、一体化计算机、电源自动转换模块、故障录波主机、交流绝缘监测主机、直流绝缘监测主机及电力监控柜。通过本发明实现了信号的分布监测、同步采集,实现了对电力系统关键测点的短路电流监测,并实现了所有测点的同步高精度采集,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同时减少了船舶穿舱电缆,减少了监控设备的复杂度,保障了船舶电力系统的数据实时监测和记录,保障了电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78320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96500.X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串联绕组驱动的交流磁流体推进系统为船舶磁流体推进方式提供了新技术,通过采用串联绕组驱动方式提高系统的集成度,相比于传统三相全桥式驱动方式提高了电压利用率;相比于“H桥”驱动方式减少了对可控开关器件的需求,降低了系统成本与复杂度;相比于传统的螺旋桨‑轴系推进方式降低了推进器运行时的振动噪声,提高了隐蔽性;解决了现有的螺旋桨‑轴系驱动方式带来的振动噪声较大、限制航速提高等问题,以及传统驱动装置需要较多开关器件及其附属电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9319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22661.2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航行器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水下航行器的低刚度电缆连接组件及布置方法。通过低刚度电缆连接水下航行器发电机和电缆转接箱,配合电缆转接箱上安装的隔振器,能够有效减小发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声通过主干电缆传递至航行器船体和船内其他设备,能够提升水下航行器的隐蔽性;通过电缆紧钩使主干电缆沿舱室顶板铺设,能够有效节约水下航行器舱室内的人员活动空间,同时,通过使用低刚度电缆连接舱内的各电气设备,使得于水下航行器舱内设备的布置更加灵活,能够大幅提升水下航行器舱内空间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5971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805052.6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信息综合显控台及自动补充充电方法,其中综合显控台由柜体、显示屏幕、电网信息综合显示模块、自检模块、电网拓扑显示模块、开关控制模块、电源切换模块、推进控制模块和发电机综合控制模块等组合而成,同时具备水下自动补充充电功能。本发明的电力信息综合显控台采用人机交互计算机和任务处理计算机的设计构架,实现重要监控信息冗余备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采用信息集成设计,优化操控配置站位,实现电网集中监控;采用自动补充充电的算法,保证水下潜器蓄电池组长期处于满电状态,确保潜器运行的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5971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804820.6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高度集成化的电力综合显控台,显控台上设有多个功能模块;显控台采用两路独立交流电,一路为主用电,一路为备用电,主用电失电后切换到备用电;显控台内部采用主备计算机双冗余设计构架,在主计算机失效时可手动或自动转备用计算机继续正常工作;主备计算机通过以太网与现场监控设备交互信息,并在显示模组上对全船网络结构、发电机状态、电源状态、推进状态和重要参数进行集中监测,并通过输入模块接收操作人员控制管理指令。本发明采用主备热冗余计算机的设计构架,实现重要监控信息冗余备份,可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且采用信息集成设计,系统集成度高、可靠性高,优化了操控配置站位,能实现电网集中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176956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573170.4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H02J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及差模与共模输出信号的合成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电磁兼容领域,采用一个副边带中心抽头的变压器实现差模信号的前后级隔离及差模、共模信号的合成,使有源电力滤波器输出信号同时包含差模(极母线间)和共模(对地)的补偿信号,从而实现差模和共模干扰的同时抑制;采用另一个变压器实现共模信号的前后级隔离,从而避免差模、共模信号产生单元之间相互耦合造成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失稳问题;避免差模、共模信号产生单元之间因存在电气连接造成的功率损失问题;由于变压器的隔离作用,差模信号产生单元与共模信号产生单元可共用一组功率电源而不需要独立供电,有利于降低硬件成本,缩小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394916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111259432.0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同步采集的分布式船舶电力监控系统和方法,采用高精度时统技术,实现了对船舶电力系统瞬态和稳态运行参数的分布式监测,保证了所有监测参数的同步性和集中显示的功能。本发明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分布测量和采集、集中显示和管理,将所有信息集中显示于分布式船舶电力监控系统主机,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联锁保护、失电继续工作等功能;采用信息综合集成技术,提高了信息集成度和自动化程度,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信息集成、分布式控制和集中管理。本发明利用分布式控制技术优化了船舶控制线路,减少了船舶穿舱电缆、监控设备接口和复杂度,增大了控制的可靠性和冗余度,保障了电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60901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485715.X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用电缆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电缆振动噪声传递特性测试台架及测试方法。本发明提出的船用电缆振动噪声传递特性测试台架及测试方法,通过在台架铺板上设置多种安装形式的电缆紧钩,结合可控激励源、可调支撑柱与振动传感器、信号处理器等设备相配合,能够对多种型号电缆在不同安装形式下的振动噪声传递特性进行测试,且能够模拟真实的船用电缆工作环境,适用范围广,测试结果准确;为船用电缆振动噪声传递特性提供了台架方案与测试方案,为进一步降低船用电缆的振动噪声传递和形成电缆优化布置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01989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64596.2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5B19/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用电驱动舷侧阀控制系统,采用电驱动的方式,通过监控装置电能输出控制阀件中电机转向,驱动阀件开启及快速关闭,保证船舶、潜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电驱动控制取消了繁杂的液压机构与管路,简化了能量流通环节,不仅简化了舷侧阀控制系统的结构,还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监控装置采用远程电操、本地电操、分系统电操的三级控制策略,在保证全船安全性的前提下,极大的改善了系统的可操性。本发明采用简单的结构确保了高安全性及可靠性,同时具备高效率、易操作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