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9500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25989.8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丢包补偿的无人机编队通信方法,属于无人机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无人机编队中各无人机通过机间通信获取其他无人机的状态信息;当机间通信产生丢包时,利用历史时刻的速度信息对位置信息进行补偿;以补偿后的位置信息确定机间最小通信频率,并以第i架无人机对其他无人机的最小通信频率中的最大值作为第i架无人机的信息广播频率进行通信。本发明能够降低大规模编队时的通信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90950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525989.8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丢包补偿的无人机编队通信方法,属于无人机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无人机编队中各无人机通过机间通信获取其他无人机的状态信息;当机间通信产生丢包时,利用历史时刻的速度信息对位置信息进行补偿;以补偿后的位置信息确定机间最小通信频率,并以第i架无人机对其他无人机的最小通信频率中的最大值作为第i架无人机的信息广播频率进行通信。本发明能够降低大规模编队时的通信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6680817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973946.5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微槽道抑制第二模态波的优化方法及优化结构,所述微槽道开设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并连通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迎风面和背风面,所述优化方法包括:通过在所述微槽道朝向背风面的一侧吸气,来优化微槽道抑制第二模态波。本发明在微槽道朝向背风面的一侧吸气,通过控制吸气流量来修正基本流,尽可能使不同来流工况下的“同步点”位置落于微槽道布置区域的中心,从而使得微槽道在原本不能生效的工况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8081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973946.5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微槽道抑制第二模态波的优化方法及优化结构,所述微槽道开设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并连通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迎风面和背风面,所述优化方法包括:通过在所述微槽道朝向背风面的一侧吸气,来优化微槽道抑制第二模态波。本发明在微槽道朝向背风面的一侧吸气,通过控制吸气流量来修正基本流,尽可能使不同来流工况下的“同步点”位置落于微槽道布置区域的中心,从而使得微槽道在原本不能生效的工况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5342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817344.0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流向涡调制装置,应用于表面具有高超声速流体边界层的壁面,流向涡调制装置包括:设置在壁面上且凸出于壁面的三维粗糙元,用于延迟高超声速流体边界层的流向涡转捩;设置在壁面上且位于三维粗糙元背离来流方向一侧的控温组件,用于对壁面进行加热或降温。本申请中将壁面上设置凸出于壁面表面的三维粗糙元,并将壁面上三维粗糙元背离来流方向的一侧设置控温组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被三维粗糙元进行调制后的流向涡结构内膜态更为稳定,由此更好得保证三维粗糙元实现流向涡转捩延迟有效性,有助于该流向涡调制装置应用于飞行器时,提升飞行器飞行的稳定性,提升飞行器的有效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1883338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20941.3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球锥类飞行器迎风区转捩的抑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航空航天领域,包括:确定所述球锥类飞行器当前的主导模态;若当前所述主导模态为所述球锥类飞行器对应的第二模态,则基于所述第二模态确定所述球锥类飞行器对应的目标区域;利用预设温度调控组件基于预设温度调控规则调控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以抑制球锥类飞行器迎风区的转捩;所述预设温度调控规则为控制所述目标区域中从重心到边缘的温度变化速率逐渐降低。通过在飞行器的迎风区构建具有几何中心温度变化快,外缘变化慢的特点的区域,在飞行器温度调控的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抑制第二模态的控制效果,可以有效地抑制三维球锥边界层迎风区第二模态转捩,实现飞行器降热减阻。
-
公开(公告)号:CN11883338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320941.3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球锥类飞行器迎风区转捩的抑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航空航天领域,包括:确定所述球锥类飞行器当前的主导模态;若当前所述主导模态为所述球锥类飞行器对应的第二模态,则基于所述第二模态确定所述球锥类飞行器对应的目标区域;利用预设温度调控组件基于预设温度调控规则调控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以抑制球锥类飞行器迎风区的转捩;所述预设温度调控规则为控制所述目标区域中从重心到边缘的温度变化速率逐渐降低。通过在飞行器的迎风区构建具有几何中心温度变化快,外缘变化慢的特点的区域,在飞行器温度调控的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抑制第二模态的控制效果,可以有效地抑制三维球锥边界层迎风区第二模态转捩,实现飞行器降热减阻。
-
公开(公告)号:CN1188110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96087.1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流向涡转捩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转捩控制技术领域,应用于飞行器,包括:基于飞行器的升力体模型以及当前状态的来流信息确定边界层中产生的当前流向涡;根据当前流向涡的位置,并结合预设气体引射位置选取原则在边界层上确定气体注入位置;基于预设关系表确定目标气体引射形式;利用目标气体引射形式在气体注入位置执行气体引射操作,以通过气体引射操作对当前流向涡的转捩过程进行控制。这样一来,本申请可以根据飞行器的飞行状态调整流向涡的转捩控制过程,在适当位置向流向涡边界层中注入气体工质,对边界层中的不稳定流向涡进行转捩控制;能够获得最大抑制转捩收益,实现飞行器降热减阻,提升气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5277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17361.4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B64C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流调控器以及一种飞行器,该涡流调控器包括设置于表面具有高超声速流体边界层的壁面,用于高超声速流向涡的转捩延迟控制,涡流调控器包括:设置在壁面上且凸出于壁面的三维粗糙元;其中,在气流来流方向上三维粗糙元位于高超声速流体的内卷涡和外卷涡相互作用区间内;在垂直于气流来流方向上三维粗糙元的中心位置点和流向涡对称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预设距离;三维粗糙元的外表面与壁面平滑过渡;三维粗糙元的高度与高超声速流体边界层的厚度之间的比值范围为0.3~0.6。本申请中的涡流调控器能够有效实现高超声速流体边界层的流向涡的延迟转捩的控制,有助于提升飞行器飞行的稳定性和的有效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1655277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817361.4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B64C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流调控器以及一种飞行器,该涡流调控器包括设置于表面具有高超声速流体边界层的壁面,用于高超声速流向涡的转捩延迟控制,涡流调控器包括:设置在壁面上且凸出于壁面的三维粗糙元;其中,在气流来流方向上三维粗糙元位于高超声速流体的内卷涡和外卷涡相互作用区间内;在垂直于气流来流方向上三维粗糙元的中心位置点和流向涡对称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预设距离;三维粗糙元的外表面与壁面平滑过渡;三维粗糙元的高度与高超声速流体边界层的厚度之间的比值范围为0.3~0.6。本申请中的涡流调控器能够有效实现高超声速流体边界层的流向涡的延迟转捩的控制,有助于提升飞行器飞行的稳定性和的有效载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