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58248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611237888.6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铅蓄电池的高寿命复合板栅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铅蓄电池制备技术领域。所述高寿命复合板栅以铅合金板栅为基材,在混合酸溶液中,利用复合脉冲氧化技术在基材原位形成致密性微弧阳极氧化膜。所述微弧阳极氧化膜的膜厚为5~20μm,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该膜层与基体之间达到冶金级结合,既充分保障板栅的接触导电性,又有效增强铅合金基体的防护性能,大幅度提高板栅的使用寿命,降低铅蓄电池的维护成本。将本发明的复合板栅应用于铅蓄电池,在常温循环寿命期间正极板栅腐蚀失重量小于60%,电池寿命提高1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914190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0875966.8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智能缓释结构一体化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首先在镁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微弧氧化膜骨架结构,随后将带有微弧氧化膜(MAO)骨架结构的镁合金试样浸入改性水凝胶内,改性水凝胶负载缓蚀剂后,即在镁合金表面形成微弧氧化/智能缓释结构一体化复合涂层。本发明制备的与基体冶金结合的MAO膜,遏制破损边界处基体丝状腐蚀对涂层的剥离作用,同时微孔内水凝胶形成具有可靠力学保障的微纳缓释结构,长效地响应微区腐蚀而释放缓释剂,实现腐蚀自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518255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396704.X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表面复合自修复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该复合自修复涂层是由微弧氧化自修复底层和纳米自组装自修复表层构成。其中,微弧氧化自修复底层采用微弧氧化工艺,在镁合金表面形成微孔骨架结构,之后在微孔中添加锡酸盐缓蚀剂;纳米自组装自修复表层是由有机硅烷通过缩合交联反应而形纳米二氧化硅涂层,之后在纳米涂层中掺有包含缓蚀剂的明胶-壳聚糖的微囊。通过双层自修复涂层协同效应,可大幅度提高镁合金试样的防护能力,延长镁合金的服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69598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210369250.3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铝合金表面单层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铝合金工件置于电解液中,在电解液中铝合金工件表面作为工作电极,不锈钢导体作为对电极,不锈钢导体与所述工件表面构成电解回路;然后向所述电解回路施加带有高频载波的双脉冲方波电压,并控制电流密度0.2~20A/dm2,施加时间为30~200min,电解液温度不高于50℃,从而在铝合金表面形成微弧氧化陶瓷膜。本发明制备的单层结构微弧氧化陶瓷膜层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常规双层结构的膜层疏松层所带来的技术难题,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微弧氧化陶瓷膜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234803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10165323.8
申请日:2010-05-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镁合金等离子阳化陶瓷膜表面制备有机涂层-化学镀层的复合涂层方法,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步聚包括首先对镁合金采用等离子体阳极氧化形成多孔陶瓷层,再以ABS树脂或清漆进行喷涂,最后采用化学镀形成镍-磷镀层。本发明通过对镁合金进行等离子氧化后形成的多孔陶瓷膜为基体,采用有机涂层进行封孔后,再进行化学镀。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多层复合膜层不仅具有足够的防护厚度,而且涂层与基体结合力强、硬度高,有效地解决了镁合金抗刮伤和耐腐蚀的防护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258248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611237888.6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铅蓄电池的高寿命复合板栅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铅蓄电池制备技术领域。所述高寿命复合板栅以铅合金板栅为基材,在混合酸溶液中,利用复合脉冲氧化技术在基材原位形成致密性微弧阳极氧化膜。所述微弧阳极氧化膜的膜厚为5~20μm,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该膜层与基体之间达到冶金级结合,既充分保障板栅的接触导电性,又有效增强铅合金基体的防护性能,大幅度提高板栅的使用寿命,降低铅蓄电池的维护成本。将本发明的复合板栅应用于铅蓄电池,在常温循环寿命期间正极板栅腐蚀失重量小于60%,电池寿命提高1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655591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410653106.1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亚氧化钛/氧化铅复合导电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首先采用了溶胶凝胶‑均匀沉淀混相法,包括利用柠檬酸和乙酰丙酮,以硫酸钛为钛源制备出钛溶胶,采用尿素作为沉淀剂,以硝酸铅作为铅源,均匀沉淀出硝酸铅颗粒。随后将两种产物混合,经水浴加热、高温煅烧和氢气还原后,可得到亚氧化钛/氧化铅复合纳米粉末,其平均纳米尺寸可在200‑700纳米之间。采用该纳米材料作为铅酸电池正极导电添加剂,添加量为1wt%时,电池的放电容量可提升5%~10%,循环寿命可提升5‑8%。
-
公开(公告)号:CN107190303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188541.5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复合涂层的铅蓄电池板栅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电源及复合材料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预处理、电化学氧化和阴极电沉积。本发明以铅合金板栅为基体,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在铅合金表面形成致密的二氧化铅氧化膜,该膜层与基体之间达到冶金级结合,既充分保障板栅的接触导电性,又有效增强铅合金基体的防护性能;然后,利用阴极电沉积法在二氧化铅氧化膜表面沉积亚氧化钛,一方面部分亚氧化钛因填充于氧化膜孔洞内增强了二氧化铅氧化膜层的致密性,另一方面亚氧化钛具有的良好电化学性能提升复合板栅的综合性能。本发明在铅合金板栅表面制备的复合涂层,在保证板栅导电性的前提下,大幅提高板栅耐蚀性,延长板栅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66839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10345501.4
申请日:2012-09-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纳米自组装复合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对镁合金基体表面进行微弧氧化形成多孔陶瓷层,然后对多孔陶瓷层表面喷涂改性水性涂料形成水性涂层,从而在镁合金基体表面形成由多孔陶瓷层和水性涂层组成的复合防护涂层。本发明在镁合金表面形成的多层复合防护涂层具有结合力好、致密性好、高硬度、高耐蚀、高耐磨等特点,制备方法简单、方便、环保,是镁合金应用的理想复合防护涂层,满足镁合金产品在苛刻环境中的防护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086743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346354.8
申请日:2011-11-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镁合金服役的纳米自组装渗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纳米自组装渗透剂的制备包含水解反应和交联反应。水解过程:将硅烷混合液、水解催化剂、助溶剂和去离子水混溶,水解3~4天,直到混合液澄清后,陈化备用;交联过程:将脂肪族胺类固化剂配成10mol/L的溶液,使用时,在水解产物中加入使混合液的pH值在5.5~6.5范围内,得到纳米自组装渗透剂。该渗透剂能在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或者磷化膜表面的微孔和缺陷中形成良好化学匹配,还能与后续涂装的涂层间形成良好的化学键合,可有效提高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或磷化复合涂层的整体防护性能和结合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