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67428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49972.6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栅格形铜电极结构,包括经光刻刻蚀介质层而形成的栅格,以及被栅格分格形成的栅格形铜电极。本发明利用栅格将特征尺寸大于20微米的铜电极分格形成栅格形铜电极,栅格形铜电极包括若干分格区域,而且分格区域的特征尺寸小于20微米,当实施化学机械抛光工艺时,栅格能够提供避免栅格形铜电极凹陷的支撑,因此,栅格的设置能够避免特征尺寸大于20微米的铜电极在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产生凹陷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栅格形铜电极结构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26927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272415.6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IPC: G02F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器件,涉及光器件技术领域,用于在加热电极加热过程中,使光波导均匀受热,从而提高光器件的工作性能。该光器件包括:基底和热场调节部。基底具有光波导、以及位于光波导上方的加热电极。加热电极具有镂空区域。热场调节部位于光波导和加热电极之间。热场调节部用于在加热电极加热过程中,调节加热电极所产生的热场的传导范围,以使光波导均匀受热。
-
公开(公告)号:CN11226927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011272415.6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IPC: G02F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器件,涉及光器件技术领域,用于在加热电极加热过程中,使光波导均匀受热,从而提高光器件的工作性能。该光器件包括:基底和热场调节部。基底具有光波导、以及位于光波导上方的加热电极。加热电极具有镂空区域。热场调节部位于光波导和加热电极之间。热场调节部用于在加热电极加热过程中,调节加热电极所产生的热场的传导范围,以使光波导均匀受热。
-
公开(公告)号:CN108447938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810162647.2
申请日:2018-0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IPC: H01L31/105 , H01L31/035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电探测器。该光电探测器包括:衬底硅层;掩埋二氧化硅层,位于衬底硅层的部分表面上;顶层硅层,位于掩埋二氧化硅层的表面上,部分衬底硅层、掩埋二氧化硅层和顶层硅层形成光耦合区和波导区,光耦合区中的顶层硅层具有耦合光栅;P型轻掺杂层,位于衬底硅层的未设置有掩埋二氧化硅层的表面上,P型轻掺杂层的材料包括第一本征半导体材料;光电转化层,位于P型轻掺杂层的远离衬底硅层的表面上,光电转化层具有本征区、P型区与N型区,光电转化层的材料包括第二本征半导体材料,第一本征半导体材料与第二本征半导体材料相同。该光电探测器的暗电流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0844793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62647.2
申请日:2018-0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IPC: H01L31/105 , H01L31/035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电探测器。该光电探测器包括:衬底硅层;掩埋二氧化硅层,位于衬底硅层的部分表面上;顶层硅层,位于掩埋二氧化硅层的表面上,部分衬底硅层、掩埋二氧化硅层和顶层硅层形成光耦合区和波导区,光耦合区中的顶层硅层具有耦合光栅;P型轻掺杂层,位于衬底硅层的未设置有掩埋二氧化硅层的表面上,P型轻掺杂层的材料包括第一本征半导体材料;光电转化层,位于P型轻掺杂层的远离衬底硅层的表面上,光电转化层具有本征区、P型区与N型区,光电转化层的材料包括第二本征半导体材料,第一本征半导体材料与第二本征半导体材料相同。该光电探测器的暗电流较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