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穿梭培养保持长期继代杨树组培苗活力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8956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730504.2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穿梭培养保持长期继代杨树组培苗活力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穿梭培养保持长期继代杨树组培苗活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先将长期继代杨树组培苗放置于生根继代培养基中继代培养三次,之后转移到双层复壮培养基中复壮培养一次,最后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本发明公开的将杨树组培苗生根继代培养和复壮培养交替进行的培养过程,解决了长期继代的杨树组培苗生长衰退的难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较常规继代培养的方法所培育得到的组培苗生根更迅速,生长更健壮,质量更好,为杨树的遗传转化、工厂化育苗和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种简单高效的杨树组培苗培养及移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89563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738537.1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杨树组培苗培养及移栽方法,属于林木组织快繁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杨树组培苗生根和移栽的专用培养基,该专用培养基是在杨树基本生根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特美汀和头孢霉素。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专用培养基的生根培养方法和简化移栽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克服了普通苗木移栽时因细菌及真菌感染、清洗伤根等原因造成组培苗死亡的缺点,降低了因移栽死亡造成的组培苗损失。本发明移栽后的存活率达到100%,移栽后的杨树组培苗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学,应用范围广,适用于杨树组培苗生根培养和移栽,易于工厂化操作。

    一种渤丰3号杨经愈伤法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5660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415940.0

    申请日:2024-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组织培养及基因编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渤丰3号杨经愈伤法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方法。包括:将渤丰3号杨的半木质化茎段进行消毒处理,处理成1.5~2cm的单腋芽段后进行启动培养,得到1~2cm的腋芽;将腋芽进行生根培养,得到组培苗;取组培苗顶端2~3片嫩叶、去除边缘,处理成0.5×1cm的块后进行预培养,得到预培养叶片;将预培养叶片进行农杆菌侵染、共培养后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得到抗性愈伤组织;将抗性愈伤组织进行分化筛选培养,得到抗性芽;将抗性芽进行抗性生根培养,实现渤丰3号杨遗传转化。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提高了渤丰3号杨愈伤组织遗传转化效率,达到11.48%。

    一种干旱地区杨树种植的灌溉滴水器

    公开(公告)号:CN118749410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99792.2

    申请日:2024-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旱地区杨树种植的灌溉滴水器,包括: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端部连通有第一波纹管,所述第一波纹管远离输水管的一端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第一波纹管的一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输水管和排水管的一侧均连通有橡胶管;灌溉装置,该灌溉装置用于对杨树树干根系处进行滴灌;所述第一波纹管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波纹管对称分布在输水管的两端,所述灌溉装置的顶部与橡胶管的底部连通,所述输水管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输水管对称分布在灌溉装置的两侧,本发明涉及灌溉技术领域。该一种干旱地区杨树种植的灌溉滴水器,可根据树干间的间隔距离调整多组灌溉装置之间的距离,能够精准的对多棵树干进行滴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