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5660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415940.0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组织培养及基因编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渤丰3号杨经愈伤法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方法。包括:将渤丰3号杨的半木质化茎段进行消毒处理,处理成1.5~2cm的单腋芽段后进行启动培养,得到1~2cm的腋芽;将腋芽进行生根培养,得到组培苗;取组培苗顶端2~3片嫩叶、去除边缘,处理成0.5×1cm的块后进行预培养,得到预培养叶片;将预培养叶片进行农杆菌侵染、共培养后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得到抗性愈伤组织;将抗性愈伤组织进行分化筛选培养,得到抗性芽;将抗性芽进行抗性生根培养,实现渤丰3号杨遗传转化。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提高了渤丰3号杨愈伤组织遗传转化效率,达到11.48%。
-
公开(公告)号:CN11077716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60396.8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育种领域,尤其是植物生物技术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甲基转移酶基因创造表型变异转基因植物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化学诱导启动子与拟南芥DNA甲基转移酶基因AtMET1导入84K杨基因组中,获得转AtMET1 84K杨植株,利用雌激素诱导转基因植株无菌离体叶片AtMET1表达3h、12h和24h后,诱导叶片再生获得表型变异植株。该研究利用化学诱导启动子人工启动外源基因表达,创造表型变异种质,丰富了植物育种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46230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56599.1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杨树室内人工杂交育种质量的育种方法,涉及林木杂交育种技术领域,育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接根杨树苗木的准备;步骤二、移栽杨树苗木;步骤三、养根处理;步骤四、杂交花枝准备;步骤五、雌花枝接根和水培:在对雄花枝水培处理后5~7d后对雌花枝进行接根和水培,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采用雌花枝中部嫁接根系与雌花枝切枝基部水培同步联用方法,嫁接雌花枝根系培养基质配方和花枝水培溶液配方,有效克服了杨树室内人工杂交过程中由于单一营养供给源导致雌花枝营养不足进而产生的疏花疏果强度大、种子发育不完全等问题,能够获得更高的杂交育种种子结实率和更多成熟饱满的杂交种子。
-
公开(公告)号:CN11108827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348811.X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育种领域,尤其是植物生物技术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培育抗逆杨树的方法。本发明将不同调控途径的两种转录因子基因ckAREB和JERF36#构建到同一载体pBIJEAR上,实现了两个转录因子基因相对稳定的结合,以杨树优良品种凌丰2号杨作为受体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进行多基因共转化研究,建立了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分子、生理等实验研究,验证转基因杨树抗逆能力,从而获得了抗逆性显著提高的转基因杨树,为我国干旱、半干旱、盐碱地区培育更多和更优良的杨树新品种了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106168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76636.X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01H4/00 , A01G9/10 , A61L2/18 , A61L101/44 , A61L101/34 , A61L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去除植物组织培养时外植体内生菌的方法。本发明采用50%的多菌灵对扦插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采用含有200mg/L两性霉素B和100mg/L硫酸链霉素的无菌水溶液对扦插枝条进行消毒处理,以及采用含有100mg/L两性霉素B和50mg/L硫酸链霉素的无菌水溶液对半木质化的新发枝条进行预处理,从而能够有效清除杨树等外植体表面及内部的细菌及真菌,使外植体保持充足的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67996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932665.X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杨树缓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杨树扦插缓芽促根育苗方法。本发明提供了青鲜素的如下任一用途:1)延缓杨树扦插苗顶芽萌发;2)促进杨树扦插苗根系生长;3)抑制杨树扦插苗顶芽过早萌发,将杨树插穗内储存的营养用于生根,促进杨树扦插苗根系生长。本发明的杨树扦插缓芽促根育苗方法,包括利用所述青鲜素处理杨树插穗的步骤,具体为:将杨树插穗上部平切后,浸入浓度为1000mg/kg~1200mg/kg的青鲜素溶液中浸泡2s~4s。本发明的方法结合青鲜素缓芽以及根部蘸生根粉、高垄育苗、土壤里加入土壤调理剂、地膜覆盖这些综合措施,既可以调节萌芽和生根的时间差,使插穗营养利用最大化,又能促进根系生长,健壮的根系对后续苗木的生长又能起到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7996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32665.X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杨树缓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杨树扦插缓芽促根育苗方法。本发明提供了青鲜素的如下任一用途:1)延缓杨树扦插苗顶芽萌发;2)促进杨树扦插苗根系生长;3)抑制杨树扦插苗顶芽过早萌发,将杨树插穗内储存的营养用于生根,促进杨树扦插苗根系生长。本发明的杨树扦插缓芽促根育苗方法,包括利用所述青鲜素处理杨树插穗的步骤,具体为:将杨树插穗上部平切后,浸入浓度为1000mg/kg~1200mg/kg的青鲜素溶液中浸泡2s~4s。本发明的方法结合青鲜素缓芽以及根部蘸生根粉、高垄育苗、土壤里加入土壤调理剂、地膜覆盖这些综合措施,既可以调节萌芽和生根的时间差,使插穗营养利用最大化,又能促进根系生长,健壮的根系对后续苗木的生长又能起到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15244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1009900.3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01G2/30 , A01G7/06 , A01G17/00 , A01G2/10 , A01N27/00 , A01N31/02 , A01N33/22 , A01N37/10 , A01N37/36 , A01N37/42 , A01N37/44 , A01N43/12 , A01N57/20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木杂交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杨树细短花枝进行人工杂交育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砧木准备、砧木培育、花枝采集、花枝处理、花枝嫁接、嫁接后管理等一整套技术方法,有效提高了砧木培育可利用效率,提高了花枝嫁接成果率,并缩短了花枝嫁接到杂交授粉的时间,提高了杂交后期花枝养分供应效率,提升了杨树的杂交育种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291368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66641.4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黑杨人工杂交育种雌花枝营养供给的方法,按照杂交操作的技术环节,该方法分别从雌花枝养分供给苗(即花枝的靠接砧木)培育、雌花枝养分供给苗的前期管理、花枝的水培管理、雌花枝与砧木的靠接、雌花枝养分供给苗的管理和雌花枝的水培管理等环节进行了集成改良提升,达到了提高杨树切枝水培杂交育种种子结实率和质量的目标。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不仅种子质量好,而且提高了种子结实率,应用于黑杨人工杂交育种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816602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21139.7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组织培养及基因编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渤丰3号杨叶盘法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方法。包括:将渤丰3号杨的叶片进行消毒处理、去掉叶片的边缘部分,在叶片的主脉划刀后进行预培养,得到预培养叶片;将预培养叶片进行农杆菌侵染、共培养后,进行分化培养,得到抗性不定芽;将抗性不定芽进行生根培养,实现渤丰3号杨遗传转化。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提高了渤丰3号杨遗传转化效率,高达16.54%。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