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9506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150276.1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F2/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时应力监测的椎间融合试模,涉及椎间融合术技术领域,包括:试模主体,用于探入患者的上下软骨终板之间,提供支撑;形变结构,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形变结构的上下两端分别接触并支撑壳体的上下两端面,且形变结构为弹性材质,在壳体受到纵向压力时,所述形变结构同时承受压力并产生弹性形变;应变结构,与形变结构直接接触,在形变结构产生弹性形变时受压,测量承受的压力并对医生进行反馈,解决了目前传统椎间融合试模,仍停留在影像学水平,仅能根据医生经验及术中C臂透视选择椎间融合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不同医生对于椎间隙松解程度不同、重建椎间高度不一,选择椎间融合器的大小可能有较大差别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732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33448.0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头盆环牵拉缓冲结构,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伸缩杆,及通过伸缩杆连接的纵向杆A和纵向杆B;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垂直的卡槽的连接扣,至少四根纵向杆A,每根纵向杆A上均卡装有至少两个连接扣,且两根纵向杆A之间通过连接扣固定连接至少一根横向杆;纵向杆B远离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颅骨环;骨钉,多个骨钉分别固定连接在纵向杆A、横向杆B和颅骨环上;所述伸缩杆包括伸缩杆A段和伸缩杆B段,且伸缩杆A段和伸缩杆B段之间设置有可产生弹性形变的缓冲组件,解决了锚定在头和髂骨上的螺钉与颅骨、髂骨之间的应力过大,致使患者出现张口、吞咽困难、牵引钉道感染、松动,脊髓神经损伤,骨密度下降等并发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6276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1194742.3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B5/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身体平衡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其包括:获取待测者在第一时间的人体图形标记和在第二时间的人体图形标记;对待测者在第一时间的人体图形标记和在第二时间的人体图形标记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待测者在第一时间的人体图形标记特征和在第二时间的人体图形标记特征;计算待测者在第一时间的人体图形标记特征和在第二时间的人体图形标记特征之间的距离信息,比较待测者在第一时间的人体图形标记特征和在第二时间的人体图形标记特征之间的位置信息;输出距离信息和/或位置信息;距离信息是一系列数值;位置信息是坐标值,坐标值为相对于坐标轴的位置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737903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69275.X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北京维卓致远医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B5/107 , G16H30/20 , G16H50/20 , G16H50/30 , A61B5/055 , A61B6/03 , A61B6/00 , A61B6/50 , A61B8/08 , A61B8/00 ,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脊柱侧凸测量系统及设备,所述系统包括冠状位测量工具模块、矢状位测量工具模块和/或生成模块;该系统还包括基于目标医学图像测量得到冠状位初始参数和矢状位初始参数,然后基于初始参数得到预测结果,所述预测结果包括脊柱侧凸分型、脊柱侧凸进展风险预测、滑脱进展风险预测、脊柱形态和截骨预测。本发明旨在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医学图像分析技术实现高精度的目标测量和实时预测,避免人工测量,以辅助实现精准化个性化诊断和手术导航。
-
公开(公告)号:CN11609868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380246.5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脊柱矫形设备,包括:脊柱矫形植入物,包括:固定杆、移动杆、外套筒及长度调节组件,固定杆和移动杆间隔地设置,移动杆通过长度调节组件连接在固定杆上,外套筒的第一端与固定杆连接,外套筒的第二端套设在移动杆朝向固定杆的部分外;其中,长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磁体以及传动结构,第一磁体及传动结构均设置在外套筒内,第一磁体通过传动结构驱动移动杆移动;外驱设备,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二磁体和电磁体,第二磁体和电磁体均绕设在第一磁体外,且第二磁体先于电磁体驱动第一磁体转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对患者体内的脊柱矫形植入物进行调节时,操作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9868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380246.5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脊柱矫形设备,包括:脊柱矫形植入物,包括:固定杆、移动杆、外套筒及长度调节组件,固定杆和移动杆间隔地设置,移动杆通过长度调节组件连接在固定杆上,外套筒的第一端与固定杆连接,外套筒的第二端套设在移动杆朝向固定杆的部分外;其中,长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磁体以及传动结构,第一磁体及传动结构均设置在外套筒内,第一磁体通过传动结构驱动移动杆移动;外驱设备,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二磁体和电磁体,第二磁体和电磁体均绕设在第一磁体外,且第二磁体先于电磁体驱动第一磁体转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对患者体内的脊柱矫形植入物进行调节时,操作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11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69272.6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北京维卓致远医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脊柱图像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其包括:接收用户在模拟术前图像中确定的截骨顶点和截骨边缘线;所述截骨边缘线包括上边缘线、下边缘线和基准线,所述上边缘线和下边缘线之间的夹角为截骨角度;以所述截骨顶点为中心分别旋转位于所述基准线上端和/或下端的图像,得到模拟术后图像;所述模拟术后图像中基准线上端的图像下边缘与基准线下端的图像上边缘之间的角度等于所述截骨角度;根据所述模拟术后图像得到模拟术后脊柱测量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12240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387129.8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体内自扭转生长友好型脊柱矫形系统,包括:内固定棒;第一固定单元,分别设置在内固定棒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与内固定棒滑动连接;扭转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单元与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裹在内固定棒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单元设置在旋转组件的中部,二者可拆卸连接;所述旋转组件的两端均与内固定棒相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二固定单元将旋转组件与脊柱相连接,并向旋转组件施加扭转力,通过第二固定单元向椎体施加一个强有力的抗旋转力,从而矫正椎体旋转,纠正脊柱侧凸。
-
公开(公告)号:CN11720722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467820.7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朵形机械臂末端快拆机构,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包括:花朵形芯轴,穿设有弧形通道,用于连接末端执行装置;套筒,设置有花朵形通道,用于容纳花朵形芯轴,所述花朵形芯轴滑动连接于所述花朵形通道时无法进行周向转动;限位销,与所述套筒转动连接,限位销上设有弧形销,转动限位销使弧形销插入所述弧形通道,使得所述花朵形芯轴无法沿轴向位移;末端连接座,用于连接机械臂;转接连接座,设置在末端连接座与所述套筒之间,与所述末端连接座同轴连接。通过上述设置,本发明能够连接在机械臂与末端连接装置之间,并能够高精度、高效率的辅助末端执行装置与机械臂完成装配或拆解。
-
公开(公告)号:CN11440401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314487.5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便定位椎弓根螺钉的装置,其包括机械臂、限深结构、定位针和固定夹紧结构;所述限深结构第一端固定在机械臂第一端,限深结构第二端与机械臂第二端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夹紧结构与机械臂固定连接;所述定位针与固定夹紧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针把手上设置弧形凹槽;所述限深结构包括一体连接的两段伸缩杆和移动环;此设置将原来的把持式定位针安装到固定夹紧结构并整合到机械臂上,根据机械臂的规划导航测量椎体从入钉点到椎体前沿的长度是多少,设置比此数值小的限深结构,就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