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13313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110311712.1

    申请日:2011-10-14

    Inventor: 方明壮 覃瑜 甘霖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大循环系统、第一小循环系统、第二小循环系统、水泵、缸体缸盖水套、设置于发动机出水口处的出水口支座、节温器、旁通管、第一组合通管、散热器、第二组合通管、暖通出水管、第三组合通管、暖通进水三通管、膨胀水箱、膨胀水箱回水三通管、暖风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因为第一小循环系统和第二小循环系统共用了一部分管路,即共用了暖通出水管、第三组合通管、暖通进水三通管依次相连的管路,使得管路设计更紧凑,安装更加便捷。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486114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010620736.0

    申请日:2010-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水泵、缸体水套、缸盖水套、出水口支座、散热器及膨胀箱总成;所述出水口支座设置于缸盖后端,用于收集从缸盖水套流出的冷却液;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经缸体水套、缸盖水套与出水口支座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出水口支座的出水口经散热器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相连,形成闭环;所述膨胀箱总成的进水口与所述散热器连接,出水口和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膨胀箱总成的进水口还与所述出水口支座的出水口连接。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暖风装置。本发明所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在合理布置整车冷却系统结构的同时,可以方便排气,并通过两条小循环回路使发动机在冷启动时快速暖机。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486114A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010620736.0

    申请日:2010-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水泵、缸体水套、缸盖水套、出水口支座、散热器及膨胀箱总成;所述出水口支座设置于缸盖后端,用于收集从缸盖水套流出的冷却液;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经缸体水套、缸盖水套与出水口支座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出水口支座的出水口经散热器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相连,形成闭环;所述膨胀箱总成的进水口与所述散热器连接,出水口和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膨胀箱总成的进水口还与所述出水口支座的出水口连接。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暖风装置。本发明所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在合理布置整车冷却系统结构的同时,可以方便排气,并通过两条小循环回路使发动机在冷启动时快速暖机。

    发动机冷却系统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280504U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20391395.4

    申请日:2011-10-14

    Inventor: 方明壮 覃瑜 甘霖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大循环系统、第一小循环系统、第二小循环系统、水泵、缸体缸盖水套、设置于发动机出水口处的出水口支座、节温器、旁通管、第一组合通管、散热器、第二组合通管、暖通出水管、第三组合通管、暖通进水三通管、膨胀水箱、膨胀水箱回水三通管、暖风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因为第一小循环系统和第二小循环系统共用了一部分管路,即共用了暖通出水管、第三组合通管、暖通进水三通管依次相连的管路,使得管路设计更紧凑,安装更加便捷。

    一种发动机出水口支座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751548U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1020255698.9

    申请日:2010-07-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出水口支座包括EGR废气通道和冷却液通道,所述EGR废气通道和冷却液通道为集成在出水口支座上两个相互独立且紧邻的腔体,所述EGR废气通道布置在冷却液通道的外围。本实用新型集成冷却液通道和EGR废气通道,有效利用冷却液来降低较高的EGR废气温度,有利于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改善动力性能;保证发动机整体布局的结构紧凑,节省了空间;且成本较低,最大限度地实现低成本紧凑型发动机的目的。

    一种发动机前端盖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280531U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20354830.6

    申请日:2011-09-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前端盖。其包括铝合金材料压铸而成的发动机前端盖总成,还包括集成在其上的曲轴前油封、机油泵组件和水泵涡流室,所述曲轴前油封设置在发动机前端盖的下侧边沿处,所述机油泵组件设置在所述曲轴前油封相对的另一面,所述曲轴前油封设置在所述机油泵组件的内部,所述水泵涡流室与所述曲轴前油封设置在发动机前端盖的同一面上,并且设置在发动机前端盖的右侧边沿处。由于采用了前端盖、机油泵和曲轴前油封一体式的结构,提高了发动机工厂的生产节拍,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能判断真假漏水的汽车发动机水泵

    公开(公告)号:CN202266478U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120382360.4

    申请日:2011-1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判断真假漏水的汽车发动机水泵,在水泵壳体的水封与轴承室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蓄水槽,蓄水槽与水封孔连通。若是假性漏水,进入水封孔内的渗漏水较少,渗漏水储存在蓄水槽中,随水泵温度升高而蒸发;当水封磨损,失效,造成真性漏水时,渗漏水会存满整个蓄水槽内,并从蓄水槽上部的溢水孔流出水泵。通过观察水泵的溢水孔是否有水流出,就可准确判断水泵是真性漏水还是假性漏水,因此可避免因判断失误造成损失,更安全,并且整个漏水检查过程直观、准确、易于操作。蒸发孔的“L”型设计和滤网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的污染物经过蒸发孔进入水泵内部,保护了水泵。

    一种发动机油底壳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751547U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1020255732.2

    申请日:2010-07-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包括挡油板、油底壳壳体、放油螺母、放油螺栓垫片、放油螺栓,挡油板、放油螺母与油底壳壳体连接,放油螺栓通过放油螺栓垫片与油底壳壳体连接,还包括集成在油底壳壳体后端一个机油尺导管,此处的后端是相对于车体前进的方向而言,即车体前进方向的反方向为后端,机油尺导管的一端与油底壳壳体通过机油尺导管孔连接,机油尺导管的另一端通过支架与油底壳壳体连接。此实用新型油底壳结构牢固,成本低,油底壳壳体与机油尺导管集成设计满足了整车总布置需要,机油尺导管与油底壳连接处设计,很好的达到了机油尺导管与油底壳壳体连接处的密封要求。

    一种具有防开裂叶轮的汽车发动机水泵

    公开(公告)号:CN202301159U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20382369.5

    申请日:2011-1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开裂叶轮的汽车发动机水泵,包括泵座,垫圈,叶轮,垫片,水封,轴承,泵壳,第一螺栓,皮带轮,法兰以及第二螺栓;泵座固定在缸体上,利用垫圈密封;泵壳通过第二螺栓与泵座连接,利用垫片密封;轴承压装在泵壳内并伸入到流体腔;叶轮压装在轴承上并随法兰一起旋转;水封压装在轴承上,法兰压装在轴承上,皮带轮通过第一螺栓与法兰连接,所述叶轮由不锈钢深冲成型。防止叶轮在冲压、安装和使用时,轮辐沿轮辐孔开裂,提高了叶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一种整体式汽车发动机水泵

    公开(公告)号:CN202266505U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120382359.1

    申请日:2011-1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式汽车发动机水泵,包括泵座、垫圈、叶轮、垫片、水封、轴连轴承以及泵壳,所述的整体式汽车发动机水泵还包括第一螺栓,皮带轮,法兰以及第二螺栓;泵座固定在缸体上,利用垫圈进行密封;泵壳通过螺栓与泵座连接,利用垫片进行密封;轴承压装在泵壳外并伸入到流体腔;叶轮压装在轴承上并随法兰一起旋转;水封压装在轴承上防止冷却液进入轴承室;法兰压装在轴承上,皮带轮通过螺栓与法兰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集成各个组件,使缸体零件的制造和加工工艺更简单,减少零件的采购和维修成本。通过合理布置水泵结构,使密封性能和强度满足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