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蝶形窗扣总成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34571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248812.3

    申请日:2013-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蝶形窗扣总成,包括联接板、手柄体、座板和压块,所述手柄体的一端与所述联接板铰接,所述座板的一端与所述压块的一端铰接,所述压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体的中部铰接,所述手柄体上设有第一限位压板和第二限位压板,所述压块上设有第一限位凸条、第二限位凸条和第三限位凸条,所述座板上设有第三限位压板,所述第三限位压板位于所述座体与所述压块的铰接端,所述第一限位压板位于所述手柄体与所述压块的铰接端,所述第一限位凸条位于所述压块与所述座体的铰接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因使用弹簧片而产生生锈、磨损,松动异响等缺陷,从而提高了蝶形窗扣总成使用的稳定性,也延长了蝶形窗扣总成的使用寿命。

    一种蝶形窗扣总成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34571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310248812.3

    申请日:2013-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蝶形窗扣总成,包括联接板、手柄体、座板和压块,所述手柄体的一端与所述联接板铰接,所述座板的一端与所述压块的一端铰接,所述压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体的中部铰接,所述手柄体上设有第一限位压板和第二限位压板,所述压块上设有第一限位凸条、第二限位凸条和第三限位凸条,所述座板上设有第三限位压板,所述第三限位压板位于所述座体与所述压块的铰接端,所述第一限位压板位于所述手柄体与所述压块的铰接端,所述第一限位凸条位于所述压块与所述座体的铰接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因使用弹簧片而产生生锈、磨损,松动异响等缺陷,从而提高了蝶形窗扣总成使用的稳定性,也延长了蝶形窗扣总成的使用寿命。

    一种汽车前门密封条接角处紧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48891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110185086.6

    申请日:2011-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门密封条接角处紧固方法及装置。导致变形失效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前车门密封条顶部ROOF段主要靠一段导轨卡装密封条的底部截面倒刺,从而起到安装紧固的目的,实现良好的防水、防灰的密封性。但在前门铰链附近处由于空间狭窄经常出现胶条安装不到位容易脱出导轨槽的问题,进而导致密封条被开关门时挤压变形,原有的密封效果完全失效。新设计方案是在前车门密封条ROOF段的导轨边缘30mm处增加插片,该插片粘接在密封条底部截面,装配时先滑入导轨,进而对密封条安装紧固,防止松脱。

    隐藏A柱式前挡风外饰胶条

    公开(公告)号:CN103538450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37628.0

    申请日:2013-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隐藏A柱式前挡风外饰胶条,包括上侧胶条和左、右两侧的侧边胶条,侧边胶条包括胶条端头和胶条主体,胶条主体上设有横截面为U形的凹槽,凹槽内部侧边上设有倒刺唇边,焊接在A柱上的安装板插入凹槽内,安装板上设有一段外翻的用于使安装板与倒刺唇边紧密配合的倒刺结构,在凹槽封闭端的外部靠近前挡风玻璃的一侧设有胶条导水边,在胶条主体外部远离前挡风玻璃的一侧设有遮丑细长唇边。本发明有益效果为:使微车能实现隐藏A柱的结构,是微车行业中的一个突破;胶条在A柱处有导水功能,避免水往前门玻璃区域流下,防止遮挡外后视镜视线;隐藏A柱钣金,比非隐藏A柱结构减少了一道间隙结构,降低了间隙不均问题的处理难度。

    车门玻璃密封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34712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10114328.5

    申请日:2009-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玻璃密封装置,包括两端带凹槽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两端凹槽向下弯折,所述玻璃置于两端凹槽弯折形成的腔中,还包括用于夹持固定密封条的导轨,所述导轨两端向下弯折,所述导轨弯折的两端分别置于密封条两端的凹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两端弯折的端部分别设置向内的第一弯折和第二弯折,所述导轨内部的密封条与所述第一弯折和所述第二弯折接触处分别设置卡住密封条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本技术方案的车门玻璃密封装置的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分别卡住导轨的所述第一弯折和所述第二弯折,所述导轨对所述密封条的卡紧,所述密封条不会晃动和脱落。

    一种车门玻璃复合导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74958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810217259.6

    申请日:2008-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玻璃复合导轨,包括用于容纳车门玻璃边缘的导轨主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导轨主体上、引导并保持所述车门玻璃在所述导轨主体中位置的密封条,还包括位于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导轨主体连接部分之间的、将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导轨主体连接为一体的粘接层。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制造上述导轨的方法。实施本发明的车门玻璃复合导轨及其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存在于导轨主体及密封条结合部位之间的粘接层使得导轨主体和密封条结合为一体,其剪切应力较大,所以密封条不容易从导轨主体上脱落、车门玻璃也不容易插入导轨主体和密封条之间。

    一种车门玻璃复合导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74958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810217259.6

    申请日:2008-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玻璃复合导轨,包括用于容纳车门玻璃边缘的导轨主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导轨主体上、引导并保持所述车门玻璃在所述导轨主体中位置的密封条,还包括位于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导轨主体连接部分之间的、将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导轨主体连接为一体的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由涂覆在所述导轨主体上的活化剂在所述密封条成型时与所述导轨主体及密封条反应所产生。实施本发明的车门玻璃复合导轨及其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存在于导轨主体及密封条结合部位之间的粘接层使得导轨主体和密封条结合为一体,其剪切应力较大,所以密封条不容易从导轨主体上脱落、车门玻璃也不容易插入导轨主体和密封条之间。

    汽车推拉窗胶条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38451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37255.7

    申请日:2013-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推拉窗胶条,包括窗框胶条和立柱胶条,所述立柱胶条包括横截面为U形的立柱胶条本体,固定玻璃安装在所述立柱胶条本体的U形槽内,滑动玻璃位于所述立柱胶条本体的U形槽外部,所述立柱胶条本体靠近滑动玻璃的一条侧边上设有两道与滑动玻璃紧密搭接的密封唇边,两道密封唇边与滑动玻璃之间形成一个型腔;所述立柱胶条下端对应的所述窗框胶条的滑槽内设有排水孔。本发明有益效果为:立柱胶条是双密封结构,增强了密封性能,此结构既有利于防水,也有利于排水,而且立柱胶条下端的窗框胶条滑槽内有排水孔,使沿着立柱胶条下来的水能够及时排出到车外,防止水灌满了推拉窗框胶条滑槽而漫进车内。

    一种汽车前门密封条接角处紧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4889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185086.6

    申请日:2011-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门密封条接角处紧固方法及装置。导致变形失效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前车门密封条顶部ROOF段主要靠一段导轨卡装密封条的底部截面倒刺,从而起到安装紧固的目的,实现良好的防水、防灰的密封性。但在前门铰链附近处由于空间狭窄经常出现胶条安装不到位容易脱出导轨槽的问题,进而导致密封条被开关门时挤压变形,原有的密封效果完全失效。新设计方案是在前车门密封条ROOF段的导轨边缘30mm处增加插片,该插片粘接在密封条底部截面,装配时先滑入导轨,进而对密封条安装紧固,防止松脱。

    汽车推拉窗胶条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38451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310537255.7

    申请日:2013-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推拉窗胶条,包括窗框胶条和立柱胶条,所述立柱胶条包括横截面为U形的立柱胶条本体,固定玻璃安装在所述立柱胶条本体的U形槽内,滑动玻璃位于所述立柱胶条本体的U形槽外部,所述立柱胶条本体靠近滑动玻璃的一条侧边上设有两道与滑动玻璃紧密搭接的密封唇边,两道密封唇边与滑动玻璃之间形成一个型腔;所述立柱胶条下端对应的所述窗框胶条的滑槽内设有排水孔。本发明有益效果为:立柱胶条是双密封结构,增强了密封性能,此结构既有利于防水,也有利于排水,而且立柱胶条下端的窗框胶条滑槽内有排水孔,使沿着立柱胶条下来的水能够及时排出到车外,防止水灌满了推拉窗框胶条滑槽而漫进车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