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03681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181294.7
申请日:2008-11-15
Applicant: 西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液界面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电流拟合曲线突跃消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液/液界面;(2)将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探头伸入含有还原态物种的有机相,接近液/液界面,记录探头距界面的距离d和探头电流值,并建立距离d和探头电流值之间的关系曲线;(3)将距离d标准化为L,并拟合标准化探头电流ITk;(4)建立拟合后的标准化距离和标准化电流关系曲线;(5)对L>2的信号进行离散小波变换提取其近似和细节组份;(6)用最小平均细节离散小波变换方法消除在L>2时产生的拟合电流突跃。本发明通过离散小波变换方法发明了最小平均细节离散小波变换方法,解决了液/液界面标准电流理论拟合曲线在较大标准距离值时所产生的拟合电流突跃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176167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580032008.5
申请日:2005-09-23
Applicant: 利兰·斯坦福青年大学托管委员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Q60/02 , G01Q60/38 , G01Q60/60 , Y10S977/86 , Y10S977/869 , Y10S977/875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进行电学、电化学或形貌分析的传感器和系统,以及制造这些传感器的方法。所述传感器包括悬臂和一个或多个探针,每个探针的尖端具有一个电极。所述探针的尖端是尖锐的,曲率半径约小于50纳米。另外,所述探针具有约大于19∶1的高长宽比。所述传感器适用于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
公开(公告)号:CN1209620C
公开(公告)日:2005-07-06
申请号:CN03122933.6
申请日:2003-04-2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微电化学分析仪,包括电源装置、光学显微镜、电解池、摄像机、计算机、一配合图像显示与编辑功能的控制软件,光学显微镜同CCD摄像机通过标准CS接口相连,CCD摄像机和计算机通过视频卡相连,CCD摄像机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内进行软件控制后放大显示在显示器上,电解池外接多功能电源构成电化学迁移、电化学反应的工作池。本发明运用生物显微技术、电化学迁移、数码摄像技术的原理,设计并建立了一套在多种电场条件下可连续观察、摄像、分析多种极性相/非极性相体系的电迁移、反乳化、及电化学反应,放大10~1500多倍微观动态过程的仪器。能够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医药工业等多种工业领域的科研、分析、检测、生产工业的确定与改进等。
-
公开(公告)号:CN1306201A
公开(公告)日:2001-08-01
申请号:CN00133379.8
申请日:2000-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G01N13/24
Abstract: 本发明将硅硼玻璃毛细管一端用激光拉制机拉成微米的尖端,然后将铂丝插入该端,用灯焰将铂丝周围的玻璃烧熔,使铂丝固定在该尖端并使管外铂丝约为3-8毫米,管内的铂丝用银粉与铜线相连,将铂丝在交流电压下用腐蚀液液膜把铂丝腐蚀成纳米针尖,选择均苯四甲基二酐和二苯胺醚的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为包封液,把腐蚀好的纳米铂针尖浸入该包封液中,加热即在电极表面形成一层绝缘物达到包封电极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403681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181294.7
申请日:2008-11-15
Applicant: 西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液界面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电流拟合曲线突跃消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液/液界面;(2)将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探头伸入含有还原态物种的有机相,接近液/液界面,记录探头距界面的距离d和探头电流值,并建立距离d和探头电流值之间的关系曲线;(3)将距离d标准化为L,并拟合标准化探头电流(4)建立拟合后的标准化距离和标准化电流关系曲线;(5)对L>2的信号进行离散小波变换提取其近似和细节组份;(6)用最小平均细节离散小波变换方法消除在L>2时产生的拟合电流突跃。本发明通过离散小波变换方法发明了最小平均细节离散小波变换方法,解决了液/液界面标准电流理论拟合曲线在较大标准距离值时所产生的拟合电流突跃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0543448C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510052314.7
申请日:2005-02-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13/24
Abstract: 涉及一种扫描隧道显微镜与扫描微电极联用测量系统及技术,由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测量平台,扫描微探针及控制/驱动单元;隧道电流信号和微区电位信号测量单元及测量信号的控制和处理单元组成。利用扫描微探针同时检测表面隧道电流和表面电位分布,以压电微扫描和步进电机机械扫描进行扫描测量模式互换,并利用隧道电流作为扫描微电极到达样品表面的指示,实现了扫描微电极尖端与样品表面距离的定量控制,可显著提高表面微区电化学腐蚀电位的分布测量的空间分辨度。该系统可同时测量纳米分辨度的表面形貌图像和表面微区电化学活性分布图像,实现对表面形貌结构—化学活性的相互关联研究。为多种表面空间分辨测量技术提供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关联研究的开放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776415A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200510019831.4
申请日:2005-11-1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超微盘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穿有碳纤维的玻璃管的一端加热直至其熔融闭合并使碳纤维前端固定在玻璃管中;通过玻璃管的另一端对玻璃管抽真空;在保持抽真空条件下,对有碳纤维的玻璃管部位加热熔融,使碳纤维熔封在玻璃管中;将锡粉或焊锡丝从玻璃管的开口端装入,加热玻璃管至金属锡熔化,使其落入玻璃管底部与碳纤维形成良好接触;在金属锡固化前插入电子导线,形成电联接;对封有碳纤维的一段进行打磨,即得到碳纤维超微盘电极。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制备的碳纤维微盘电极具有密封严实、电子电阻小、电化学性能优良、盘电极表面易更新,抗震动能力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683917A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200510052314.7
申请日:2005-02-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扫描隧道显微镜与扫描微电极联用测量系统及技术,由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测量平台,扫描微探针及控制/驱动单元;隧道电流信号和微区电位信号测量单元及测量信号的控制和处理单元组成。利用扫描微探针同时检测表面隧道电流和表面电位分布,以压电微扫描和步进电机机械扫描进行扫描测量模式互换,并利用隧道电流作为扫描微电极到达样品表面的指示,实现了扫描微电极尖端与样品表面距离的定量控制,可显著提高表面微区电化学腐蚀电位的分布测量的空间分辨度。该系统可同时测量纳米分辨度的表面形貌图像和表面微区电化学活性分布图像,实现对表面形貌结构—化学活性的相互关联研究。为多种表面空间分辨测量技术提供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关联研究的开放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458519A
公开(公告)日:2003-11-26
申请号:CN03122933.6
申请日:2003-04-2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微电化学分析仪,包括电源装置、光学显微镜、电解池、摄像机、计算机、一配合图像显示与编辑功能的控制软件,光学显微镜同CCD摄像机通过标准CS接口相连,CCD摄像机和计算机通过视频卡相连,CCD摄像机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内进行软件控制后放大显示在显示器上,电解池外接多功能电源构成电化学迁移、电化学反应的工作池。本发明运用生物显微技术、电化学迁移、数码摄像技术的原理,设计并建立了一套在多种电场条件下可连续观察、摄像、分析多种极性相/非极性相体系的电迁移、反乳化、及电化学反应,放大10~1500多倍微观动态过程的仪器。能够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医药工业等多种工业领域的科研、分析、检测、生产工业的确定与改进等。
-
公开(公告)号:CN1122176C
公开(公告)日:2003-09-24
申请号:CN00133379.8
申请日:2000-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将硅硼玻璃毛细管一端用激光拉制机拉成微米的尖端,然后将铂丝插入该端,用灯焰将铂丝周围的玻璃烧熔,使铂丝固定在该尖端并使管外铂丝约为3-8毫米,管内的铂丝用银粉与铜线相连,将铂丝在交流电压下用腐蚀液液膜把铂丝腐蚀成纳米针尖,选择均苯四甲基二酐和二苯胺醚的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为包封液,把腐蚀好的纳米铂针尖浸入该包封液中,加热即在电极表面形成一层绝缘物达到包封电极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