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975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29245.1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31/14 , B01J27/24 , B01J23/755 , B01J21/18 , B01J37/08 , C07C2/46 , C07C13/2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碳基含镍催化剂催化的异戊二烯环化三聚方法,其三聚目标产物三甲基环十二碳三烯选择性高,产物中C16及以上的副产物少。
-
公开(公告)号:CN115073256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0880859.0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CN)
IPC: C07C2/46 , C07C7/00 , C07C7/04 , C07C13/263 , C07C13/2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丁二烯连续低聚反应的工艺,包括S1预混合工序、S2反应工序和S3原料回收工序,所述S1预混合工序用于预先混合催化剂体系和溶剂体系;所述S2反应工序包括一级反应工序和二级反应工序;所述S2反应工序中还设有温度控制工序,所述一级反应工序输出的第一外循环工艺液经第一冷却器冷却后与原料丁二烯混合并返回一级反应工序;所述二级反应工序输出第二外循环工艺液经第二冷却器和加压装置后返回二级反应工序;所述S3原料回收工序用于回收二级反应工序中未反应的丁二烯并供给回二级反应工序。本发明能有效控制丁二烯低聚反应的温度以保障安全生产,且产品选择性和原料利用率高、设备数量少,更适合连续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26542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251938.5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C07D309/30 , C07D309/32 , C07C11/18 , C07C1/20 , C07C2/40 , C07C2/46 , C07C2/52 , B01J23/755 , B01J29/40 , B01J29/70 , B01J29/46
Abstract: 一种以双功能催化剂催化甲羟戊酸制备萜类化合物的方法,属于生物质催化转化技术领域。针对目前柠檬烯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将甲羟戊酸发酵液经处理得到脱水甲羟戊酸内酯;然后加入溶剂、水、双功能催化剂和阻聚剂,在150~300℃反应2~10h;反应产物经过滤、分离得到萜类化合物。本方法采用双功能催化剂进行一步法催化转化,该催化剂具有脱羧、二聚双重功能,所得萜类产物类别和分布可以通过催化剂结构的改变以及反应条件的控制进行调控,本发明可以以较高收率得到高附加值萜类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002970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431082.5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濮阳盛华德化工有限公司
IPC: C07C2/46 , C07C13/263 , B01J3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465 , B01J31/143 , C07C13/2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5-环辛二烯的制备方法,在压力反应釜内无水惰性环境中,温度80~120℃、表压压力0.10~0.60MPa条件下,将1,3-丁二烯分多次加入溶有镍-铝-磷体系催化剂的惰性烃类溶剂中,进行1,3-丁二烯环化二聚合成1,5-环辛二烯反应,反应完成后将合成液转移至精馏塔负压精制得到1,5-环辛二烯成品,总体上,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原料转化率高,反应选择性高,能够有效减少操作环节,提高合成效率,收率高,污染小,产品质量高,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95132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222811.6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二甲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对二甲苯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催化剂不同尺寸孔径的构件的控制,获得了一种具有多级孔结构的含铬催化剂。以这种催化剂催化二异丁烯反应的芳烃产物中主要是对二甲苯,可达95%以上,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再生稳定性,经过多次再生后仍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可长期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918901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80059080.1
申请日:2013-09-13
Applicant: 微麦德斯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865 , C07C2/46 , C07C2/62 , C07C2/86 , C07C2/867 , C07C15/08 , C07C49/14 , C07C51/265 , C07C63/26 , C07C2521/04 , C07C2521/08 , C07C2523/10 , C07C2523/28 , C07C2523/72 , C07C2527/054 , C07C2527/11 , C07C2527/122 , C07C2527/125 , C07C2527/126 , C07C2527/173 , C07C2527/19 , C07C2529/08 , C07C2529/70 , C07C2531/025 , C07C2531/04 , C07C2531/12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提供在催化剂的存在下由可再生资源(例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糖)和乙烯制造对二甲苯、甲苯和其他化合物的方法。例如,纤维素和/或半纤维素可以转化成2,5-二甲基呋喃(DMF),其可以通过乙烯与DMF的环加成转化成对二甲苯。对二甲苯则可以氧化形成对苯二甲酸。
-
公开(公告)号:CN101070263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0610129047.3
申请日:2006-09-04
Applicant: 赢创德固赛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7C13/277 , C07C2/46 , C07D201/00 , A61Q13/00 , C09K21/00 , B01J31/04 , B01J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21/14 , C07C2/465 , C07C2527/135 , C07C2531/14 , C07C2531/22 , C07C2601/18 , C07C13/277
Abstract: 本发明记载了如何以连续或非连续的方法通过在催化剂体系和溶剂存在条件下三聚丁二烯而制备环十二碳三烯。其中,可以利用蒸馏分离出所得到的粗制环十二碳三烯。作为副产物生成的环辛二烯同样可从粗产品中分离出去。
-
公开(公告)号:CN1491746A
公开(公告)日:2004-04-28
申请号:CN02148076.1
申请日:2002-1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改进过渡金属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方法,用水蒸汽与惰性气体的混合气直接对过渡金属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进行处理,其条件为:水蒸汽分压为0.1atm至0.9atm,温度范围为160℃至800℃,处理时间为5分钟至10个小时。本方法所适用的过渡金属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可由浸渍法、固相法、高能球磨法、微波浸渍法等获得。本发明得到的催化剂适用于低碳烷烃(C1-C4)的无氧芳构化过程;适用于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和无机膜反应器;适用的空速(GHSV)可在200h-1至20000h-1变化;适用的反应压力可从1atm到20atm之间变化;适用的反应操作温度为350℃至900℃。
-
公开(公告)号:CN11602051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238131.X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B01J29/04 , B01J31/02 , B01J31/14 , C07C2/46 , C07C13/277
Abstract: 一种制备非均相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MCM‑41分子筛用浓度≤1mol/L的酸进行处理后再与硅烷化试剂和轻芳烃混合,50‑90℃下搅拌反应5‑10h,过滤、干燥得载体MCM‑41分子筛,在无水无氧的反应条件和氮气保护下,将载体MCM‑41分子筛、TiCl4和甲苯混合,30‑60℃下搅拌反应5‑30h,分离、洗涤、干燥得到由硅烷化处理的MCM‑41分子筛和负载其上的钛组成的非均相催化剂。以非均相催化剂催化丁二烯环化三聚反应,反应产物中C16以上产物少,1,5,9‑环十二碳三烯选择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07325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80859.0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7C2/46 , C07C7/00 , C07C7/04 , C07C13/263 , C07C13/2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丁二烯连续低聚反应的工艺,包括S1预混合工序、S2反应工序和S3原料回收工序,所述S1预混合工序用于预先混合催化剂体系和溶剂体系;所述S2反应工序包括一级反应工序和二级反应工序;所述S2反应工序中还设有温度控制工序,所述一级反应工序输出的第一外循环工艺液经第一冷却器冷却后与原料丁二烯混合并返回一级反应工序;所述二级反应工序输出第二外循环工艺液经第二冷却器和加压装置后返回二级反应工序;所述S3原料回收工序用于回收二级反应工序中未反应的丁二烯并供给回二级反应工序。本发明能有效控制丁二烯低聚反应的温度以保障安全生产,且产品选择性和原料利用率高、设备数量少,更适合连续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