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85255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345433.4
申请日:2012-07-11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金政信
IPC: G02B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11 , B05D1/005 , B05D3/0254 , B82Y20/00 , G02B5/0247 , G02B5/0278 , Y10S977/8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学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具有耐磨性和透明性的光学部件和该光学部件的制备方法。该光学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基材上涂布含有中空颗粒和溶剂的涂料和进而涂布含有粘结剂和溶剂的涂料以形成膜,在该膜中该粘结剂位于该中空颗粒之间;然后将该膜干燥。
-
公开(公告)号:CN105304162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696784.6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台湾奈米碳管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3/0016 , B23K1/0008 , B23K2101/38 , B32B37/06 , B32B38/0008 , B32B2037/243 , B32B2309/02 , B32B2309/105 , B32B2310/0806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B1/12 , H01B13/0026 , H01B13/003 , Y10S977/834 , Y10S977/842 , Y10S977/952
Abstract: 一种利用纳米碳管制作透明导电膜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首先,将多个纳米碳管与多个金属颗粒设置于一基材上,该金属颗粒连接于该纳米碳管之间;接着,对该纳米碳管进行照光或是一电晕处理,令该纳米碳管之间对应产生一光电流或是一放电电流;最后,该金属颗粒通过该光电流或是该放电电流的加热而熔化,并使该纳米碳管与该金属颗粒之间形成焊接,而于该基材上形成一透明导电膜。据此,本发明通过照光或是电晕处理的方式,令该纳米碳管之间利用该金属颗粒而可靠的连接,以提升该透明导电膜的导电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950481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131954.0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阿迪达斯股份公司
Inventor: 米歇尔·雷金纳德·皮埃尔·约瑟夫·卢西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92 , A41D27/08 , A41D31/00 , A41D31/02 , A43B1/0027 , A43B1/0054 , A43D3/02 , B01J13/0047 , B29B13/08 , B29C71/04 , B29K2995/002 , B29L2031/48 , B82Y20/00 , C01G49/02 , C01P2006/60 , G02F1/0036 , G02F1/0072 , G02F2202/32 , H01F7/06 , H01F7/20 , Y10S977/834 , Y10S977/932 , G02F1/091 , B82Y30/00 , G02B1/005 , G02F1/23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操纵穿戴物所显示颜色的系统和方法,所述穿戴物包括配置于链内的氧化铁胶体纳米晶体。步骤可以包括,由原材料形成穿戴物,其中原材料包括纳米晶体链;将磁场施加于原材料;将能量施加于至少一部分纳米晶体链以软化紧邻被施加能量的纳米晶体链周围的原材料内的材料,调整磁场强度以控制由原材料所显示的颜色;移除能量以允许紧邻纳米晶体链周围的原材料内的材料硬化并固定链内纳米晶体的位置;以及移除磁场。
-
公开(公告)号:CN104302572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80025973.4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奈科斯多特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K2/00 , B82Y20/00 , B82Y30/00 , C09K11/02 , C09K11/565 , C09K11/883 , F21V9/30 , F21V9/40 , G02F1/133603 , H01L33/502 , H01L33/504 , H01L2933/0041 , H05B33/145 , Y10S977/773 , Y10S977/834 , Y10S977/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响应于电激励或光激励而发光的设备,例如,LED、显示器、电子阅读器等。在如显示器、电视机、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或计算机中可发现这种设备。本发明实现的发光设备表现出较高的光谱发射精度,同时很好地控制发射光的波长、方向和/或偏振,从而提高了由这种设备组成的显示器的亮度和色域。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响应于激励元件的激发而发射光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支撑体和至少一个各向异性平胶体半导体纳米晶体,所述各向异性平胶体半导体纳米晶体的最小尺寸,即厚度,小至其他两个尺寸的至少1.5分之一;所述发射出的光具有根据光发射方向形成的角度和所述平纳米晶体的较大表面的法线而变化的强度和偏振。还提出了这些设备的各种实施例。
-
公开(公告)号:CN10253778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36269.0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微软公司
IPC: F21S8/00 , F21V5/02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41 , B82Y20/00 , G02B6/0033 , G02B6/0035 , G02B6/0036 , G02B6/0043 , G02B6/0053 , G02B6/0068 , G02B6/0073 , G02B6/0076 , G02F1/13338 , G02F1/133615 , G02F2001/133342 , G02F2001/133622 , G02F2203/01 , Y10S977/834
Abstract: 在透明显示背光部件的各个实施例中,背光面板可用作透明面板,光源产生光,背光面板定向来自光源的光以照亮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光折射特征对光进行折射和散射,其中放置光折射特征以得到背光面板的近似透明性并照亮显示面板。有源散射器可被实现为附加透明面板,且还可供激活以散射照亮所述显示面板的、来自背光面板的光。
-
公开(公告)号:CN101963681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0910109129.5
申请日:2009-07-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33 , B82Y20/00 , G02B2207/101 , Y10S977/742 , Y10S977/745 , Y10S977/81 , Y10S977/8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光元件,其包括一支撑体及一由该支撑体支撑的偏光膜。该偏光膜包括一碳纳米管膜状结构,所述碳纳米管膜状结构包括多个碳纳米管基本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排列。该碳纳米管膜状结构具有两个相对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设置有一金属层,该金属层用于改善所述偏光膜的在各个波段电磁波的偏振性能。该偏光元件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也具有良好的偏光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098914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680001685.5
申请日:2006-06-01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J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87/00 , B82Y30/00 , C08F2/44 , C08F212/08 , C08F220/18 , C08F220/40 , C08F292/00 , C08J3/12 , C08J2325/14 , C08J2353/02 , C08L25/14 , C08L53/02 , Y10S977/70 , Y10S977/773 , Y10S977/778 , Y10S977/779 , Y10S977/834 , C08L2666/24 , C08L2666/02 , C08L266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分散于有机聚合物基质中的功能性纳米粒子的功能性有机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功能性纳米粒子的分布在从所述功能性有机粒子的中心向粒径增加的方向上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1963681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0910109129.5
申请日:2009-07-24
Applicant: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33 , B82Y20/00 , G02B2207/101 , Y10S977/742 , Y10S977/745 , Y10S977/81 , Y10S977/8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光元件,其包括一支撑体及一由该支撑体支撑的偏光膜。该偏光膜包括一碳纳米管膜状结构,所述碳纳米管膜状结构包括多个碳纳米管基本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排列。该碳纳米管膜状结构具有两个相对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设置有一金属层。该偏光元件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也具有良好的偏光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378191C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480011635.6
申请日:2004-04-29
Applicant: 纳米技术应用中心(CAN)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7777 , C09K11/02 , G01N21/6428 , G01N2021/6432 , Y10S977/773 , Y10S977/834 , Y10S977/89 , Y10S977/896 , Y10S977/90 , Y10T428/25 , Y10T428/256 , Y10T428/29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无机纳米粒子,包括(a)由第一金属盐或氧化物制成的芯,其被(b)由第二金属盐或氧化物制成的壳所包围,该壳可发光并具有非半导体性能。这些粒子可用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基生物分析中,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F)RET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172418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10427100.7
申请日:2010-04-22
Applicant: IDIT技术集团
Inventor: 宝泽那·卡米斯卡 , 克林顿·K.·兰德洛克
IPC: B42D25/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2D25/29 , Y10S977/8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安全文件,其包括一嵌入文件基体的电回路,其中所述电回路包括:一电源,该电源包括至少一电活性聚合物发电装置;和一光学显示器,该光学显示器包括至少一电致发光显示元件和一个纳米孔阵列,该纳米孔阵列设置作为电致发光显示元件的一层。还公开了包含纳米孔阵列的安全特征。还公开一种验证安全文件的方法,包括:用聚焦的光束或者激光源照射安全文件中编码的纳米孔阵列,所述光束或者激光源发射至少一预定波长的入射光;用一光电传感器检测所述入射光穿过所述纳米孔阵列的穿过部分;分析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的穿过部分的至少一个波长,以产生一检测信号;以及,对比所述检测信号和验证信号,以对该安全文件进行验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