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端头及其制备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3848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30265.9

    申请日:2019-01-14

    Inventor: 罗志昭 智勇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0 H01R4/60 H01R4/70 H01R43/00 H01R4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端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铝管母线和铜套,铝管母线的外径小于铜套的内径,所述铜套套在铝管母线的端部,铝管母线的外壁和铜套的内壁相接形成搭接处,位于搭接处的铝管母线的外壁与铜套的内壁相贴,且搭接处的外径大于铜套其它处的外径,搭接处形成凸起实现连接及卡位作用。本发明铝管母线铜端头与金具连接部位不产生氧化、接触电阻小、输送大电流时温升低,另外铝管铜套扩径后总体截面积加大,载流量大。

    用于制造中压或高压电缆的接合组件的方法以及由所述方法获得的接合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3299498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080070829.9

    申请日:2010-12-22

    Inventor: F·波塔斯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造中压或高压电缆(100a、100b)的接合组件(1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形成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管状元件(25);从所述管状元件(25)切割出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圆筒形元件(21)以及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二圆筒形元件(22a、22b);加工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21)的端部部分(23a、23b)和所述第二圆筒形元件(22a、22b)的端部部分(24a、24b),以向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的端部部分和所述第二圆筒形元件的端部部分提供至少部分圆形的轮廓;将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21)布置于弹性套筒(20)的径向内侧表面处,所述弹性套筒由介电材料形成并且围绕纵向轴线(X-X)延伸;将所述第二圆筒形元件(22a、22b)布置于所述弹性套筒(22)的自由端部部分(20a、20b)处且与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21)间隔开,其中所述第二圆筒形元件(22a、22b)的圆形端部部分(24a、24b)面对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21)的圆形端部部分(23a、23b);通过将至少一个可移除的支承元件插入相对于所述弹性套筒(20)的径向内侧位置中而弹性地扩张所述弹性套筒(20)。还描述了通过前述方法获得的用于中压或高压电缆的接合组件。

    端子组件和用于将电线连接到端子元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22131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180056343.4

    申请日:2011-11-14

    Abstract: 端子组件和用于将电线连接到端子元件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电线(2)机械和电连接到端子元件(3)的方法以及涉及包括端子组件(3)和机械和电连接到端子元件(3)的至少一根电线(2)的端子组件(1)。为了改进该方法和端子组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线(2)的连接部(8)基本上平行于接触开口(7)的入口表面(9)布置;和通过塑性变形结合部分(18)的侧向截面(19),使所述连接部(8)的结合部分(18)与所述接触开口(7)接触。本发明的端子组件(1)包括端子元件(3),和至少一根电线(2),所述端子元件(3)具有至少一个接触开口(7),所述电线(2)被机械和电连接到所述接触开口(7),其中,电线(2)的位于所述接触开口(7)外部的连接部(8)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接触开口(7)的入口表面(9)延伸,并且其中,所述连接部(8)的结合部分(18)被塑性变形到所述接触开口(7)中,并且由此被非正连接到所述接触开口(7)。

    用于连接绝缘导体的压配合联接接头

    公开(公告)号:CN102612789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80051741.2

    申请日:2010-10-08

    Inventor: D·J·蒂利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将第一绝缘导体的一端部联接到第二绝缘导体的一端部的适配接头。所述适配接头包括套筒和芯联接件,所述套筒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导体的端部和所述第二绝缘导体的端部上,所述芯联接件位于所述套筒内部。所述芯联接件围绕所述第一绝缘导体的芯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绝缘导体的芯的一端部装配。所述套筒的内部体积构造成使用电绝缘材料至少部分地填充。当所述适配接头联接到所述绝缘导体时,利用所述第一绝缘导体中的电绝缘体的一端部部分和所述第二绝缘导体中的电绝缘体的一端部部分来压缩所述电绝缘材料。

    电端子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79791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310327785.9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端子,能够在连接如线圈绕线那样细的导线时进行稳定的导线连接,并且能够应对窄间距化,而且能够由单件电端子进行导线连接。电端子(1)中,第1部件(10)的1对接合面部(11)从互相对置的内表面(11a)间的间隔大的一侧容纳导线(40)并在互相对置的内表面(11a)间保持导线(40)。在1对接合面部(11)的互相对置的内表面(11a),分别形成有沿与导线(40)的轴心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个锯齿状接点(11b、11c)。第2部件(20)从1对接合面部(11)的互相对置的内表面(11a)间的间隔大的一侧嵌合于1对接合面部(11),使互相对置的内表面(11a)接近。由此,多个锯齿状接点(11b、11c)陷入导线(40),导线(40)与1对接合面部(11)连接。

    压接端子、连接结构体、线束以及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4040792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80004751.4

    申请日:2013-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 H01R4/10 H01R4/206 H01R4/62 H01R13/5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对包覆电线的压接状态下长期维持优异的防水性的压接端子、连接结构体以及连接器。一种压接端子(10),其具备压接部(30),所述压接部(30)允许包覆电线(200)的至少所述导体前端部(201a)的压接连接,包覆电线(200)通过绝缘包覆(202)包覆铝芯线(201),并且具备将前端侧的绝缘包覆(202)剥开而使铝芯线(201)露出的导体前端部(201a),其中,所述压接部(30)构成为环状截面,具有在内部至少允许所述导体前端部(201a)插入的内部空间,并且,环状截面的压接部(30)的前端具备截面形成为凹状的凹状密封部(34),该凹状密封部(34)使压接底面(31)和筒状片(32)的内表面彼此紧密贴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