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05012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580064653.9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迪睿合株式会社
Inventor: 荒木雄太
IPC: H01R43/00 , C09J9/02 , C09J11/02 , C09J201/00 , H01B1/00 , H01B1/22 , H01B5/00 , H01B5/16 , H01R11/01 , H05K3/32 , H05K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J9/02 , C09J11/02 , C09J201/00 , H01B1/00 , H01B1/22 , H01B5/00 , H01B5/16 , H01R11/01 , H01R43/00 , H05K3/32 , H05K3/34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简单、迅速地进行连接体制造后的导电性粒子的检查的连接体的检查方法、连接体、导电性粒子及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在形成在透明基板(12)的透明电极(19、21)与电子部件(18)的连接端子(23、25)通过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1)而连接的连接体的检查方法中,被挟持在透明电极(19、21)与连接端子(23、25)之间的导电性粒子(4)是树脂芯(4a)被导电层(4b)包覆而成的,并且,树脂芯(4a)被以与连接端子(23、25)不同的颜色着色,通过上述树脂芯的着色来检测透明电极(19、21)上所捕获且树脂芯(4a)的表面露出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927314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0936496.1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5/06 , H01B5/00 , H01B7/0241 , H01B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组合式电流引线结构,包括:等径的空心铜管、变截面的导杆,其中,所述导杆穿设在所述空心铜管内,所述空心铜管外侧壁上绕包有依次排列的绝缘层和屏蔽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电流引线变截面的导杆的套设在一等径的空心铜管内部,并在空心铜管外侧壁上绕包绝缘层和屏蔽层,极大的降低绕包绝缘层时的绕包难度,提高了电流引线的绕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36375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80060648.5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电化株式会社
IPC: B01J23/75 , B01J23/755 , C08K3/04 , C08L101/00 , C09D11/037 , C09D201/00 , C09D5/24 , C09D7/61 , H01B1/00 , H01B1/04 , H01B1/24 , H01B13/00 , H01B5/00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75 , B01J23/755 , C08K3/041 , C08K3/046 , C08L101/00 , C09D5/24 , C09D7/40 , C09D11/037 , C09D201/00 , H01B1/00 , H01B1/04 , H01B1/24 , H01B5/00 , H01B13/00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以高生产率、高活性得到无需去除流动材料、分散材料的碳纳米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另外,提供分散性优异的碳纳米纤维复合体。一种碳纳米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反应器中机械地搅拌催化剂和粒状碳材料的条件下,使前述催化剂和前述粒状碳材料与包含气体状含碳化合物的气体接触。一种碳纳米纤维复合体,其包含碳纳米纤维和粒状碳材料,且满足粒径1μm以下的颗粒为70体积%以上或体积基准的中值粒径D50为1μm以下中的至少一者。
-
公开(公告)号:CN107849427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0527.4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9J201/00 , B22F7/08 , B23K35/24 , C08F12/36 , C08F16/32 , C08F30/08 , C08F36/08 , C09J9/02 , C09J11/00 , C09J11/08 , H01B1/00 , H01B1/22 , H01B5/00 , H01R1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7/08 , B23K35/24 , C08F12/36 , C08F16/32 , C08F30/08 , C08F36/08 , C09J9/02 , C09J11/00 , C09J11/08 , C09J201/00 , H01B1/00 , H01B1/22 , H01B5/00 , H01R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粒子,其在将两个连接对象部件连接的连接部中,能够抑制冷热循环下产生裂纹或剥离。本发明的粒子用于得到连接材料,所述连接材料形成将两个连接对象部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所述粒子用于形成所述连接部并使得连接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大于连接前所述粒子的平均粒径的2倍,或者,所述粒子具有0.1μm以上、15μm以下的平均粒径,所述粒子具有30N/mm2以上、3000N/mm2以下的10%K值,所述粒子具有50%以下的粒径CV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488144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380025934.4
申请日:2013-04-18
Applicant: 雷比诺电力系统
Inventor: 吉恩-卢克·柏斯 , 阿诺德·卡米尔·艾默 , 弗洛里安·巴罗 , 大卫·鲍特
IPC: H01R43/048 , H01R12/6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3/048 , H01B5/00 , H01B7/0045 , H01B7/04 , H01B7/06 , H01R4/182 , H01R4/20 , H01R4/206 , H01R4/24 , H01R4/2404 , H01R4/62 , H01R4/64 , H01R4/646 , H01R12/69 , H01R31/085 , H01R43/042 , H01R43/0482 , H01R43/16 , H01R2101/00 , Y10T29/49181 , Y10T29/49222 , Y10T29/53209 , Y10T29/53217 , Y10T29/53235 , Y10T29/53239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重复进行的、均匀和可靠的对导体线束层的中间和端部进行连接的方法线束层。为此,本发明通过在压接区连续和均匀施加压力而对连接器中导体进行同时压接。在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压接采用一种由两个壳体(21s,21i)组成的工具来进行,每个壳体带有构成内表面(F1)的主壁(P1),该内表面上设有横向加强筋(N1,N2,N3)。每个壳体(21s,21i)还带有端部边缘(B1),其相对于壁(P1)垂直折叠以形成内空间(E1)。在该空间(E1)内,引入了非绝缘导体(51)的连接器(32),这些非绝缘导体相对于加强筋(N1,N2,N3)而垂直布置,以便通过在连接器(32)的壁(32s,32i)上压制(Ps)加强筋(N1,N2,N3)而形成横向沟槽。本发明在带有复合材料蒙皮的飞机客舱回流网上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248421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431710.3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江苏东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导电膜将石墨烯进入柠檬酸中,升温至1200‑1500℃,加入氧化铝、银粉、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铋、二氧化硅,搅拌均匀后得第一混合物;将甲苯、乙烯乙酰胺、二甲基硅油、苯乙烯、聚乳酸、碳酸钠、硬脂酸、微粉硅胶、玻璃粉、流平剂混合得混合液;将第一混合物进入混合液中,搅拌调节pH至6.5‑7.7后,经吹膜机吹膜即可。本发明导电膜在保证膜的力学性能下,提高了导电性能,提高了用此导电膜作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率高达20.1%。
-
公开(公告)号:CN10711207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62435.1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导通可靠性及绝缘可靠性的导电性粒子。本发明的导电性粒子具有基材粒子、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基材粒子的外表面上配置有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的外表面上配置有所述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的外表面上没有突起,所述第二导电部的外表面上具有多个突起,所述第二导电部的所述突起的内侧未配置芯物质,在采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进行的观察中,在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不存在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的晶体线缺陷,或者,存在10个以下的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的晶体线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689840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058086.7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新南创新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04 , H01B5/00 , H01B5/14 , H01B7/0009 , H01B7/0018 , H01B9/006 , H01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石墨烯基电导体及其制备方法,石墨烯基电导体包括层状结构,层状结构包括交替设置的石墨烯层(1)和衬底层(2),石墨烯层(1)压缩在相邻2层衬底层(2)之间。石墨烯基电导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先将一个或多个石墨烯层与两个或多个衬底层进行层叠,形成石墨烯层和衬底层交替连接的片材;然后压缩片材,使石墨烯层压缩在2层衬底层之间,形成层状结构,得石墨烯基电导体。本发明不仅具有低电阻和电能损耗小的优点,还能够提高电力传输效率,扩大电力网分布范围,方便压缩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948267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180030508.0
申请日:2011-04-19
Applicant: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Inventor: A.韦林
IPC: H05K3/10 , G06K19/07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3/10 , B22F5/00 , B22F7/008 , B22F7/04 , G06K19/07345 , G06K19/07718 , H01B5/00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227 , H05K1/092 , H05K1/097 , H05K1/181 , H05K3/12 , H05K3/1275 , H05K3/202 , H05K3/207 , H05K2203/06 , H05K2203/1131 , H05K2203/1545 , Y10T428/12014 , H01L2924/00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膜材料(2,3,4)配备至少一个导电导体结构(5,6,7)的方法,其中,向热稳定转印材料(30,35)涂敷包含导体结构形式的金属纳米微粒的分散质,并且,将金属纳米微粒烧结以形成导电导体结构(5,6,7),并且,包括烧结的金属纳米微粒的导电导体结构然后被从热稳定的转印材料(30,35)转印到非热稳定的膜材料(2,3,4)。本发明也涉及一种使用配备了至少一个导电导体结构(5,6,7)的膜材料(2,3,4)来产生层压材料(11)的方法,并且涉及对应的膜材料和层压材料。本发明另外涉及使用层压材料(11)产生的产品,例如无接触数据载体、膜开关元件和包括可电测试的安全元件的有价文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106024B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280069235.5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3M创新有限公司
IPC: G06F3/0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4 , G06F3/0488 , G06F2203/04101 , G06F2203/04103 , G06F2203/04111 , G06F2203/04112 , H01B5/00 , H01B5/14 , H03K17/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触敏装置的电极,所述电极包括微线材导体,所述微线材导体被布置成限定电连续区域并包括非电连续的内部区。所述电连续区域可根据一种图案被图案化,并且所述内部图案可根据另一图案被图案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