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85453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548751.1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威茨曼金属制品(江阴)有限公司
Inventor: 弗兰克·柏斯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3/26 , F01N13/1816 , F01N13/185 , F01N2450/20 , F01N2450/22 , F02M26/05 , F02M26/11 , F02M26/12 , F16L13/0209 , F16L13/08 , F16L27/1004 , F16L51/025 , F16L51/026 , F16L33/00 , F16L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将金属柔性管路件与流体管路的延续管路件或接头件连接的方法,其中,环形波纹套(1)借助钎焊连接直接地或借助中间套(4)间接地被固定在延续管路件(5)或接头件上。对此,采用具有设于末端的连接边(2)的波纹套(1)。在波纹套(1)中装入柔性内管(3),柔性内管首先被轴向固定在连接边(2)和/或中间套(4)上,随后在波纹套(1)和延续管路件(5)或接头件之间产生钎焊连接时借助钎焊被固定在连接边(2)和/或中间套(4)和/或延续管路件(5)或接头件上。本发明还涉及用该方法制造的柔性管路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906412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80011608.9
申请日:2011-05-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M2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0726 , F01N3/10 , F01N13/16 , F01N2510/08 , F02M26/11 , F02M26/32 , F02M26/50 , F28F19/06 , F28F21/0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耐腐蚀性高的排气系统部件及利用该排气系统部件的EGR冷却器以及排气系统部件的氮化处理方法。排气系统部件(7)由不锈钢构成,内燃机的废气(G)在排气系统部件(7)中流通,并且该排气系统部件(7)具备被供给废气(G)的上游侧端部(7a)、排出废气(G)的下游侧端部(7b)和设置在上游侧端部(7a)与下游侧端部(7b)之间并形成沿着废气(G)流通的方向延伸的环状的壁部(7c),其特征在于,在壁部(7c)的内周侧的表层形成由CrOxNy膜构成的氧氮化铬膜(17)。
-
公开(公告)号:CN101454559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780019763.9
申请日:2007-06-01
Applicant: 贝洱两合公司
Inventor: 彼得·格斯克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5383 , F02M26/05 , F02M26/06 , F02M26/11 , F02M26/25 , F02M26/31 , F02M26/50 , F28D21/0003 , F28F1/045 , F28F19/00 , F28F2255/16 ,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是用于汽车,包括至少一个换热管(4),用于引导气态流体。所述流体至少含有内燃机排气混合物,其中换热管(4)通过冷凝剂环流冷却气流。换热管(4)由铝基合金挤压成型件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471840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80160625.1
申请日:2009-07-27
Applicant: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C22C38/001 , C22C38/04 , C22C38/26 , F02M26/11 , F02M26/32 , F28D7/16 , F28F21/083 , F28F2009/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作为供Ni钎焊的EGR冷却器部件的铁素体系不锈钢及使用该部件的EGR冷却器。使用以质量%计,含有C:0.03%以下、Si:大于0.1%且小于等于3%、Mn:0.1%~2%、Cr:10%~25%、Nb:0.3%~0.8%、N:0.03%以下,此外根据需要,分别选择性地含有:(a)合计4%以下范围的Mo、Cu、V及W的1种以上、(b)合计0.3%以下的范围的Ti、Al及Zr的1种以上、(c)合计5%以下范围的Ni及Co的1种以上、(d)0.2%以下范围的REM(稀土元素)及Ca的1种以上,剩余部分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铁素体系不锈钢,得到具有通过Ni钎焊接合的构造的EGR冷却器。
-
公开(公告)号:CN100573024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680038147.3
申请日:2006-07-19
Applicant: 贝洱两合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9/04 , F01N5/02 , F02M26/11 , F02M26/25 , F28D7/1684 , F28D21/0003 , F28F1/003 , F28F13/18 , F28F27/02 , F28F2250/06 , F28F2265/18 ,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热交换器,包括由废气管组成的管束和旁通管道,以及被液体冷却剂流经的壳体。所述管束和旁通管道与一个共同的废气进口区域相连,在废气进口区域有一个废气阀,用于控制废气使其从管束中或者从旁通管道中流过。按照本发明,旁通管道是一个带有耐高温塑料制成的外壳(11)的优质钢管(10),所述旁通管道(4)位于被冷却液流经的壳体里。
-
公开(公告)号:CN101287956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680038147.3
申请日:2006-07-19
Applicant: 贝洱两合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9/04 , F01N5/02 , F02M26/11 , F02M26/25 , F28D7/1684 , F28D21/0003 , F28F1/003 , F28F13/18 , F28F27/02 , F28F2250/06 , F28F2265/18 ,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热交换器,包括由废气管组成的管束和旁通管道,以及被液体冷却剂流经的壳体。所述管束和旁通管道与一个共同的废气进口区域相连,在废气进口区域有一个废气阀,用于控制废气使其从管束中或者从旁通管道中流过。按照本发明,旁通管道是一个带有耐高温塑料制成的外壳(11)的优质钢管(10),所述旁通管道(4)位于被冷却液流经的壳体里。
-
公开(公告)号:CN101178039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610169983.7
申请日:2006-12-26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尹圣日
IPC: F02M2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14 , F02M26/11 , F02M26/32 , F28D7/1684 , F28D21/0003 , F28F9/22
Abstract: 一种用于冷却废气的装置,用以冷却再循环的废气,包括:废气在其中流动的废气通道;至少一个第一冷却部分,其包括冷却液入口和废气入口,并冷却废气;和至少一个第二冷却部分,其包括冷却液出口和废气出口,并冷却从第一冷却部分冷却出来的废气,其中第一冷却部分和第二冷却部分由彼此不同的材料制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冷却装置和废气再循环系统的重量可以减小,且制造成本可以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105379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710128465.5
申请日:2007-07-12
Applicant: 摩丁制造公司
Inventor: 史蒂文·P·密斯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14 , F02M26/11 , F02M26/32 , F28D21/0003 , F28F9/185 , F28F226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集管;多根从所述集管向外延伸的管;以及弹性套,所述弹性套被支撑在所述集管和所述多根管中的一根之间,以允许所述管相对于所述集管在如下方向上运动,所述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管的在所述管紧邻所述集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管远离所述集管的第二端之间限定的长度。所述管、集管和弹性套一起可以至少部分地限定用于工作流体的流动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01033925A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610057223.7
申请日:2006-03-09
Applicant: 北京美联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026 , F02M26/11 , F02M26/29 , F28D7/106 , F28D21/0003 , F28F1/02 , F28F1/06 , F28F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凹槽换热管,该换热管包括表面具有向内凸起的螺旋凹槽的不锈钢管体,其中,所述不锈钢管体的截面形状的高度与宽度不相等。在汽车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中,这种具有高度与宽度不相等的截面形状的螺旋凹槽管作为冷却器的换热管,可以使冷却器获得很高的换热能效,同时管内、外非常不易积垢,大大提高了汽车发动机的排放性能指标,满足更高的环保排放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688764B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0880021613.6
申请日:2008-04-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IHI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9/0037 , B23K1/0012 , B23K2101/14 , F02B3/06 , F02M26/11 , F02M26/32 , F28F3/025 , F28F21/089 , Y10T29/49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备由隔离板隔离的两个系统以上的流路,上述隔离板由包层板形成,该包层板以由不锈钢或镍基合金制成的板作为基材,该基材表面中,暴露于至少一个系统的上述流路内的表面整体由对腐蚀性流体具有耐腐蚀性和钎焊性的包层覆盖。根据本发明可实现有腐蚀性流体流经流路的热交换器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且可使制备步骤简便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