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09965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61657.1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3/101 , F01K9/003 , F01K23/065 , F01K23/10 , F01K25/08 , F01P2060/00 , F02G5/02 , F02G5/04 , F02G2260/00 , F28B1/02 , F28B11/00 ,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中的废热回收系统的冷却装置。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回路,其包括第一散热器(9),循环的冷却剂在第一散热器中冷却;第二冷却回路,其包括第二散热器(14),冷却剂在第二散热器中冷却至比第一散热器(9)中的冷却剂更低的温度。冷却装置包括:冷凝器入口管线(17、38),其将冷却剂从上述冷却回路中的一个引导到废热回收系统的冷凝器(19);冷却调节构件(13、16、24、38),利用该冷却调节构件并借助另一个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能够调节冷凝器(19)的入口管线(17、38)中的冷却剂的温度;传感器(37),其检测与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的冷却效果相关的参数;以及控制单元(24),其配置成接收与上述参数有关的信息,用以估测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的适当冷却效果,并控制冷却调节构件(13、16、24、38)以便冷凝器入口管线(17)中的冷却剂提供估测出的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的适当冷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641092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80002477.1
申请日:2014-02-12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2 , F01P3/20 , F01P5/10 , F01P2003/021 , F01P2003/024 , F01P2003/027 , F01P2003/028 , F01P2060/00 , F01P2060/16 , F02F1/10 , F02F1/14 , F02F1/40
Abstract: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汽缸体(30)具有:设置于汽缸列的一端侧,将冷却液(W)导入至水套(33)的导入部(36);设置于导入部(36)的附近,限制从导入部(36)导入的冷却液(W)流入水套(33)的进气侧部分的节流部(42);和设置于进气侧的汽缸列的中央部,从水套(33)排出冷却液(W)的排出部(37);水套(33)的排气侧部分形成为汽缸轴方向的上侧与下侧相比流路截面积大。
-
公开(公告)号:CN1224777C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02119914.0
申请日:2002-05-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11/00 , F01P7/16 , F01P2060/00 , F01P206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冷却水进口/出口盖的发动机。一个固定在发动机E的气缸盖2的侧面上的冷却水进口/出口盖包括第一盖部C1和第二盖部C2。第一盖部限定将冷却水从散热器25引至与恒温器式通道开/闭机构15连通的入口42的流入通道20。第二盖部C2限定将冷却水从出口49引至散热器25的流出通道21和借助隔壁68与流出通道21隔开、将冷却水从出口52引至加热器芯29和节气门本体7的流出通道22。冷却水进口/出口盖C还包括用于保存围绕出口49,52的液体密封装置54的挤出部分以防其弄脏弹性材料密封装置46的储存部分71。这种结构便于将软管连接于发动机本体中形成的冷却水进口和出口,从而便于发动机装配,进而减少零件数目。
-
公开(公告)号:CN1220824C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02119890.X
申请日:2002-05-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饭塚善章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6 , F01P11/00 , F01P2060/00 , F01P2060/08 , F02B75/20 , F02B2075/1816 , F02F1/40
Abstract: 在带有汽缸和曲轴的内燃机内,由冷却剂循环泵排放的冷却剂借助在汽缸头内设的冷却剂套供给至在汽缸座内设的冷却剂套。通过入口孔由冷却剂循环泵排放的冷却剂可以流动进入冷却剂套,入口孔设置在汽缸头中心线方向上其吸气侧上汽缸头的一个端部上,而通过出口孔冷却剂套内的冷却剂可以流出和进入加热器芯杆,出口孔设置在汽缸头的排气侧上汽缸头的另一端部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641092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480002477.1
申请日:2014-02-12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2 , F01P3/20 , F01P5/10 , F01P2003/021 , F01P2003/024 , F01P2003/027 , F01P2003/028 , F01P2060/00 , F01P2060/16 , F02F1/10 , F02F1/14 , F02F1/40
Abstract: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汽缸体(30)具有:设置于汽缸列的一端侧,将冷却液(W)导入至水套(33)的导入部(36);设置于导入部(36)的附近,限制从导入部(36)导入的冷却液(W)流入水套(33)的进气侧部分的节流部(42);和设置于进气侧的汽缸列的中央部,从水套(33)排出冷却液(W)的排出部(37);水套(33)的排气侧部分形成为汽缸轴方向的上侧与下侧相比流路截面积大。
-
公开(公告)号:CN105756763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44876.2
申请日:2016-03-1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2 , F01P7/14 , F01P2003/028 , F01P2007/146 , F01P2060/00 , F16D65/78 , F16D2065/7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设有该系统的车辆。车辆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发动机水套和液力缓速器,散热器、水泵与发动机水套串联连接形成冷却回路,液力缓速器的冷却水路与发动机水套并联连接,水泵与液力缓速器和发动机水套之间设有调节阀,用于调节由水泵通入液力缓速器和发动机水套的水量。本发明提高了车辆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进一步地提高了液力缓速器的制动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164383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380076217.4
申请日:2013-04-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4 , F01P3/20 , F01P7/164 , F01P11/14 , F01P2007/146 , F01P2025/32 , F01P2025/52 , F01P2037/02 , F01P2050/24 , F01P2060/00 , F01P2060/08 , F01P2060/16 , F02G5/02
Abstract: 冷却水控制装置(30)是用于控制冷却装置(10)的冷却水控制装置,冷却装置(10)具备:第1通路(181),其使冷却水通过内燃机(20)的内部而循环;第2通路(182),其使冷却水不通过内燃机的内部而循环;切换阀(13),其在开阀状态与闭阀状态之间切换状态;以及供给机构(16),其供给冷却水,冷却水控制装置(30)具备:判定单元(30),其在将切换阀的状态从闭阀状态切换为开阀状态的指令输出之后,基于第1通路内的冷却水的第1水温(thw)与第2通路内的冷却水的第2水温(thb)之间的差量(ΔTsens),判定切换阀是否产生了故障;和控制单元(30),其在判定单元判定切换阀是否产生了故障的期间停止内燃机的情况下,控制供给机构,以使得在停止内燃机之后供给预定流量的冷却水。
-
公开(公告)号:CN104114826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80000247.1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9/0866 , B60K11/02 , B60K13/04 , B60Y2200/412 , E02F9/0808 , E02F9/0883 , E02F9/2004 , E02F9/2062 , E02F9/26 , F01N3/2066 , F01N3/208 , F01N3/2896 , F01N2340/04 , F01N2590/08 , F01N2610/02 , F01N2610/10 , F01N2610/1406 , F01P2060/00 , Y02A50/2325 , Y02T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车辆,该作业车辆具备发动机、废气净化装置、还原剂箱、发动机冷却水回路、分支路径、阀、接收部以及阀控制部。废气净化装置对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净化。还原剂箱储存向废气净化装置供给的还原剂。发动机冷却水回路包含水泵,该水泵利用发动机的驱动而使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水在循环路径中循环。分支路径为了利用发动机冷却水在与还原剂箱内的还原剂之间进行热交换而设置。阀控制发动机冷却水相对于分支路径的供给。接收部用于接收操作者的操作指示。阀控制部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指示而指示相对于阀的开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4018920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067199.X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康明斯排放处理公司
IPC: F01N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006 , F01N3/2066 , F01N2610/02 , F01N2610/105 , F01N2900/1811 , F01P2060/00 , Y02A50/2325 , Y02T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加热尿素喷射系统的系统和技术,提供用于向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发送还原剂的还原剂发送系统,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加热。热交换流体流过热交换回路,该热交换回路提供了从热源到投配器,从投配器到还原剂储存罐,从还原剂储存罐到热源的流路。控制阀对热交换流路内的热交换流体的流动进行控制,从而到投配器内的还原剂温度达到下限为止进行至少一个包括循环期和终止期的热交换循环,在循环期提高投配器和储存罐内的还原剂的温度,在终止期停止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1138147A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680007917.8
申请日:2006-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26 , B60K1/02 , B60K6/365 , B60K6/445 , B60K11/02 , B60K2001/003 , B60L2240/425 , B60L2240/486 , B60W2510/087 , B60W2510/244 , B60W2520/10 , B60W2540/10 , B60W2540/12 , B60W2540/16 , B60W2550/12 , F01P3/20 , F01P2003/006 , F01P2031/00 , F01P2050/24 , F01P2060/00 , Y02T10/6239 , Y02T10/642
Abstract: 本发明的启动控制在电动机温度Tm1或Tm2从预定初始启动温度Tset每升高10℃的定时,重复执行用于启动在电动机冷却系统压力供给油流的油泵的启动处理(步骤S100到S180)。该方案即使在由于较低的外界空气温度Tout而导致油流具有高粘度时,可提高成功启动油泵的可能性。在经重复执行启动处理的油泵启动失败的情况下,在外界空气温度Tout不低于预定参考温度Tref时,该启动控制判定在油泵中或在对油泵的供电中发生异常,而在外界空气温度Tout低于预定参考温度Tref时,不判定在油泵中或在对油泵的供电中发生异常(S190至S220)。这种方案有效地排除了在油泵中或在对油泵的供电中的异常的错误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