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流转式汽车刹车片全自动热压生产线

    公开(公告)号:CN107791567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188396.7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一种模具流转式汽车刹车片全自动热压生产线,包括机架、自动称量站、直线多组多层热压机、下料保温物流线、上料保温物流线和模具传送线;自动称量站和模具传送线分别设置在机架的左右两侧,机架上在自动称量站的上料端设有称量桁架机械手,自动称量站的前方设置有模具水平输送机械手;直线多组多层热压机设置在机架中,上料保温物流线和下料保温物流线分别设置在直线多组多层热压机的两侧;上料保温物流线的外侧设置有上料桁架机械手,上料保温物流线与模具传送线之间设置有上料搬运机械手;下料保温物流线的外侧设置有下料桁架机械手,下料保温物流线与模具传送线之间设置有下料搬运机械手。该生产线实现了上下料自动化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一种具有浮动压力补偿机构的模具及其工作流程

    公开(公告)号:CN106378958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1111840.0

    申请日:2016-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0B15/022 B30B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浮动压力补偿机构的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阴模,所述下模固定在阴模的下方,上模包括上模主体和上模中心杆,上模主体外部的两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三模冲、上二模冲和上一模冲,上模中心杆贯穿上模主体,下模包括下模主体和下模中心杆,下模中心杆贯穿下模主体并且下模中心杆与上模中心杆配合使用,下模中心杆与上模中心杆均采用空心结构,下模主体外部的两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下一模冲、下二模冲和下三模冲,下模主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浮动缸。该装置通过在模架上稍作改动,使用简单,通用性强,降低了对模具的要求,降低了模具的成本,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适用性强。

    一种高效率可控式热压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7951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74326.4

    申请日:2016-07-21

    Inventor: 刘仲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率可控式热压成型装置,主要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了机身、送料箱、控制箱、液压缸和滑杆;所述送料箱与机身上表面滑动连接,机身前端设有五个加热槽,送料箱底部设有与加热槽相对应的五个通孔;所述加热槽内部对应设有下模具,机身通过立柱与上方控制箱固定连接,液压缸在控制箱内部与滑杆配合连接,滑杆依次通过固定座、支架与上模具固定连接,且所述上模具位于加热槽正上方;所述机身、控制箱均与电机箱相互连接,控制箱表面设有控制面板和显示面板;本发明装置整体结构简单,维修保养方便快捷,成本低廉,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地监控其运行状态,操作简单,能够保持长时间高效稳定的运行。

    一种升降装置以及可精密调节物料的压片机

    公开(公告)号:CN10594627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54960.4

    申请日:2016-06-21

    Inventor: 程宝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0B11/08 B30B15/0029 B30B15/022 B30B1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升降装置以及可精密调节物料的压片机,包括升降杆以及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滚珠丝杠以及驱动滚珠丝杠转动的转动机构,滚珠丝杠通过一与滚珠丝杠传动配合的内套与升降杆相连;还包括升降杆导向结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蜗轮、与蜗轮啮合的蜗杆以及驱动蜗杆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滚珠丝杠通过一连接键设置在蜗轮的轴孔内。通过伺服电机转动,对升降杆的升降高度进行调节,方便且调整精确。解决了传统的压片机的物料调整需要人工手动完成,调整精度难以控制,浪费时间以及人力的问题。

    多段冲压装置及其所包含的中间模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64382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180073162.2

    申请日:2011-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C9/02 B22C9/046 B22C21/14 B30B15/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了高度的小型多段冲压装置及其所包含的中间模的制造方法。是由一构件构成且在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形成成形面的中间模(30)的制造工序(S1),包括:加强工序(S11),通过加强构件(50)对形成为与中间模(30)相同形状的消失模型(40)进行加强,加强构件(50)对消失模型(40)中的形成有与中间模(30)的两个成形面对应的面的部分进行支承;收纳工序(S12),将消失模型(40)以与中间模(30)的两个成形面对应的面沿着铅垂方向定位的方式收纳在型箱(60)的内部;第一填砂工序(S13),向型箱(60)内投入型砂(70);第二填砂工序(S14),将型箱(60)上下翻转并从消失模型(40)拆除加强构件(50)后,向型箱60内投入型砂(70);及浇注工序(S15),对消失模型(40)和熔融金属进行置换。多段冲压装置(1)具备至少一个中间模(30)。

    一种叶蜡石压制模具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07402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631434.7

    申请日:2013-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0B15/022 B28B7/0097 B28B7/0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叶蜡石压制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分体式叶蜡石压制模具容易产生裂缝的问题,包括由至少两个模块拼接而成的内筒、套接在内筒上的紧固筒,所述内筒中心设有模腔,所述紧固筒的下端安装有用于将内筒限制在紧固筒的中心孔内的挡环,紧固筒的中心孔由上部的上小下大的锥形孔和下部的圆柱孔组成,所述内筒上设有与锥形孔相配的锥形部,内筒上设有与圆柱孔相配的大圆柱部。本发明紧固环上设有锥形孔,当内筒的锥形部插入锥形孔内时,受到挤压时模块之间贴合的很牢固,可以有效防止压制过程中内筒出现裂缝,使加工出来的产品满足工艺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