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新型分离外筒改进方法的紧凑型立式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939615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96927.9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分离外筒改进方法的紧凑型立式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外筒和旋流聚结器。分离外筒上端设有过滤网和气体排出管,下端设有原油排出管和排污口,一侧设有进液管,另一侧设有排水管。旋流聚结器包括切向入口管、下导流分离腔、中心外管、中心管、上导流分离腔和集油斗,切向入口管与进液管相连,集油斗通过中心管与原油排出管相连。工作时,多相来液首先进入旋流聚结器,经过离心分离和碰撞聚结后,气体经过滤网过滤后进入气体排出管;分离出的油和少量气体在旋流聚结器上端的集油斗集中,经原油排出管排出;油水混合物在分离外筒经重力沉降后,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固体杂质经排污口排出。

    工业用油除气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49640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325600.9

    申请日:2017-05-10

    Inventor: R-K.萨胡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用油除气系统和方法。所述工业用油除气系统包括在压力下接收含气油的压力罐、在大气压力下将气体与油分离的分离罐以及在大气压力从所述分离罐接收除气油的密封油罐。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向压力罐施加压力、在大气压力下将所述油从所述压力罐供给至分离罐、在所述分离罐中将气体与所述油分离以及在大气压力下将除气油供给至密封油罐。

    处理液供给装置的运转方法和处理液供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67110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310334130.4

    申请日:2013-0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处理液对基板进行处理时能够减少更换处理液过滤用过滤器时的药液消耗量和能够缩短更换所需要的处理液供给装置的运转方法。处理液供给装置(10)包括流路部件、处理液供给源(12)、过滤处理液的能够更换的过滤器部(14)、和用于将处理液送出至喷嘴(61)的送液机构。过滤器部(14)分别能够对下游侧减压进行减压过滤和对上游侧加压进行加压过滤。在新安装过滤器部(14)时,在过滤器内部(14)通过液体之后,通过在过滤器部(14)反复进行上述基于两种压力的过滤方法,过滤器部(14)内的细微气泡膨胀或消失,容易从过滤器(14)内除去,因此在安装过滤器部(14)之后,能够抑制处理液的消耗量,并且迅速地启动处理液供给装置(10)。

    用于气体-液体分离器的主动排出的系统和操作

    公开(公告)号:CN103249462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180045292.5

    申请日:2011-09-20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设备和处理,其对于高、低压力气液分离器有效地实现了主动排出。本发明实现来自分离器的可变体积和粘性馏分的确定排出速率。其机构和方法产生了来自于分离器的流动路径,该分离器在约束流体质量流的同时有助于在大范围的流速和粘性下的受控的流体质量流。相比于采用压力、真空、隔离阀和/或被动流约束器来实现分离器排出的传统系统,本发明是优秀的排出方法。实施例主要涉及制备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和超临界流体萃取(SFE)的领域。一个实施例的优点允许将典型的HPLC系统在对系统组件具有最小调整的状态下经济地转换为现有技术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系统的状态。

    泵阀真空除气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80257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559061.6

    申请日:2015-08-29

    Applicant: 党祎贤

    Inventor: 党祎贤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C7/10 B01D19/00 B01D19/0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阀真空除气装置。包括承接漏斗、加注体、真空处理仓、排注体;其各部分之间顺序密封连接,内腔连通。承接漏斗可实现完全彻底的避渣;且无须任何人为控制。真空处理仓设阻挡体,用以延长钢液的滴落时间,并充分破碎钢液,使之分散;给有害气体的脱除创造更理想、更充分的条件。以加注体和排注体的U型结构,保证设备停运时真空环境的保持,不失压;不再充气破真空。对钢液精炼处理所需的动力也由初炼钢液的静压力自然提供,无须人为控制。该法可改变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钢铁冶炼的炉外真空精炼生产均是以钢包为单元断续进行的现状,实现真空连续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