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37840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098105.6
申请日:2012-04-05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贯通型层叠电容器。通电部包括连接于第一和第二信号用端子电极的多个通电用内部电极。一对静电容量部各包括:在层叠方向上邻接相对且连接于第一和第二信号用端子电极的多个信号用内部电极、在层叠方向上邻接相对且连接于接地用端子电极的多个第一接地用内部电极、在层叠方向上邻接相对且连接于接地用端子电极的多个第二接地用内部电极。多个第一接地用内部电极位于通电部与多个信号用内部电极之间,一个第一接地用内部电极在层叠方向上与一个信号用内部电极邻接相对。多个第二接地用内部电极位于外表面中在层叠方向上相对的主面与多个信号用内部电极之间,一个第二接地用内部电极在层叠方向上与一个信号用内部电极邻接相对。
-
公开(公告)号:CN101359533B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0810131218.5
申请日:2008-08-01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5 , H01G4/005 , Y10T29/4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判断电容器素体的外表面和信号用内部电极层之间的缝隙有无异常的贯通电容器以及贯通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在贯通电容器(1)中,从电介质层(8)的层叠方向看时,在信号用内部电极层(6)的与接地用内部电极层(7)相互相对的相对部分(6a)上,设有向接地电极(4)突出的凸部(10)。因此,在从形成有接地电极(4)的端面(2b、2b)至信号用内部电极层(6)的缝隙量(G)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凸部(10)和接地电极(4)接触,接地电极(4)与端子电极(3)短路。所以,在该贯通电容器(1)中,能够根据有无短路而容易地检测上述缝隙量(G)的异常。
-
-
公开(公告)号:CN101447335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810173084.3
申请日:2008-11-26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电容器,其具有连接于第1端子电极的第1内部电极、连接于第2端子电极的第2内部电极、连接于第3以及第4端子电极的第3以及第4内部电极。第1和第2内部电极在从第1以及第2主面的相对方向观察时无互相重叠的区域,且配置于在第1以及第2主面的相对方向和第1以及第2侧面的相对方向上不相同的位置。第3和第4内部电极在从第1以及第2主面的相对方向观察时无互相重叠的区域,且配置于在第1以及第2主面的相对方向和第1以及第2侧面的相对方向上不相同的位置。在从第1以及第2主面的相对方向观察时,第1和第3内部电极具有互相重叠的区域,第2和第4内部电极具有互相重叠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909126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610108306.4
申请日:2006-08-01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nventor: 青木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叠层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层形成工序,第一电极形成工序,第二层形成工序,第二电极形成工序,剥离工序,元件形成工序,端子形成工序。在第一层形成工序中,在支承体上形成第一陶瓷坯层。在第一电极形成工序中,在第一陶瓷坯层的上面形成第一电极图形。在第二层形成工序中,在第一陶瓷坯层以及第一电极图形的上面叠层而形成第二陶瓷坯层。在第二电极形成工序中,第二电极图形形成在,第二陶瓷坯层的上面、且从层叠方向上看与第一电极图形相互重合的位置。在剥离工序中,从叠层体剥离支承体。在元件形成工序中,叠层多个叠层体而形成元件。在端子形成工序中,在元件的外表面形成第一端子电极和第二端子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988081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610169902.3
申请日:2006-12-22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多层电容器,包括其中交替层叠有多个介电层和多个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的多层体以及在多层体上形成的多个外部导体(第一和第二端子导体以及第一和第二外部连接导体)。每个外部导体在多层体相互相对的两个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形成。每个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与相对应的外部连接导体电连接。至少一个第一内部连接导体和至少一个第二内部连接导体在多层体中层叠。每个内部连接导体与相对应的端子和外部连接导体电连接。多层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通过调节内部连接导体的数目或位置设定为所需的数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465204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810186166.1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层电容器阵列,其中,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以在其间夹着至少一层电介质层而相互相对的方式定位。第三和第四内部电极以在其间夹着至少一层电介质层而相互相对的方式定位。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通过引出导体与第一外部连接导体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通过引出导体与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第三内部电极通过引出导体与第三端子导体电连接。第四内部电极通过引出导体与第四端子导体电连接。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数量在1个以上、且在比该第一内部电极的总数少1个的数目以下的第一内部电极通过引出导体与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465204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810186166.1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层电容器阵列,其中,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以在其间夹着至少一层电介质层而相互相对的方式定位。第三和第四内部电极以在其间夹着至少一层电介质层而相互相对的方式定位。多个第一内部电极通过引出导体与第一外部连接导体电连接。第二内部电极通过引出导体与第二端子导体电连接。第三内部电极通过引出导体与第三端子导体电连接。第四内部电极通过引出导体与第四端子导体电连接。多个第一内部电极中,数量在1个以上、且在比该第一内部电极的总数少1个的数目以下的第一内部电极通过引出导体与第一端子导体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436466B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0810174232.3
申请日:2008-11-14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nventor: 青木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电容器,其特征在于:第1内部电极包含第1引出部和第2引出部;第2内部电极包含第3引出部和第4引出部;第3内部电极包含主电极和第5引出部;第4内部电极包含主电极和第6引出部;在从第3以及第4侧面的相对方向观察时,在第3内部电极中的主电极部和第5引出部的连接部分位于在容量形成区域中第1侧面一侧的端部和第2侧面一侧的端部之间;在从第3以及第4侧面的相对方向观察时,在第4内部电极中的主电极部和第6引出部的连接部分位于在容量形成区域中第1侧面一侧的端部和第2侧面一侧的端部之间;第1~第4宽度分别小于或等于第5以及第6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276689B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0810088613.X
申请日:2008-03-31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nventor: 青木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层电容器阵列,该叠层电容器阵列的电容器素体具有相对的长方形的第一和第二主面。在多个具有特性的电容器素体中,并列设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的第一电极组、以及包括第三和第四内部电极的第二电极组。第一和第三内部电极以与在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之间的与第一和第二主面的相对方向平行的基准面接触的方式配置。第二和第四内部电极以从基准面离开规定距离的方式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