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容量空调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11290A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200610006197.5

    申请日:2006-0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49/24 F04B49/035 F04C2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容量空调,其能响应运行模式来控制容量以及耗电,其中响应运行模式,通过旁通管(161、162)的开关阀(171、172)和压缩机(120)的旁通阀(173)的选择组合对打开/关闭操作模式进行控制,可变化地调节压缩机(120)的制冷剂压缩量。所公开的变容量空调在节能运行模式下,在压缩机(120)的旁通阀(173)打开的同时,将已输入到压缩机(120)中的部分制冷剂排出,以便在压缩机的负载小于正常运行模式时的负载的节能运行模式下能够可调节地减少制冷剂循环量,由此能够减少容量和耗电。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01508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110213974.4

    申请日:2011-07-25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包括:制冷循环回路;第一热交换器,其经由热水供给流路与制冷循环回路相连接,使得从制冷循环回路的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利用于热水供给之后,使其在制冷循环回路中进行冷凝、膨胀及蒸发;制冷剂调节部,其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经由或者绕过第一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旁通流路,其连接成将经由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引导至室外热交换器与室内热交换器之间。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热水供给运转时能够快速提高蓄热槽的温度;同时执行热水供给运转和空调运转时,制冷剂的热量先利用于提高蓄热槽温度之后,再利用于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

    空调的热交换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15111A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200510129435.7

    申请日:2005-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59 F25B13/00 F25B39/00 F25B2341/0662

    Abstract: 一种空调的热交换器,包括:至少一个制冷剂入口,用于通过管道连接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和用于使冷凝的制冷剂膨胀的膨胀装置,并用于在制冷模式过程中接收来自该膨胀装置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多个制冷剂出口,用于将制冷剂排至该压缩机,其中所述制冷剂出口的数量大于该制冷剂入口的数量,从而尽管热交换器的结构简化了,但是可以为制冷和制热目的获得相同的性能,并且可以降低制造费用,由此提高生产率。

    空调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70224C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710103936.7

    申请日:2007-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多个压缩机、均匀油管、多个油分离器以及回油开口。第一热交换器在室内空间的空气和制冷剂之间执行热交换,从而调节空气。第二热交换器通过管子连接到第一热交换器,从而在制冷剂和水之间执行热交换。多个压缩机包括以恒速运行的恒速压缩机和依照负荷容量可变运行的变频压缩机。均匀油管包括用于引导变频压缩机内的油流入恒速压缩机的第一均匀油管和用于引导恒速压缩机内的油流入变频压缩机的第二均匀油管。各个油分离器设在相应的压缩机的出口,从而将包含在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中的油分离出来。回油开口引导由各个油分离器所分离的油流入多个压缩机中的每一个或者任一个中。

    控制空气调节系统的操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80659A

    公开(公告)日:2005-02-16

    申请号:CN200410031862.7

    申请日:2004-03-30

    Abstract: 一种控制空气调节系统的操作的方法,包括起动操作步骤,操作空气调节系统直到压缩机的频率达到预置目标频率;系统稳定步骤,当压缩机的频率达到预置目标频率之后稳定系统的操作;以及以按照固定级操作系统的常规操作步骤。系统稳定步骤包括:第一步骤,调整膨胀器的开度以增加压缩机出口处的致冷剂的过热程度,并将冷凝器的相对于时间的温度变化速率与预置温度变化速率相比较;及第二步骤,如冷凝器的相对于时间的温度变化速率低于预置温度变化速率,将压缩机出口处的致冷剂的过热程度与压缩机出口处的致冷剂的预置过热程度相比较,而如压缩机出口处的致冷剂的过热程度高于压缩机出口处的致冷剂的预置过热程度,将膨胀器的开度打开到预置状态。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01508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213974.4

    申请日:2011-07-25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包括:制冷循环回路;第一热交换器,其经由热水供给流路与制冷循环回路相连接,使得从制冷循环回路的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利用于热水供给之后,使其在制冷循环回路中进行冷凝、膨胀及蒸发;制冷剂调节部,其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经由或者绕过第一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旁通流路,其连接成将经由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引导至室外热交换器与室内热交换器之间。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热水供给运转时能够快速提高蓄热槽的温度;同时执行热水供给运转和空调运转时,制冷剂的热量先利用于提高蓄热槽温度之后,再利用于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

    变容量空调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2551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610006197.5

    申请日:2006-0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49/24 F04B49/035 F04C2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容量空调,其能响应运行模式来控制容量以及耗电,其中响应运行模式,通过旁通管(161、162)的开关阀(171、172)和压缩机(120)的旁通阀(173)的选择组合对打开/关闭操作模式进行控制,可变化地调节压缩机(120)的制冷剂压缩量。所公开的变容量空调在节能运行模式下,在压缩机(120)的旁通阀(173)打开的同时,将已输入到压缩机(120)中的部分制冷剂排出,以便在压缩机的负载小于正常运行模式时的负载的节能运行模式下能够可调节地减少制冷剂循环量,由此能够减少容量和耗电。

    空调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65412A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710103936.7

    申请日:2007-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多个压缩机、均匀油管、多个油分离器以及回油开口。第一热交换器在室内空间的空气和制冷剂之间执行热交换,从而调节空气。第二热交换器通过管子连接到第一热交换器,从而在制冷剂和水之间执行热交换。多个压缩机安装在第二热交换器的一侧,从而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和高压。均匀油管将多个压缩机相互连通,从而引导多个压缩机内的油的流动,以使其在压缩机之间流动。各个油分离器设在相应的压缩机的出口,从而将包含在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中的油分离出来。回油开口引导由各个油分离器所分离的油流入多个压缩机中的每一个或者任一个中。

    控制空气调节系统的操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13777C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410031862.7

    申请日:2004-03-30

    Abstract: 一种控制空气调节系统的操作的方法,包括起动操作步骤,操作空气调节系统直到压缩机的频率达到预置目标频率;系统稳定步骤,当压缩机的频率达到预置目标频率之后稳定系统的操作;以及以按照固定级操作系统的常规操作步骤。系统稳定步骤包括:第一步骤,调整膨胀器的开度以增加压缩机出口处的致冷剂的过热程度,并将冷凝器的相对于时间的温度变化速率与预置温度变化速率相比较;及第二步骤,如冷凝器的相对于时间的温度变化速率低于预置温度变化速率,将压缩机出口处的致冷剂的过热程度与压缩机出口处的致冷剂的预置过热程度相比较,而如压缩机出口处的致冷剂的过热程度高于压缩机出口处的致冷剂的预置过热程度,将膨胀器的开度打开到预置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