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15136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480079402.3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3/08 , F24D3/18 , F24D17/02 , F24D19/1069 , F24D19/1072 , F24D2200/12 , F24D2220/04 , F24D2220/08 , F24D2240/26 , F28D20/0039 , F28F27/00 , Y02E60/142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能耗的制热热水供给系统。制热热水供给系统具备:加热液体的液体加热装置;液体‑水热交换器;以液体的热进行制热的制热器;供液体在液体加热装置与液体‑水热交换器之间循环的水加热回路;供液体在液体加热装置与制热器之间循环的制热回路;切换水加热回路和制热回路的第一阀;从热水贮存箱的下部将水导向液体‑水热交换器的下部去路;从液体‑水热交换器将水导向热水贮存箱上部的上部返路;从热水贮存箱的中间部将水导向液体‑水热交换器的中间部去路;从液体‑水热交换器将水导向热水贮存箱中间部的中间部返路;切换下部去路和中间部去路的第二阀;切换上部返路和中间部返路的第三阀;与热水贮存箱的中间部连接的中间部热水供给管;与热水贮存箱的上部连接的上部热水供给管。
-
公开(公告)号:CN10888501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680079376.3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SENS地质能源储存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9/1087 , F24D3/082 , F24D3/18 , F24D15/04 , F24D19/1039 , F24D19/1072 , F24D2200/11 , F24D2200/12 , F24D2200/123 , F24D2200/31 , F24F5/0046 , F24F11/86 , F25B13/00 , F25B25/005 , F25B30/02 , F25B30/06 , F25B2339/047 , Y02B10/40 , Y02B10/70 , Y02B30/12 , Y02B30/52
Abstract: 一种热泵系统(100),包括至少一个热媒线路(210、220、230、240、250、310、320、410、420、430、440、450、460),所述热泵系统继而包括:压缩机(211);膨胀阀(232、242);从室外空气、水体、地面或者排出气体中选出的至少两个不同的主热源或主冷源;从室内空气、池水和自来水中选出的两个不同的副热源或副冷源中的至少一者;位于每个所述主热源或主冷源处的相应的温度传感器(412、432);阀门装置(421、431、451),用于选择性地将主侧热媒导向至所述主热交换装置中的至少一者;以及控制装置(500)。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副侧加热操作模式下,主热源或主冷源的温度被测量,并且主侧热媒仅被导向至与具有最高温度的热源或冷源相关联的可用主热交换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676902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106969.1
申请日:2015-03-11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骆名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9/1072 , F24D12/02 , F24D19/1081 , F24H4/04 , Y02B3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热泵热水器,包括:检测水箱内水的温度;若水温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平均加热功率加热;若水温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否则,若检测到有水流入水箱内,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二平均加热功率加热,若检测到无水流入水箱内,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三平均加热功率加热;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第一平均加热功率大于第二平均加热功率。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通过考虑水箱内水温与预设温度值的差、是否有冷水流入水箱等因素,来判断何时开启何种热源进行加热,平衡了加热时间及加热效率的关系,达到加热时间短,加热效率高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370577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180059143.4
申请日:2011-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2/02 , F24D3/08 , F24D3/18 , F24D15/04 , F24D19/1039 , F24D19/1072 , F24D2200/046 , F24D2200/123 , F24D2220/0228 , Y02B30/12 , Y02B3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器,该加热器包括:流动回路,该流动回路用于使设定流动温度(Ts)下的工作流体流动至散热部段;电力驱动热泵(20),该电力驱动热泵具有第一换热器(22),该第一换热器连接于流动回路用以将热量传递至工作流体;燃料燃烧锅炉(10),该燃料燃烧锅炉具有第二换热器,该第二换热器连接于流动回路,用以将热量传递至第一换热器(22)下游的工作流体;以及控制件,该控制件构造成确定热泵关于Ts的性能系数(COPTs)以及电价除以燃料价格再乘以锅炉热效率的收支平衡性能系数(BECOP),并将该COPTs与BECOP进行比较,其中,如果COPTs小于BECOP,则控制件构造成在第一混合模式中确定COPTi高于BECOP的中间流动温度(Ti)并操作热泵(20)以将流体加热至Ti以及操作锅炉(10)以将流体从Ti加热至Ts。本发明还涉及相对应的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975204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180075322.7
申请日:2011-12-0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9/1072 , F24D3/18 , F24D11/0214 , F24D17/001 , F24D17/02 , F24D19/1039 , F24D19/1054 , F25B2600/13 , Y02B30/52 , Y02B30/7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式制热和热水供给系统,能够以高运转效率实施储热水运转。热泵式制热和热水供给系统(100)具备:加热热交换器(8),其利用由热泵单元(301)加热的热介质和水的热交换来加热水;制热单元(305a、305b),其利用热介质对室内制热;加热循环回路(52),其利用热介质泵(6)将热介质选择性地输送至加热热交换器(8)和制热单元(305a、305b)的任意一方;以及储热水回路(53),其利用水泵(9)将储热水槽(10)的水输送至加热热交换器(8)并且使通过加热热交换器(8)的水回到储热水槽(10),热介质泵(6)向加热热交换器(8)输送的热介质的量为水泵(9)向加热热交换器(8)输送的水的体积流量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307654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077859.8
申请日:2013-03-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9/1072 , F24D19/1039 , F25B49/005 , F25B2700/1931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暖装置的特征在于,控制装置(11a)在从压缩机(1)启动经过规定时间后,在由排出压力检测单元(1b)检测到的排出压力小于第一设定压力,且由排出过热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排出过热度在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在由排出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排出压力比设定为低于所述第一设定压力的第二设定压力更低的情况下,停止压缩机(1)的运转。从而,不会误检测制冷剂渗漏,能够提高使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70941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0980109135.9
申请日:2009-03-19
IPC: F24D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3/18 , F24D19/1072
Abstract: 一种供热系统,该供热系统包括:热泵,其具有通过制冷剂管路连接成回路的蒸发器(14)、压缩机(15)、冷凝器(25)和膨胀装置(13);供热流体管路,其通过所述冷凝器(25)以在制冷剂和供热流体之间交换热量;由所述供热流体分别供热至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二设定温度的至少第一对象(40,41)和第二对象;阀(32),其至少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位置用于提供供热流体以向所述第一对象(40,41)供热,而所述第二位置用于提供供热流体以向所述第二对象供热;至少两个传感器(60,63),其分别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对象和所述第二对象处的第一实际温度和第二实际温度,以及控制装置,其被配置成在基于需求的模式下至少基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和所述第一实际温度确定第一需求,并至少基于所述第二设定温度和所述第二实际温度确定第二需求,并且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需求与所述第二需求的比较将所述阀切换到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控制上述供热系统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645054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012995.4
申请日:2012-01-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9/1072 , F24D3/18 , F24D17/02 , F24D2200/12 , F24F3/06 , F24F5/0096 , Y02B30/12
Abstract: 一种冷热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第一热交换器(22)流出的流体加热蓄热箱(55)内的热水的蓄热运转模式变更为第三热交换器(53)吸热的供冷运转模式时,基于由配置于第一热交换器(22)的温度传感器(70)检测出的流体温度,决定从第一热交换器(22)流出的流体是流向第三热交换器(53)还是返回第一热交换器(22),该冷热水供水装置能够抑制供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的室内空间的舒适性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483243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37369.X
申请日:2010-08-11
Applicant: 迈克尔·洛夫勒
Inventor: 迈克尔·洛夫勒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9/1039 , F24D11/0214 , F24D17/02 , F24D19/1054 , F24D19/1072 , F25B30/00 , F25B2400/24 , Y02A40/965 , Y02B30/125
Abstract: 如果连接的热源和散热器的温差(偏移)尽可能的小,热泵和制冷机能最佳地运行。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么会造成两种不利的影响:1、在高温差时增高的损耗会出现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2、为了形成增高的温差,热回流经常要与热泵流混合。为了这一目的,采用液压分离器和溢流阀。这导致具有不同温度的导热介质的高损耗混合。借助一对根据本发明的中间蓄水箱(参见例如图3)可以将出现的损耗大幅减少。热泵的小温差与剩余系统的高温差相符。系统的能效比(COP)可以被中间蓄水箱明显改善。借助热泵,这一根据系统被改善的范围约为5%至20%。
-
公开(公告)号:CN102365510A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080014683.6
申请日:2010-01-1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3/00 , F24D17/001 , F24D17/02 , F24D19/1072 , F24D2200/31 , F24F2005/0025 , F24F2005/0028 , F24H6/00 , F25B7/00 , F25B2313/0272 , F25B2313/02742 , Y02B30/12 , Y02B30/12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空调热水供给复合系统,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即,具有热源机(A)、室内机(B)、热水供给热源用回路(D)及分支单元(C);该热水供给热源用回路(D)具有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41)及热水供给热源用节流装置(119);该分支单元(C)对向室内机和热水供给热源用回路流通的制冷剂进行分配;该空调热水供给复合系统还具有并联室内机及热水供给热源用回路,通过分支单元由至少2根连接配管(106、107)与热源机连接的空调用冷冻循环,和串联热水供给用压缩机、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及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热水供给用冷冻循环;空调用冷冻循环和热水供给用冷冻循环,以在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中以使空调用制冷剂与热水供给用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方式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