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23186A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210467809.6

    申请日:2012-1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多个制冷剂管,制冷剂流经所述多个制冷剂管,所述多个制冷剂管沿水平方向延伸;散热器鳍片,多个制冷剂管插入散热器鳍片中,散热器鳍片使制冷剂与流体换热;管头,连接到多个制冷剂管的侧面,以沿竖向延伸,管头允许制冷剂分配到多个制冷剂管中;分隔件,用于水平分隔管头的内部空间的至少一个空间;以及至少两个或更多个通孔,限定在分隔件中,至少两个或更多个通孔引导制冷剂使得制冷剂经过分隔件,进而流入多个制冷剂管中。

    板状热交换器
    3.
    发明公开
    板状热交换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51793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179948.1

    申请日:2024-02-18

    Inventor: 俞尚勋 李应烈

    Abstract: 提供一种板状热交换器,其中,包括:第一板,具有供第一流体流动的第一导热区域,形成有所述第一流体流入的第一流入部和吐出所述第一流体的第一吐出部;以及第二板,具有供第二流体流动的第二导热区域,形成有所述第二流体流入的第二流入部和吐出所述第二流体的第二吐出部,所述第二板层叠于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一板还包括包围所述第一流入部配置的平坦部;所述平坦部具有以所述第一流入部的中心为基准的非对称的形状。

    空调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62492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139558.X

    申请日:2010-0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机,其包括:压缩机,其压缩制冷剂;室内热交换器,其使制冷剂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室外热交换器,其使制冷剂和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外风扇,其使室外空气吹送到室外热交换器;制冷制热切换阀,其切换制冷制热;第一膨胀机构,其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之间;CNT加热器模块,其设置于室外热交换器和制冷制热切换阀之间,用于使制冷剂蒸发;第二膨胀机构,其设置于室外热交换器和CNT加热器模块之间;和控制部,其在制热运转时若达到除霜条件,执行维持制冷制热切换阀的制热模式、使第一膨胀机构全开放、调节第二膨胀机构的开度以使其对制冷剂进行膨胀,以及使CNT加热器模块进行工作的连续制热除霜运转。

    热交换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75942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150230.1

    申请日:2013-04-26

    Inventor: 金世显 李应烈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多个扁平管,供制冷剂在其中流动;散热片,包括多个管联结器,上述扁平管插入这些管联结器中,其中制冷剂与流过该散热片的流体交换热量;以及集管,联接到这些扁平管的至少一个侧部,并且将制冷剂分配到这些扁平管。该散热片包括:第一散热片,联接到一部分扁平管,该部分扁平管的构成第一排;以及第二散热片,设置在该第一散热片的侧部上,并且联接到另一部分扁平管,该另一部分扁平管构成第二排。

    热交换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33136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410720049.4

    申请日:2014-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8 F28D1/05391 F28F9/0204 F25B3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本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包括:制冷剂管,流动有制冷剂并排列成多个列;第一集管,结合于多个所述制冷剂管的一侧,并具有制冷剂流入部;第一划分部,用于划分所述第一集管的内部空间;第二集管,结合于多个所述制冷剂管的另一侧,并具有制冷剂流出部;第二划分部,用于划分所述第二集管的内部空间;以及挡板,结合于所述第一划分部或第二划分部,用于引导制冷剂从所述第一集管或第二集管流动到多个所述制冷剂管;所述第二集管的制冷剂流出部配置于比所述第一集管的制冷剂流入部低的位置。

    热泵
    8.
    发明授权
    热泵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62496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010138465.5

    申请日:2010-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根据本发明的热泵包括多个压缩室,从而将制冷剂多级压缩,并利用第一、第二制冷剂注入流路向上述多个压缩室之间注入气体制冷剂,从而增加在室内热交换器中循环的制冷剂流量,与不注入气体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性能和效率。因此,具有在寒冷地区等极低温的外部环境中也能够提高系统的制热能力的效果。并且,由于通过第一、第二制冷剂注入流路能够形成二次注入,因此通过增加注入流量而能够提高制热能力。另外,减少旋转压缩机的吸入压力和排出压力之差,从而能够确保性能以及安全性。

    热泵式供热水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72559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138422.7

    申请日:2010-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式供热水装置,其包括级联循环单元,其包括:使低温冷冻循环的第一制冷剂与高温冷冻循环的第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级联热交换器;上述高温冷冻循环的第二制冷剂被冷凝时对水进行加热的水制冷剂热交换器,上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连接到需要供热水处和水循环流路上,该热泵式供热水装置包括:制冷剂注入流路,其在上述级联热交换器和低温冷冻循环的蒸发器之间被分支而向低温冷冻循环的低压侧压缩机注入制冷剂,或在上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和级联热交换器之间被分支而向高温冷冻循环的高压侧压缩机注入制冷剂;气体制冷剂调节阀,其设置在制冷剂注入流路上,并根据上述需要供热水处的负荷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有效地向需要供热水处供应高温水,在寒冷地区也能够有效防止因室外低温引起的制热效率的减少。

    冰箱的热交换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9470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80021276.4

    申请日:2018-01-25

    Abstract: 本发明的冰箱的热交换器构成为微通道类型,包括:第一热交换部,包括使制冷剂和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多个扁平管,连接有供制冷剂流入的流入管;第二热交换部,包括使制冷剂和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多个扁平管,配置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的外侧,连接有吐出制冷剂的吐出管;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向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供给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吐出的制冷剂,所述第一热交换部配置为和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热交换部的扁平管的截面积之和大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的扁平管的截面积之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