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底板下部结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00497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510093935.X

    申请日:2005-08-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8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有覆盖底板下表面的大致呈平面状的车身底罩,且相对于后轮设置在车身前侧的车辆中,即使将燃料箱等辅助设备设置在车身底罩的后方,也可以降低Cd值及Cl值的车辆底板下部结构。该车辆底板下部结构中,在所述车身底罩(8、9)后端部的,靠近车宽方向中央且燃料箱(10)及排气管(11)(辅助设备)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其后方的部位,设置有向斜下方延伸的折翼部(22、32)。

    车身后部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95947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610099765.0

    申请日:2006-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35/007

    Abstract: 本发明的具备后舱盖的舱背式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包括车顶,该车顶在其车辆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中具有从背视方向看呈上凸的缓和圆弧形状的车顶基本形状(α),在其从车顶(2)的后端部至前方的规定距离(L)内、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位的规定宽度(W)范围内,形成有比车顶基本形状(α)位于更低位置的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后舱盖(3)的上端部,具有在后舱盖(3)闭合时与车顶后端部的车顶基本形状(α)的高度基本一致的两个肩部(20、21),以及与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的高度基本一致的后舱盖中央凹部(22),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从其前端部向后方下降,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与后舱盖中央凹部(22),形成相连续的车顶后端部气流通路(26)。采用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既可提高车辆设计的外观性能,又可减小气流的分离面积。

    车辆的底板下部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40022A

    公开(公告)日:2006-03-01

    申请号:CN200510093935.X

    申请日:2005-08-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8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有覆盖底板下表面的大致呈平面状的车身底罩,且相对于后轮设置在车身前侧的车辆中,即使将燃料箱等辅助设备设置在车身底罩的后方,也可以降低Cd值及Cl值的车辆底板下部结构。该车辆底板下部结构中,在所述车身底罩(8、9)后端部的,靠近车宽方向中央且燃料箱(10)及排气管(11)(辅助设备)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其后方的部位,设置有向斜下方延伸的折翼部(22、3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