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74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48519.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IPC: B32B15/01 , B32B15/18 , B32B33/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58 , C22C38/48 , C22C38/50 , B23K28/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耐蚀合金复合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双金属复合板领域。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耐蚀合金复合钢板焊接性不足且强韧性低。本申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的耐蚀合金复合钢板,包括基层钢板与复层钢板,基层钢板采用低碳当量高强韧碳钢,控制碳当量Ceq≤0.43,复层钢板为高Ni、Cr耐蚀合金,通过复合组坯轧制、固溶、酸洗或抛光等工序制成耐蚀合金复合钢板,所获得的复合钢板为牢固的冶金结合,剪切强度达到300MPa以上,同时复合钢板的室温屈服强度≥555MPa,抗拉强度≥625MPa,0℃下冲击功≥60J,0℃落锤试验断口平均剪切面积≥85%,复层钢板的点腐蚀电位≥0.30V,具有优异的强韧性及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7653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486616.3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钢铁材料及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力管网用耐蚀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蚀钢的屈服强度≥355MPa,所述耐蚀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Si、Mn、S、P、Als、Cr以及Fe;其中,C的含量为0.03重量%‑0.10重量%,Si的含量为0.2重量%‑0.3重量%,Mn的含量为0.4重量%‑1.0重量%,S的含量为≤0.005重量%,P的含量为≤0.005重量%,Als的含量为≤0.02重量%,Cr的含量为0.2重量%~0.8重量%。本申请内容解决了现有热力管网用耐蚀钢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8461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661188.X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16C10/00 , G16C60/00 , G01N33/204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建立掺杂有合金元素的金属置换吸附模型和不掺杂合金元素的金属基体吸附模型,通过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泛函模型对金属置换吸附模型和金属基体吸附模型分别进行计算,获得金属置换吸附模型的氧原子吸附能、氧原子态密度和氧原子电荷转移量,以及金属基体吸附模型的氧原子吸附能、氧原子态密度和氧原子电荷转移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金属基体材料添加合金元素后耐腐蚀性能评估方法;由于建模和计算均是在计算机中进行,大约1‑2天即可计算出不同吸附模型的氧原子吸附能、氧原子态密度和氧原子电荷转移量,大大缩短了研究周期,同时减少了成本投入;将仿真结果与实验室数据进行比对,规律性一致,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69525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15471.1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3/26
Abstract: 一种掺杂非金属元素的金属基体耐腐蚀性能研究仿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构建所述金属基体的初始基体模型;根据所述初始基体模型,构建第一非金属元素和所述金属基体组成的掺杂模型;根据所述掺杂模型,构建所述掺杂模型和第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吸附模型;计算所述掺杂模型和所述吸附模型的吸附能,并将二者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i)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金属材料耐腐蚀性能评估方法;(ii)相较于传统的实验方法,此方法的周期大大缩短,人力和资源的浪费得到很好的避免;(iii)仿真计算结果和实测值接近,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15507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89398.6
申请日:2020-02-12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候钢的表面处理液,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1%~10%的无机氧化促进剂,0.6%~15%的无机腐蚀诱发剂,0.1%-5%的单宁酸,余量为水;其中,无机腐蚀诱发剂包括Na2HPO4和Na2MoO4。在氧化促进剂,腐蚀诱发剂和单宁酸的综合作用下,在耐候钢初期服役的表面快速形成细小、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在自然环境下能够更快的与Fe2O3和Fe3O4产生反应,促进了锈层中γ-FeOOH向α-FeOOH的转化;上述氧化膜能够提高耐候钢表面锈层电阻,增强了锈层对耐候钢基体的保护,从而显著减少了耐候钢在服役初期发生表面淌黄锈的几率;本发明提供的表面处理液能够满足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可广泛应用于免涂装耐候钢的表面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9283132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311151.3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19/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测定氧化铁皮结合力的实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对N个热轧样品进行加工,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将加工后的所述N个热轧样品分别放置在各自的称量纸上,使用硅胶对加工后的所述N个热轧样品的裸露部分进行密封;待所述硅胶凝固后,去除所述N个热轧样品各自的称量纸,露出N个氧化铁皮表面,并使用鱼线在所述硅胶上穿孔进行固定;将浓盐酸和去离子水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制,得到稀盐酸溶液;取N份等量的所述稀盐酸溶液,分别对所述N个热轧样品进行酸洗,并记录所述N个热轧样品的氧化铁皮各自的完全剥落时间。达到了操作简单,测量周期短,受外界干扰因素较少,实验结果准确性高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2477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39712.9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强钢氢致开裂性能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高强钢板制备成角度为第一预设角度的V形试样,以使所述V形试样的弯角外侧无微裂纹;通过加载应力的方式将所述V形试样的角度调整为第二预设角度,以使所述V形试样的弯角外侧无微裂纹,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将加载应力的所述V形试样,放置到酸性溶液中进行浸泡,得到所述V形试样的弯角外侧产生微裂纹的目标时间;根据所述目标时间,评价所述V形试样的氢致开裂性能。本申请能够模拟高强钢受到应力影响的情况,提高高强钢氢致开裂性能评价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3779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1118568.4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颜晨曦 , 李学涛 , 郝玉林 , 曹建平 , 蔡宁 , 姚士聪 , 龙袁 , 李明远 , 尉冬 , 黎敏 , 刘永壮 , 邵蓉 , 姜杉 , 刘立伟 , 许婓范 , 高立军 , 王胜荣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镀锌板表面制备高耐碱性磷化膜的磷化液及磷化方法,属于镀锌钢材磷化领域。一种用于镀锌板表面制备高耐碱性磷化膜的磷化液,用于镀锌板表面制备高耐碱性磷化膜的磷化液的组分包括:主盐、促进剂、添加剂及溶剂;其中:添加剂包括:聚乙烯醇、柠檬酸及纳米级氧化锌。其能够解决现有的磷化膜耐碱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435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95802.8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候钢的性能评价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金属材料评价领域,主要为解决针对耐候钢缺少一种更加简便、快捷且安全环保的耐腐蚀性能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耐候钢在第一状态下的极化电阻值和第二状态下的锈层电阻值,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用于表示所述目标耐候钢的初始常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用于表示所述目标耐候钢的腐蚀带锈状态;基于所述极化电阻值和所述锈层电阻值确定所述目标耐候钢的耐腐蚀性能。本发明用于耐候钢的性能评价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55888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108393.9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颜晨曦 , 李学涛 , 曹建平 , 郝玉林 , 蔡宁 , 姚士聪 , 龙袁 , 姜杉 , 刘立伟 , 许婓范 , 高立军 , 王胜荣 , 黎敏 , 刘永壮 , 邵蓉 , 白凤霞 , 李蓓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耐腐蚀的高碳钢防护膜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碳钢表面处理技术领域,防护膜层敷设于钢基层,所述防护膜层包括:渗阀金属层,所述渗阀金属层敷设于所述钢基层表面;陶瓷膜层,所述陶瓷膜层敷设于所述渗阀金属层远离所述钢基层的表面;通过先在钢基层上设置渗阀金属层,然后在渗阀金属层的基础上设置陶瓷膜层,实现在高碳钢表面制备陶瓷膜层,解决了目前高碳钢表面难以制备陶瓷膜层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