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61486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031597.0
申请日:2015-01-2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输油/气管线用热连轧钢带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超低温CTOD性能的厚规格热连轧钢带及生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超低温CTOD性能的厚规格热连轧钢带的技术难度较高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全三脱”冶炼、LF精炼、板坯连续浇铸成厚度为230-240mm的铸坯;(2)对铸坯进行下线检查(3)将铸坯装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其中,加热温度为1190~1230℃,均温时间≥30min;(4)粗轧工艺5)精轧工艺,精轧工艺的入口温度为900~960℃,精轧末道次压下量控制在9~12%,终轧温度为800~860℃,轧制后钢带的厚度为16~20.2mm;(6)层流冷却工艺;(7)卷取温度为480~560℃时,进行卷取。提供一种在较低难度下生产具有优异超低温CTOD性能的厚规格热连轧钢带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55604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553221.7
申请日:2013-11-07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退硬质镀锡基板,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7-0.09%,Si≤0.02%,Mn0.35-0.45%,P≤0.015%,S≤0.012%,Als0.04-0.06%,B0.0010-0.0020%,N≤0.0030%,其余为Fe和杂质。本发明提供的连退硬质镀锡基板的生产方法,在热连轧过程中再加热的温度为1200-1260℃,粗轧采用1+5道次,中间坯厚度为38-40mm,精轧的终轧温度为850-890℃,卷取的温度为610-690℃,热轧成品厚度2.5-3.0mm。本发明提供的连退硬质镀锡基板及其生产方法,通过采用碳锰强化,辅以低氮高铝高硼成分设计配合适宜的冷热轧工艺可生产低时效、高表面质量、适于镀锡后制罐的镀锡基板。
-
公开(公告)号:CN10456148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31597.0
申请日:2015-01-2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输油/气管线用热连轧钢带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超低温CTOD性能的厚规格热连轧钢带及生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超低温CTOD性能的厚规格热连轧钢带的技术难度较高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全三脱”冶炼、LF精炼、板坯连续浇铸成厚度为230-240mm的铸坯;(2)对铸坯进行下线检查(3)将铸坯装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其中,加热温度为1190~1230℃,均温时间≥30min;(4)粗轧工艺5)精轧工艺,精轧工艺的入口温度为900~960℃,精轧末道次压下量控制在9~12%,终轧温度为800~860℃,轧制后钢带的厚度为16~20.2mm;(6)层流冷却工艺;(7)卷取温度为480~560℃时,进行卷取。提供一种在较低难度下生产具有优异超低温CTOD性能的厚规格热连轧钢带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337378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10337938.9
申请日:2011-10-31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nventor: 王志鹏 , 田志红 , 朱立新 , 王松涛 , 庞在钢 , 李一丁 , 王毅 , 张功焰 , 罗伯钢 , 魏钢 , 李越 , 刘建华 , 郭亮 , 彭国仲 , 单庆林 , 赵长亮 , 王朝彬 , 黄财德 , 周伟 , 蒋理 , 王绍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 Y02P10/2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钢液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铁水放入顶底复吹转炉进行冶炼后出钢,在出钢过程中加入小粒白灰和萤石,出钢结束渣面加缓释脱氧剂,出钢结束后钢包底吹氩气搅拌;将钢水进行二次精炼;将精炼后的钢水依次进行一次软吹搅拌、到喂线位喂硅钙线和二次软吹搅拌,然后送连铸进行全保护浇铸。本发明在二次精炼结束后进行一次软吹,提高钢水Als/Alt比值,然后喂硅钙线,随后进行二次软吹进一步提高Als/Alt比值,可以有效控制B类夹杂物、消耗性原料投入少和可实现多炉连浇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906584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35928.X
申请日:2010-07-2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环保型高表面质量免酸洗汽车大梁钢的生产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铁水经过KR脱硫处理、全三脱转炉炼钢、LF炉精练处理后,再进行连铸;板坯经过再加热、粗轧、精轧、层流冷却后,进行卷曲;最后获得满足生产需要的汽车大梁钢。因此在满足汽车大梁钢性能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汽车大梁钢的化学成分和加热制度和轧制工艺等,控制汽车大梁钢表面氧化铁皮的结构,生产出高表面质量的免酸洗汽车大梁钢。采用2250mm热连轧宽带钢轧机生产1100~2100mm宽、1.6~14.0mm厚的免酸洗510L和610L汽车大梁用钢板。通过控制化学成分和冶炼、轧制关键工艺参数,获得了满足生产需要的高表面质量的免酸洗汽车大梁用钢板。
-
公开(公告)号:CN102310089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10281509.4
申请日:2011-09-21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轧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CVC轧机工作辊局部磨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设定工作辊窜辊步长、弯辊力补偿上限、弯辊力补偿下限,令工作辊窜辊增量ΔD=δ;(2)计算第i卷带钢的弯辊力设定值F(i);(3)判断F(i)是否超出弯辊力补偿极限;(4)输出第i卷带钢的工作辊窜辊设定值D(i)和弯辊力设定值F(i);(5)令i=i+1,进入下一卷带钢板形控制参数的预设定计算。本发明可以通过改变窜辊步长、弯辊力补偿限值等参数即可改变工作辊周期性窜辊的频率、幅度,达到消除工作辊局部磨损、控制热轧薄板边部局部高点的效果,容易实现在同类型CVC轧机中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310089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281509.4
申请日:2011-09-21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轧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CVC轧机工作辊局部磨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设定工作辊窜辊步长、弯辊力补偿上限、弯辊力补偿下限,令工作辊窜辊增量ΔD=δ;(2)计算第i卷带钢的弯辊力设定值F(i);(3)判断F(i)是否超出弯辊力补偿极限;(4)输出第i卷带钢的工作辊窜辊设定值D(i)和弯辊力设定值F(i);(5)令i=i+1,进入下一卷带钢板形控制参数的预设定计算。本发明可以通过改变窜辊步长、弯辊力补偿限值等参数即可改变工作辊周期性窜辊的频率、幅度,达到消除工作辊局部磨损、控制热轧薄板边部局部高点的效果,容易实现在同类型CVC轧机中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79166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1010288916.3
申请日:2010-09-20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屈强比微合金管线钢热轧卷板的生产方法,属于管线钢热轧板卷生产技术领域。工艺步骤为:板坯加热温度为1180~1250℃;进行控制轧制,粗轧温度区间为1020~1150℃,精轧温度区间为840~1000℃;进行两阶段控冷;卷取冷却,获得热轧卷板;优点在于,在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情况下,通过改变TMCP工艺参数和轧后冷却路径,稳定的生产出低屈强比的微合金管线钢热轧卷板。
-
公开(公告)号:CN104307897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42359.1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带钢表面麻坑缺陷的工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控制所述带钢的板坯出钢温度为1130~1180℃;控制粗轧机组采用3+5道次的轧制模式对所述板坯进行粗轧,通过粗轧工序对所述板坯进行全道次除磷;对粗轧后的中间坯进行精轧,控制所述中间坯精轧入口温度为940-980℃;控制第一精轧机与第二精轧机之间的第一机架间冷却水开启量为25%~30%;控制第二精轧机与第三精轧机之间的第二机架间冷却水开启量为18%~20%;控制第三精轧机与第四精轧机之间的第三机架间冷却水开启量为18%~20%;控制第四精轧机与第五精轧机之间的第四机架间冷却水开启量为45%~50%;控制第七精轧机轧制速度为4.5~5.5m/s。如此,通过对轧制产线的工艺优化,从源头上避免了带钢表面麻坑缺陷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2156010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010622927.0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G01L1/06
Abstract: 一种开平板内应力测量方法,属于测量技术领域。通过在开平板上标记基准直线,将开平板均匀切条释放内应力,测量每个测量条对应基准直线的弯曲变形,根据每个测量条的弯曲变形计算其应力释放前的内应力,从而获得整个开平板内应力分布。优点在于,在满足开平板内应力测量精度的前提下,由普通工人采用常规切割工具和普通直尺、锥形尺即可进行制样和测量,采用本发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快速得出开平板内应力。本发明用于热轧船板工艺优化和船板开平工艺优化工作中,分别对长度为2000mm、宽2000mm的D36、D32级别的船板开平板进行内应力测量,准确的得出了船板开平板的内应力分布,为生产工艺优化提供了可靠参考数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