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碳高铌超高强度焊接结构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19422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810012146.2

    申请日:2008-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碳高铌超高强度焊接结构用钢板,其化学成分:C0.015%~0.075%、Si0.20%~0.50%、Mn1.63%~2.0%、Nb0.081%~0.12%、Ti0.005%~0.030%、B0.0005%~0.0030%、Cr0.50%~0.95%、Cu0.70%~1.25%、Ni0.50%~1.50%、Mo0.30%~0.60%、Al s 0.010%~0.05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钢板的制造方法: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精炼—连铸—轧制,轧制过程采用HTP+RPC工艺,轧前加热温度为1140~1220℃,采用两阶段控轧。本发明采用低C高Nb,提高了未再结晶控轧开轧温度,待温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碳含量和碳当量低,焊接性能良好;采用HTP+RPC+回火工艺能获得韧性、塑性良好,屈服强度≥960N/mm 2 级别的焊接结构用钢板。

    一种厚规格复合坯高效率组坯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58886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176120.7

    申请日:2021-0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规格复合坯高效率组坯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材的长度和宽度比覆材的长度和宽度各长40‑100mm;将复合坯下基板置于底层,依次放上两块覆材;将边框安装在基板和覆材形成的凹槽中,边框的底边置于凹槽底部,并左右对称;边框将凹槽分割成两个小的坡口;用埋弧焊依次焊接两个坡口。优点是:有效减少了组坯焊接时间,提高了复合板组坯焊接的作业效率。按照本发明方法组坯焊接,组坯效率至少提高50%,对大厚板可以提高1倍以上。另外,由于边框可以起到隔板的作用,不用担心熔化金属流入隔离剂中,无需安装隔板,可以消除隔板工序,提高了成材率。

    一种厚规格复合坯高效率组坯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5888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76120.7

    申请日:2021-0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规格复合坯高效率组坯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材的长度和宽度比覆材的长度和宽度各长40‑100mm;将复合坯下基板置于底层,依次放上两块覆材;将边框安装在基板和覆材形成的凹槽中,边框的底边置于凹槽底部,并左右对称;边框将凹槽分割成两个小的坡口;用埋弧焊依次焊接两个坡口。优点是:有效减少了组坯焊接时间,提高了复合板组坯焊接的作业效率。按照本发明方法组坯焊接,组坯效率至少提高50%,对大厚板可以提高1倍以上。另外,由于边框可以起到隔板的作用,不用担心熔化金属流入隔离剂中,无需安装隔板,可以消除隔板工序,提高了成材率。

    一种海洋工程用高锰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57731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711333480.3

    申请日:2017-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洋工程用高锰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钢中含有C:0.05%~0.25%、Mn:5.0%~9.0%、Si:0.20%~0.50%、Cu:0.10%~0.50%、Ni:0.25%~0.40%、Cr:0.30%~0.90%、Mo:0.25%~0.80%、N:0.001%~0.007、P≤0.01%、S≤0.01%、Al:0.01%~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加热温度1140~1220℃;一阶段开轧温度≥1000℃,单道次压下率>13%,累计压下率为40%~50%,二阶段终轧温度850~900℃,单道次压下率5%~12%,累计压下率50%~60%;冷速3~7℃/s,返红温度300~450℃,最后进行调质处理。钢板厚30~65mm,低温韧性优良,轧后表面无冷裂纹。

    一种海洋工程用高锰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5773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1333480.3

    申请日:2017-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洋工程用高锰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钢中含有C:0.05%~0.25%、Mn:5.0%~9.0%、Si:0.20%~0.50%、Cu:0.10%~0.50%、Ni:0.25%~0.40%、Cr:0.30%~0.90%、Mo:0.25%~0.80%、N:0.001%~0.007、P≤0.01%、S≤0.01%、Al:0.01%~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加热温度1140~1220℃;一阶段开轧温度≥1000℃,单道次压下率>13%,累计压下率为40%~50%,二阶段终轧温度850~900℃,单道次压下率5%~12%,累计压下率50%~60%;冷速3~7℃/s,返红温度300~450℃,最后进行调质处理。钢板厚30~65mm,低温韧性优良,轧后表面无冷裂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