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光伏-储热联合运行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6030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052526.6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热‑光伏‑储热联合运行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地热电站、光伏电站和储热电站之间的联合组合方式,基于静态合作博弈,构建基于地热‑光伏‑储热电站的联合运行架构;通过所述联合运行架构,获取所述地热电站、所述光伏电站和所述储热电站的最优联合发电模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地热、光伏和储能三者合作形成的不同联盟的支付与收益进行建模,为三者之间联合运行提供最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法,充分发挥多能协同互补优势,提高系统能量综合利用效率、稳定性和合理性,实现综合能源系统安全、经济和高效运行。

    一种两步热处理回收碳纤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50506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1247334.4

    申请日:2016-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步热处理回收碳纤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预处理和精处理两个过程;所述预处理过程为: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至450℃~600℃,并保持3~4小时,然后撤去热源,冷却;所述精处理过程为:将经过所述预处理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至500℃~550℃,并保持2~3小时,然后撤去热源,冷却,最终得到的固态产物即为回收后的碳纤维。本发明的回收方法能够得到干净的、受损程度小的、长而有序的高附加值的碳纤维。所述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尺寸和形状不受限制,能连续进行碳纤维的回收,且可以处理大尺寸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因而提高了回收效率,节约了资源,节省了回收成本。

    光热垃圾热解气化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99287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1114096.4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青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热垃圾热解气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太阳能聚光装置以及依次连通的风机、集热器、热解气化炉、除尘除焦装置和储气罐;太阳能聚光装置用于将聚焦的太阳光照射在集热器上;集热器用于通过太阳光加热通过风机吸入的空气、以获得热空气;热解气化炉用于通过热空气将垃圾热解气化、以产生可燃性气体;除尘除焦装置用于除去可燃性气体中的灰尘和焦油、以获得洁净燃气;储气罐用于存储洁净燃气。本发明通过利用太阳能聚光装置聚焦的太阳光来加热集热器中的空气,使得热解气化炉中的垃圾可在热空气营造的高温环境下完成热解气化,不仅可实现垃圾的绿色无害化处理,而且还大大减少了能耗。

    一种光热补热的生物降解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9027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330327.9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青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Y02W10/37 C02F3/02 C02F3/28 C02F2209/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寒地区生化废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热补热的生物降解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降解处理子系统:生化废水储存仓和废水升温箱;光热集热子系统:低温储水罐、高温储水罐、太阳能集热器和输送装置和换热器;其方法为:生化废水储存仓中的废水导入至废水升温箱,太阳能集热器将低温储水罐中的导热介质加热,并由输送装置输送至高温储水罐,与加热管中的导热介质换热,使废水升温箱中的废水升温。本发明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用于高寒地区生化废水处理,以达到生化废水处理所需要的温度范围,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燃烧化石燃料或电加热对能源的需求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节省成本。

    一种采用两步法回收碳纤维的太阳能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32392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248783.0

    申请日:2016-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材料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两步法回收碳纤维的太阳能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聚光装置、样品操作平台、废气处理装置以及精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聚光装置包括塔架、多个聚光反射定日镜以及多个平面反射镜,所述样品操作平台包括移动面板、轨道以及驱动电机,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除尘装置和气体吸收处理装置,所述精处理装置包括加热箱和吸热器,所述加热箱与所述吸热器通过熔融盐管道相连。本发明对碳纤维进行回收过程中,不需要化学试剂,也不需要燃烧化石燃料,具有能耗低、处理效率高、环境无污染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从废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回收碳纤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10711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611247331.0

    申请日:2016-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材料的回收,尤其涉及一种从废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回收碳纤维的方法。所述从废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回收碳纤维的方法为:将所述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处理后,在400~500℃下进行70~110min的加热处理,所得固态产物即为回收后的碳纤维。本发明所述方法工艺简单,步骤少,能耗低,回收得到的碳纤维表面光滑,性能优异,纯度高,且大大提高了回收率,在废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是在退役飞机的废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回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

    一种短期风电功率组合模型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3091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111677165.9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青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期风电功率组合模型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NWP数据和真实历史风电功率数据y构建训练集X1,将训练集X1输入XGBoost预测模型中获取预测风电功率值y1;在训练集X1的基础上,构建时间序列数据结构的训练集X2;将训练集X2输入LSTM预测模型获取预测风电功率值y2;根据y、y1和y2获得特征w1和w2;将y1和y2作为输入,特征w1和w2作为输出,构建并训练LSTM‑XGBoost动态权值组合模型;分析训练集X1中各项特征对于风电功率的影响程度,获取不同高度的风速作为重要特征;将y1、y2和不同高度的风速输入到训练好的LSTM‑XGBoost动态权值组合模型中,获取预测风电功率值Y。本发明提供的LSTM‑XGBoost组合模型相比于单一预测模型预测的风电功率更准。

    一种光伏电站可信容量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60309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1056947.6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电站可信容量的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储热发电循环功率和地热电站发电输出功率输入光伏‑地热电站联合运行调度模型得到光伏电站可信输出功率;根据所述光伏电站输出功率计算光伏电站可信容量;其中,所述光伏‑地热电站联合运行调度模型为最大化系统收益目标函数,包括含储热干热岩地热电站约束、光伏友好并网约束和光伏电站输出功率约束,通过建立光伏‑干热岩地热电站联合运行调度模型,最大化系统发电收益,并限定约束条件,从而定量分析光伏波动率对光伏可信容量的影响。综合利用干热岩地热能潜力,提高干热岩地热电站运行灵活性,提升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可信容量。

    一种光伏阵列故障智能诊断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1792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36972.1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青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阵列故障智能诊断方法,包括:S1:分析光伏组件的标准数学模型,标准数学模型如式1:,建立光伏阵列仿真模型,针对不同故障状态下的光伏阵列进行故障特性分析,得到光伏阵列的故障特征参数,S2:根据S1中得到的故障特征参数建立基于SSA‑KELM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模型,本发明方法具有良好的诊断精度和稳定的诊断效率,能够识别并诊断光伏阵列的各种故障类型。

    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48166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1486978.5

    申请日:2020-12-16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和方法,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的单级压缩机、单级换热器和梯压储气单元依次连通、且组成循环回路,单级压缩机用于将空气压缩后注入储气罐,并通过接力增压的方式、按顺序依次增加每个储气罐中的空气压力,直到每个储气罐中空气达到储气终压,在此过程中由储热罐吸收并存储压缩热;梯压储气单元、单级换热器和单级透平机依次连通、且组成循环回路,梯压储气单元中的储气罐按照空气压力从大到小的顺序释放高压空气,并由储热罐释放压缩热加热高压空气至高温状态后再注入单级透平机做功,并将透平后的空气注入到相对低压的储气罐内。该系统能够大幅减少占地面积并降低投资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