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05709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1529027.1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陕西金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敏 , 马浩 , 李长河 , 吴喜峰 , 韩一学 , 杨玉莹 , 崔歆 , 赵绪峰 , 张乃庆 , 吴启东 , 高腾 , 张彦彬 , 卢秉恒 , 刘明政 , 贾东洲 , 张效伟 , 王晓铭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铝合金微量润滑铣削加工装置,包括机床工作台和与机床动力系统连接的主轴,主轴连接有刀柄,刀柄与刀具固定,机床工作台安装有机床夹具,刀柄连接有微量润滑机构,机床夹具包括夹具体,夹具体上固定有限位块,用于与工件的两个相邻侧面接触,夹具体上还安装有多个能够将工件压紧在夹具体上表面的夹紧元件,夹紧元件的顶部设有检测件,用于检测夹紧元件与主轴的相对位置,本发明的装置能够避免喷嘴与夹紧元件的干涉触碰。
-
公开(公告)号:CN11451923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150625.0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球轴承保持架兜孔非均匀碰磨预测方法,即利用动力学模型获得球与兜孔接触椭圆中心的动态位置,对兜孔表面进行网格划分,根据每个网格点在接触椭圆中的相对位置计算累积PV值,用分布云图实现兜孔表面碰撞频率、磨损位置和相对磨损程度的预测;此方法不限于圆柱型兜孔磨损预测,对于方形和椭圆型等不同形状的兜孔均适用。本发明技术上能够有效识别给定工况及设计参数条件下兜孔表面的异常接触碰撞及非均匀磨损等问题;具体实现方法上,一是能够通过离散网格方法表征兜孔不同位置进入接触椭圆区域的概率即碰撞频率和磨损位置,二是能够通过离散化方法计及兜孔不同位置磨损作用的累加效应即相对磨损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4911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857191.3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肥料研磨机构、水肥混合装置及水肥溶液制备生产线,包括:接料体,接料体边缘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通道;连接体,固定在接料体底部,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底部连通缓存仓,缓存仓内设有推进块,推进块与用于驱动其沿连接体径向运动的驱动机构连接;内研磨块,固定在连接体底部,内研磨块外侧设有能够竖向运动的研磨辊,推进块能够将肥料推至内研磨块也研磨辊之间的空隙以使得肥料在研磨辊的竖向运动下被研磨,本发明的研磨机构散热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85575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00034.5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F16C1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四点接触球轴承使用工况选择方法,即在转速和载荷工况与滚动体/滚道动态接触状态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根据所需要的滚动体/滚道正常接触状态即二点接触来选择轴承使用过程中所施加的转速和载荷范围。本发明利用运行过程中滚动体在内、外滚道上留下的接触轨迹直观地表征高速四点接触球轴承内部的接触状态,包括有几个点接触以及在什么位置接触,从而在转速和载荷工况参数与接触状态之间建立了直观联系,用来规范轴承使用时的转速和载荷工况选择,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判断复杂工况条件下滚动体/滚道动态接触状态的缺点;本发明中,能够根据转速和载荷工况预测一段运转时间内滚球与内、外滚道的二、三或四点动态接触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7789030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165587.1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A61B1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16 , A61B17/1644 , A61B2017/1602 , A61B2017/1651 , A61B2017/16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超声聚焦辅助三级雾化冷却与术后创口成膜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颅底肿瘤摘除装置无法对磨削区进行冷却、对创口进行及时包覆的问题,具有可实现及时包覆的有益效果,其方案如下:一种神经外科超声聚焦辅助三级雾化冷却与术后创口成膜装置,换能器外壳,换能器外壳内设置变幅杆Ⅱ,变幅杆Ⅱ顶部设置至少两层压电陶瓷片Ⅱ,相邻两层压电陶瓷片Ⅱ之间设置与超声波发生器连接的电极片,换能器外壳底部呈半球面结构,在该球面结构内侧设置多个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连接的压电元件;喷嘴,设于变幅杆Ⅱ底部,喷嘴与医用纳米流体储液杯连接,且喷嘴内还可通入压缩气体,喷嘴内侧还设置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2855755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200034.5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F16C1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四点接触球轴承使用工况选择方法,即在转速和载荷工况与滚动体/滚道动态接触状态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根据所需要的滚动体/滚道正常接触状态即二点接触来选择轴承使用过程中所施加的转速和载荷范围。本发明利用运行过程中滚动体在内、外滚道上留下的接触轨迹直观地表征高速四点接触球轴承内部的接触状态,包括有几个点接触以及在什么位置接触,从而在转速和载荷工况参数与接触状态之间建立了直观联系,用来规范轴承使用时的转速和载荷工况选择,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判断复杂工况条件下滚动体/滚道动态接触状态的缺点;本发明中,能够根据转速和载荷工况预测一段运转时间内滚球与内、外滚道的二、三或四点动态接触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61858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13006.8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B24B27/033 , B24B41/00 , B24B4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铝型材自定位打磨工装,包括配合使用的定位平台、支撑平台和夹紧平台;定位平台,安装在轨道车辆铝型材的两端,包括支撑平台和放置在支撑平台上的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的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自定位座;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第二自定位座和安装在第二自定位座侧面的夹持装置,所述的第二自定位座插装在第一自定位座内;支撑平台,安装在轨道车辆铝型材的底部;夹紧平台,安装在轨道车辆铝型材的底部,在夹紧平台的一侧设有用于对车辆铝型材夹紧的夹紧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40511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40160.5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上海金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青岛理工大学 , 陕西金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长河 , 吴喜峰 , 韩一学 , 张乃庆 , 张彦彬 , 吴启东 , 曹华军 , 高腾 , 杨敏 , 卢秉恒 , 杨玉莹 , 崔歆 , 赵绪峰 , 刘明政 , 贾东洲 , 张效伟 , 马浩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内冷外冷切换的铣削微量润滑智能喷头系统及方法,涉及铣削润滑领域,包括:视觉系统,获取工件的实时铣削深度并发送至润滑方式控制器处理;润滑系统,包括内冷系统和外冷系统,共同通过换向装置接入切削液供应源;润滑方式控制器,与视觉系统、润滑系统分别通信,依据设定铣削深度阈值和视觉系统获取数据控制换向装置动作,调整切换内冷系统或外冷系统工作;通过对机床进行铣削深度的数据采集,将铣削深度的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并会根据一开始设定好的内冷外冷切换域值进行比较,得出此时机床加工工况下最适宜的冷却润滑方式,控制中心根据得到的结果来控制内冷外冷系统,实现内冷外冷冷却润滑方式的智能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7789031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166679.1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A61B1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16 , A61B17/1644 , A61B2017/1602 , A61B2017/1651 , A61B2017/16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神经外科旋转超声共振捕水磨削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颅底肿瘤摘除装置体积大、不易操作的问题,具有磨削效率高、冷却效果好的有益效果,其方案如下:一种手持式神经外科旋转超声共振捕水磨削装置,包括主轴,设于电主轴外壳内,主轴外表圆周设置转子绕组,电主轴外壳内设置与转子绕组对应的定子绕组,电子绕组可通电带动主轴旋转设置;用于磨削生物骨的捕水磨具,主轴通过超声振动机构与捕水磨具连接,在主轴及超声振动机构带动下,捕水磨具实现纵向振动及旋转运动,捕水磨具表面设置微凸体。
-
公开(公告)号:CN107789029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164696.1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A61B1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16 , A61B17/1644 , A61B2017/1602 , A61B2017/1651 , A61B2017/16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雾化超声波辅助生物骨低损伤可控磨削工艺与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骨屑堵塞严重的问题,具有冷却效果好、手术效率高的有益效果,其方案如下:一种静电雾化超声波辅助生物骨低损伤可控磨削装置,包括主轴,可旋转设置;用于磨削生物骨的捕水磨具,主轴通过超声振动机构与捕水磨具连接,在主轴及超声振动机构带动下,捕水磨具实现纵向运动及旋转运动;冷却及成膜机构,设于捕水磨具的一侧与超声振动机构中超声波发生器连接,底部设置与医用纳米储液杯连接的喷嘴,喷嘴内还可通入压缩气体,以对医用纳米流体进行气动-超声雾化,以液滴形式冲入磨削区进行有效冷却及润滑;内窥镜,设于捕水磨具的另一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