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4145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128156.0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ATIA工程图地质剖面图高程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三维地质模型中指定剖面线;确定剖面线两端点的地理坐标;计算剖面线相关参数;获取三维地质模型XY平面正视图有关参数;定义剖面视图参数;根据以上定义的剖面参数绘制地质剖面图,得到剖面视图;获取剖面视图有关参数;求线段A、B两端点在剖面视图坐标系中的坐标;求剖面视图中心点到剖面视图底边的距离h;求剖面的最大高度;获取视图旋转后的视图相关参数;高程计算,剖面视图底高程Zy。本发明使得在工程图中自动绘制地质剖面图成为了可能,大大提高了地质模型的应用效率与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8612074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404731.0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IPC: E02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强干扰条件下覆盖型岩溶多线联测勘察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区域地质与区域水文地质背景研究,搜集分析区域地质与区域水文地质背景资料及前期勘察资料,针对工程类型、设计方案和前期勘察资料,确定勘探点间距、物探CT剖面线网布置形式;采用直观的方法,对钻孔获取的岩芯进行观察,并采用钻孔彩色电视进行孔内溶洞或土洞的原位观察,成像系统进行孔壁图像实时采集,全孔壁展开一次成像;根据钻探了解溶洞分布、形态、规模的基本发育规律;根据物探成果进行异常点综合解释和圈定,将不同CT剖面上圈定的异常区进行平面投影合成;综合钻孔、试验、物探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岩溶发育规律。本发明具有能准确反映岩溶发育情况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119753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016656.5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构纹理识别岩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原始标本图像库;建立标准化图像库;利用卷积神经网络MobileNet-V2卷积模型的离散卷积和最大池化操作提取出岩石标本图像的特征,并采用新算法有效避免了图像特征提取过程中梯度爆炸和梯度消失的问题;并选择概率最大的岩石类别输出结果,完成识别过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算法在野外随机识别岩石岩性受岩石构造包括颗粒分布及断面纹理发育情况,受成像质量包括岩石颜色和清晰度等局限于二维导致的精度低和识别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具有能广泛识别各种岩性,不受背景,颜色等外部因素限制,提高了识别准确率;提升智能识别运行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11975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910016656.5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长江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10/74 , G06V10/56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6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构纹理识别岩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原始标本图像库;建立标准化图像库;利用卷积神经网络MobileNet‑V2卷积模型的离散卷积和最大池化操作提取出岩石标本图像的特征,并采用新算法有效避免了图像特征提取过程中梯度爆炸和梯度消失的问题;并选择概率最大的岩石类别输出结果,完成识别过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算法在野外随机识别岩石岩性受岩石构造包括颗粒分布及断面纹理发育情况,受成像质量包括岩石颜色和清晰度等局限于二维导致的精度低和识别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具有能广泛识别各种岩性,不受背景,颜色等外部因素限制,提高了识别准确率;提升智能识别运行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74145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910128156.0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长江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ATIA工程图地质剖面图高程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三维地质模型中指定剖面线;确定剖面线两端点的地理坐标;计算剖面线相关参数;获取三维地质模型XY平面正视图有关参数;定义剖面视图参数;根据以上定义的剖面参数绘制地质剖面图,得到剖面视图;获取剖面视图有关参数;求线段A、B两端点在剖面视图坐标系中的坐标;求剖面视图中心点到剖面视图底边的距离h;求剖面的最大高度;获取视图旋转后的视图相关参数;高程计算,剖面视图底高程Zy。本发明使得在工程图中自动绘制地质剖面图成为了可能,大大提高了地质模型的应用效率与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2927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12745.5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锚杆钻孔清孔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第一次初步清孔处理:锚杆孔成孔后,将抓手可拆卸安装在固定装置上伸入锚杆孔内,对锚杆孔内残留的碎屑、碎块及扰动土体进行清理;S2:第二次清孔处理:将清孔器旋转安装在固定装置上伸入锚杆孔内,利用引线开关启动清孔器外圈旋转清扫锚杆孔壁,同时通过负压设备向清孔器输入负压,利用清孔器对锚杆孔内残留的岩屑、岩粉及粉尘进行清理;S3:净化处理:将含有岩屑、岩粉及粉尘的尾气从锚杆孔内通过负压吸出后通过净化装置进行分离降尘处理。本发明的高效锚杆钻孔清孔方法能够改善清孔效果,提高注浆锚固体和孔壁之间的粘结力,同时采取进行降尘处理,减少灰尘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3487733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613936.1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建立覆盖层下底面三维模型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将风化残积型覆盖层概括为厚度控制型覆盖层,侵蚀堆积型覆盖层概括为高程控制型覆盖层;对于厚度控制型覆盖层,采用插值算法组合计算插值点的覆盖层厚度值,通过覆盖层上表面高程与插值点的覆盖层厚度值相减,即得到连续完整的覆盖层下底面高程数据;对于高程控制型覆盖层,采用单一插值算法对无控制点区域进行高程插值计算,直接获得连续完整的覆盖层下底面高程数据;最后将连续完整的下底面高程数据导入建模软件即可直接构建覆盖层下底面模型。本方法生成的覆盖层下底面无需进行变形操作,也无需大量的人工编辑操作,提高了覆盖层建模的精度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8773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13936.1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建立覆盖层下底面三维模型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将风化残积型覆盖层概括为厚度控制型覆盖层,侵蚀堆积型覆盖层概括为高程控制型覆盖层;对于厚度控制型覆盖层,采用插值算法组合计算插值点的覆盖层厚度值,通过覆盖层上表面高程与插值点的覆盖层厚度值相减,即得到连续完整的覆盖层下底面高程数据;对于高程控制型覆盖层,采用单一插值算法对无控制点区域进行高程插值计算,直接获得连续完整的覆盖层下底面高程数据;最后将连续完整的下底面高程数据导入建模软件即可直接构建覆盖层下底面模型。本方法生成的覆盖层下底面无需进行变形操作,也无需大量的人工编辑操作,提高了覆盖层建模的精度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61510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172862.5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
Inventor: 卢树盛 , 向能武 , 孙云志 , 胡坤生 , 谢礼明 , 张必勇 , 罗仁辉 , 李俣继 , 李爱国 , 郭峰 , 宋斌 , 杜胜华 , 何涛 , 马力刚 , 程方权 , 罗登昌 , 王胜波 , 李理 , 雷明 , 丁磊 , 孙韬 , 李迷 , 倪柱柱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点云重构技术的高切坡地质快速编录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无人机数据采集;步骤二:运动恢复结构;步骤三:点云数据后处理;步骤四:结构面识别及提取。本发明克服了现有传统地质编录工作效率低下和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仪成本高的问题;具有低成本、易操作、效果好、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940453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710203035.9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
IPC: G01V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存在地下管线处进行浅层综合勘探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城市管线图和地面标识以及主权单位的现场确认,初步判断勘探点不存在地下管线后,进行安装准备和地面开孔;将液压动力头向后方移动,将钻探附件压在钻机底座连同钻机做为反力设备;将十字触探设备连接于静力触探头和静力触探杆之间;将接头凹槽连接于钻机的主动钻杆下端并使卡槽开口向外侧,将静力触探杆置于卡槽中;利用钻机主动钻杆和接头将静力触探杆压入钻孔孔口;通过十字触探设备、静力触探头采用触探和钩挂方式共同探测钻孔孔口内存在的管线情况。具有精简设备、提高钻探安全性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对存在地下管线处进行浅层综合勘探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