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补水式集鱼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67238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400587.8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分段补水式集鱼渠,所述的补水渠(1)的上游段设置有所述的补水管(5),所述的隔墙(3)位于所述的补水渠(1)和所述的集鱼渠(2)之间,所述的补水渠(1)和集鱼渠(2)之间互相平行布置;所述的隔墙(3)上间隔布置有若干个所述的补水孔组(6),所述的集鱼渠(2)下方设置有临河侧墙(4),所述的临河侧墙(4)上设置有若干个进鱼孔(7);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补水流量在各个补水孔6.1之间及各进鱼孔之间的分配并不均与的缺点,具有通过分段设施补水孔组和进鱼口,在各进鱼孔和集鱼渠内形成可诱导鱼类上溯的水流条件,集鱼范围更广。

    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72142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610786241.2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涉及鱼道工程领域。它包括分拣室,分拣槽,放归槽,恢复池和放流管;所述分拣室设置于观察室上方,所述分拣槽分别连接提升闸室和所述恢复池;所述分拣槽与所述提升闸室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进口闸门,所述分拣槽与所述恢复池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出口闸门,有分拣台设置于所述分拣槽一侧;所述放归槽与所述分拣槽平行并列,且所述放归槽一端与所述恢复池相通;所述放流管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恢复池和鱼道主体。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分拣或分拣效率低、捕捞和分析过程中网具易对鱼产生伤害且存在脱水操作,易导致鱼类死亡,鱼类采集后的分拣鉴定测量工作需要把鱼类抬出鱼道,提升过程费时费力的缺点。本发明还公开了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方法。

    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观察采集分拣的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2867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0786260.5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观察采集分拣的系统,涉及鱼道工程领域。它包括观察系统,采集系统,分拣系统;所述观察系统设置于鱼道主体侧方或所述鱼道主体内,所述采集系统设置于所述观察系统侧方;所述分拣系统设置于所述观察系统上方。它克服了现有技术需要用网对若干池室进行拦截,使用渔具渔网将鱼类捕捞出来,将鱼道出口闸门关闭,将部分池式的水排空再将鱼取出,效率低,完整统计需要多次捕捞,捕捞过程中网具易对鱼产生伤害,易导致鱼类死亡,分拣鉴定测量时需要把鱼类抬出鱼道,费时费力,进行采集、检修清理时影响鱼道的正常过鱼运行的缺点。本发明还公开了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观察采集分拣的方法。

    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7214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86241.2

    申请日:2016-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涉及鱼道工程领域。它包括分拣室,分拣槽,放归槽,恢复池和放流管;所述分拣室设置于观察室上方,所述分拣槽分别连接提升闸室和所述恢复池;所述分拣槽与所述提升闸室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进口闸门,所述分拣槽与所述恢复池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出口闸门,有分拣台设置于所述分拣槽一侧;所述放归槽与所述分拣槽平行并列,且所述放归槽一端与所述恢复池相通;所述放流管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恢复池和鱼道主体。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分拣或分拣效率低、捕捞和分析过程中网具易对鱼产生伤害且存在脱水操作,易导致鱼类死亡,鱼类采集后的分拣鉴定测量工作需要把鱼类抬出鱼道,提升过程费时费力的缺点。本发明还公开了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