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72142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610786241.2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涉及鱼道工程领域。它包括分拣室,分拣槽,放归槽,恢复池和放流管;所述分拣室设置于观察室上方,所述分拣槽分别连接提升闸室和所述恢复池;所述分拣槽与所述提升闸室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进口闸门,所述分拣槽与所述恢复池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出口闸门,有分拣台设置于所述分拣槽一侧;所述放归槽与所述分拣槽平行并列,且所述放归槽一端与所述恢复池相通;所述放流管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恢复池和鱼道主体。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分拣或分拣效率低、捕捞和分析过程中网具易对鱼产生伤害且存在脱水操作,易导致鱼类死亡,鱼类采集后的分拣鉴定测量工作需要把鱼类抬出鱼道,提升过程费时费力的缺点。本发明还公开了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17214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86241.2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涉及鱼道工程领域。它包括分拣室,分拣槽,放归槽,恢复池和放流管;所述分拣室设置于观察室上方,所述分拣槽分别连接提升闸室和所述恢复池;所述分拣槽与所述提升闸室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进口闸门,所述分拣槽与所述恢复池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出口闸门,有分拣台设置于所述分拣槽一侧;所述放归槽与所述分拣槽平行并列,且所述放归槽一端与所述恢复池相通;所述放流管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恢复池和鱼道主体。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分拣或分拣效率低、捕捞和分析过程中网具易对鱼产生伤害且存在脱水操作,易导致鱼类死亡,鱼类采集后的分拣鉴定测量工作需要把鱼类抬出鱼道,提升过程费时费力的缺点。本发明还公开了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06150190U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21015236.3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6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涉及鱼道工程领域。它包括分拣室,分拣槽,放归槽,恢复池和放流管;所述分拣室设置于观察室上方,所述分拣槽分别连接提升闸室和所述恢复池;所述分拣槽与所述提升闸室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进口闸门,所述分拣槽与所述恢复池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出口闸门,有分拣台设置于所述分拣槽一侧;所述放归槽与所述分拣槽平行并列,且所述放归槽一端与所述恢复池相通;所述放流管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恢复池和鱼道主体。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分拣或分拣效率低、捕捞和分析过程中网具易对鱼产生伤害且存在脱水操作,易导致鱼类死亡,鱼类采集后的分拣鉴定测量工作需要把鱼类抬出鱼道,提升过程费时费力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314073U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21104752.9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6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设置在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鱼道主体和鱼道出口之间的鱼道出口段内,鱼道出口段的两侧为出口段侧墙,两个出口段侧墙之间沿逆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下游移动拦鱼电栅、提升转运设备、集鱼厢、上游固定拦鱼电栅、挡水胸墙、消力池、出口闸门和叠梁门。在高山狭谷地区的水利水电枢纽上采用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能适应库水位的大幅变化以及河床狭窄的地形,提供适宜鱼类洄游的水温、流量及流速,并能模拟河流的天然水生环境,较大幅度地减少开挖量,也不会形成人工高陡边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