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类识别污染水井中LNAPL相厚度的膏体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2659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46040.4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酸碱类识别污染水井中LNAPL相厚度的膏体及应用,属于地下水污染识别与修复技术领域。该酸碱类识别污染水井中LNAPL相厚度的膏体,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25‑31份亲水基质、44‑55份亲油基质、0.1‑0.3份双硫腙、3.4‑6份含锌盐、4.2‑8份纳米二氧化钛、0.1‑1份白炭黑、1.5‑2.3份膨润土、1.5‑3份麝香草酚蓝、7‑10份氧化物。该酸碱类识别污染水井中LNAPL相厚度的膏体在使用时,发生变色反应时仅有膏体变色,不会使液相染色而造成样品污染。该膏体与水位计结合使用时,可以快捷的测量出地下水的埋深以及LNAPL相的厚度。

    一种地下水循环井影响范围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3981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618275.2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循环井影响范围的预测方法,涉及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测定研究区循环井未运行时的地下水背景流速;运行循环井,得到循环井的地下水循环流速;根据地下水所在介质状况选择渗透系数;获得循环井运行时的地下水流量;根据渗透系数、流量、时间、监测井位点和循环流速进行多元非线性拟合,得到拟合方程;利用边界条件式确定最小循环速度,得出循环井最大影响半径;建立研究区循环井有限元数值模型,根据循环井最大影响半径,估算循环井最大影响面积和最大影响体积。本发明的测定方法方便检测不同时间不同位点的循环流速变化情况,适用于地下水渗流过程中的野外和模拟研究。

    一种苏云金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479942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1243613.3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075 C02F3/344 C02F2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苏云金芽孢杆菌,于2016年09月1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3005;命名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3-1。还公开了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3-1在降解原油污染水体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苏云金芽孢杆菌不但易于规模化生产,而且降解效率高,环境适应性强。该菌能在原油浓度达1mL/100mL的原油污染水体中体现出较优的降解效果,实现原油污染水体的修复处理,在原油污染废水的生物修复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快速检测固体废弃物中镉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16523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606482.5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固体废弃物中镉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制备检测试纸;二、制备标准比色板;三、对固体废弃物中的镉进行浸出;四、制备检测溶液后移取至检测试纸上,静置后进行比色分析,从而计算出固体废弃物中镉的含量。本发明检测方法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并且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不需检修维护,一次性使用,价格便宜,携带方便,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专一性,非常适合现场快速检测。

    河流入渗模拟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35087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044375.9

    申请日:2012-02-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入渗模拟装置,包括巨型渗流槽、上游水位控制水箱、下游水位控制水箱、供水水箱和储水水箱,巨型渗流槽的正面装有多个负压传感器,巨型渗流槽的背面装有多个测压管,巨型渗流槽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巨型渗流槽进水管和巨型渗流槽出水管,巨型渗流槽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门,巨型渗流槽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门,储水水箱与供水水箱和下游水位控制水箱相连,供水水箱与上游水位控制水箱相连,巨型渗流槽与上游水位控制水箱和下游水位控制水箱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实现成本低,使用操作便捷,功能完备,能够为提高评价傍河水源地可开采水资源量的可靠性奠定基础,实用性强,推广应用价值高。

    咸水水面蒸发试验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9004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44561.2

    申请日:2012-02-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咸水水面蒸发试验系统,包括淡水池、设置在淡水池内且的多个蒸发试验筒、设置在淡水池外的多个线性位移传感器和巡检记录仪,淡水池的两侧均设置有导轨,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活动遮雨棚;每个线性位移传感器均固定在一根两端封堵的PVC管的上端,线性位移传感器设置有信号线和电源线的一端位于PVC管外,线性位移传感器设置有联动杆的一端位于PVC管内,联动杆的底端连接有浮标,PVC管的底端侧壁上设置有与蒸发试验筒相连通的第一连通管,PVC管的顶端设置有气孔;多个线性位移传感器均与巡检记录仪相接。本发明设计合理,构建方便,测量效率高、精度高,实现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便于推广使用。

    基于地下水循环井与抽出-处理协同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765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85054.2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地下水循环井与抽出‑处理协同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布置循环井;布置抽水井;根据循环井的影响半径,调整循环井和抽水井的位置关系;将第一抽水管底端与抽水筛段连通,注水管底端与注水筛段连通,运行循环井;将第二抽水管与抽水段连通,运行抽水井。本发明采用上述的基于地下水循环井与抽出‑处理协同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法,将循环井技术和抽出‑处理技术协同,解决了单一技术的缺陷,实现了较高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效果,为协同技术修复地下水污染的研究奠定基础。

    地下水循环系统及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151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292620.2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循环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循环系统及方法,地下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井和多条越流管路,循环井具有至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筛段以及下筛段,上筛段以及下筛段的侧壁均具有第一透水孔,多条越流管路呈辐射状连接于上筛段的周围,越流管路的第一端与上筛段的第一透水孔连接,越流管路的第二端向远离上筛段的一侧延伸,其中,越流管路将上筛段内的水流导流至含水层,随即流向下筛段形成地下水三维环流,本公开提供一种地下水循环系统及方法,可提升影响半径的有效扩增。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