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8283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77847.1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V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寻碳同位素存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实验场地及准备实验用品:寻找实验河流,并以河流沿线作为实验场地,准备多个竖管;S2,选取各实验标点:在实验场地依次选取3号剖面、4号剖面和5号剖面,并在各剖面河床中心处作为实验标点,作为3次对照组进行实验;S3,实验操作:每个对照组包含底部开口侧面开口、底部开口侧面封口、底部封口侧面开口三种实验情形,每种实验情形均包含两个实验组,两个实验组分为深管实验组1.5-3.5m和浅管实验组0.5-2.5m,即竖管分别插入地下1.5-3.5m和0.5-2.5m。本发明设置多个实验点,通过探寻深部补给源碳同位素的存在,对研究侧向地下水流和深部地下水流对河流的补给作用起到有效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9931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5052.3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2F1/00 , G06F30/20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砂箱试验的循环井与抽水井协同运行装置,包括试验砂箱、蠕动泵、测压管、循环井、抽水井和介质,循环井及抽水井设置在试验砂箱内部,试验砂箱正面设置有用于连接测压管的测压管接口,循环井设置有蠕动泵注水接口和蠕动泵抽水接口Ⅰ,抽水井设置有蠕动泵抽水接口Ⅱ,介质包括高渗透率的均质中砂和低渗透透镜体。本发明采用上述的基于砂箱试验的循环井与抽水井协同运行装置及运行方法,将循环井技术和抽出‑处理技术结合,修复过程中将污染物收束在可控范围内的同时提高了冲刷能力,提高污染物的修复效率,解决了循环井技术中污染物扩散和抽出‑处理技术中难以修复低渗透透镜体污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765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85054.2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地下水循环井与抽出‑处理协同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布置循环井;布置抽水井;根据循环井的影响半径,调整循环井和抽水井的位置关系;将第一抽水管底端与抽水筛段连通,注水管底端与注水筛段连通,运行循环井;将第二抽水管与抽水段连通,运行抽水井。本发明采用上述的基于地下水循环井与抽出‑处理协同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法,将循环井技术和抽出‑处理技术协同,解决了单一技术的缺陷,实现了较高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效果,为协同技术修复地下水污染的研究奠定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