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前部的结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37716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180055952.8

    申请日:2011-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4 B60R21/34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的结构,即使结构简单该车体前部的结构也能够在行人腿部与车体前部接触时进一步保护行人腿部而不增加车辆的制造成本。车体前部的结构包括: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一对前灯(2);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安置在前灯(2)的下方的左右一对侧梁(3);和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安置在该对侧梁(3)之间并且安置在该对侧梁(3)下方的下横梁(4),其中,在侧梁(3)的车辆前方没有安装保险杠梁;在侧梁(3)的前面(3a)的前方安置有冲击吸收部(7a);前灯(2)的前面、冲击吸收部(7a)的前面部分和下横梁(4)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前端安置在下述直线上,从车辆前方观察时该直线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从车辆侧面观察时该直线向车辆上侧斜后方倾斜。

    车体前部的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37716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180055952.8

    申请日:2011-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4 B60R21/34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的结构,即使结构简单该车体前部的结构也能够在行人腿部与车体前部接触时进一步保护行人腿部而不增加车辆的制造成本。车体前部的结构包括: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一对前灯(2);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安置在前灯(2)的下方的左右一对侧梁(3);和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安置在该对侧梁(3)之间并且安置在该对侧梁(3)下方的下横梁(4),其中,在侧梁(3)的车辆前方没有安装保险杠梁;在侧梁(3)的前面(3a)的前方安置有冲击吸收部(7a);前灯(2)的前面、冲击吸收部(7a)的前面部分和下横梁(4)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前端安置在下述直线上,从车辆前方观察时该直线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从车辆侧面观察时该直线向车辆上侧斜后方倾斜。

    车辆前部用吸收体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38977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280006907.8

    申请日:2012-0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4

    Abstract: 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纵梁(2)的前方没有设置保险杠梁的车辆前部(1)中,由金属板制成的吸收体(6和7)安装至所述纵梁(2)的前端面(5),所述吸收体(6和7)的位于车辆前方的顶部(6a和7a)形成为在车辆侧视图中呈圆弧形,吸收体(6和7)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6b和7b)形成为从圆弧形顶部(6a和7a)沿切线方向延伸并且在车辆侧视图中呈八字形状,吸收体(6和7)的位于车辆后侧的底部(6c和7c)形成为下述上下面:该上下面在车辆侧视图中与纵梁(2)的前端面(5)重叠并且接合至纵梁(2)前端面(5)。

    车体前部的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09884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180053828.8

    申请日:2011-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4 B60R19/52

    Abstract: 沿着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裙板侧梁(2)设置于车体前部(1)的车体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两侧。沿着车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散热器支撑构件(5)布置在裙板侧梁(2)的前端。位于左右两侧的裙板侧梁(2)的前端的下部通过散热器支撑构件(5)连接。散热器组件(6)布置于散热器支撑构件(5)的上部。散热器支撑构件(5)设置有上下布置的上板(7)和下板(8)。车体前部的结构被构造为通过将上板(7)和下板(8)彼此接合而使得散热器支撑构件(5)形成闭合截面。

    车辆前部用吸收体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70232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80007956.3

    申请日:2012-0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4 B60R2019/486

    Abstract: 在纵梁(2)的车辆前方没有设置保险杠梁的车辆前部(1)中,在纵梁(2)的前端面(9)安装有具有向车辆后方突出的前面开口的箱形状的吸收体(10),车辆后方的底面包括配置在中心部的中心底面部(11)和配置成隔着中心底面部(11)彼此相对并且其幅宽形成为大于中心底面部(11)的幅宽的相对底面部(12,13),在中心底面部(11)的后面设置有向车辆后方延伸的突起部(14),吸收体(10)的侧壁部(15-18)从中心底面部和相对底面部(11-13)向车辆前方延伸且截面形状与中心底面部(11)大致相似,在侧壁部(15-18)的车辆前方侧的周围设置有平面形状的前面部(10a),在侧壁部(15-18)中,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缺口部(19)设置在离开中心底面部(11)的位置。

    车辆前部用吸收体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38977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280006907.8

    申请日:2012-0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4

    Abstract: 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纵梁(2)的前方没有设置保险杠梁的车辆前部(1)中,由金属板制成的吸收体(6和7)安装至所述纵梁(2)的前端面(5),所述吸收体(6和7)的位于车辆前方的上部(6a和7a)形成为在车辆侧视图中呈圆弧形,吸收体(6和7)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6b和7b)形成为从圆弧形上部(6a和7a)沿切线方向延伸并且在车辆侧视图中呈八字形状,吸收体(6和7)的位于车辆后侧的底部(6c和7c)形成为下述上下面:该上下面在车辆侧视图中与纵梁(2)的前端面(5)重叠并且接合至纵梁(2)前端面(5)。

    车体前部结构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21296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180056433.3

    申请日:2011-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34 B62D25/085

    Abstract: 一种车体前部(1)结构,其中配置有散热器单元(3)但是没有设置前保险杠梁,该车体前部结构被构造成:风扇罩(13)配置在散热器单元(3)的车体后方;设置有比周边部件向车体前方突出的部分的油冷却器(16)配置在风扇罩(13)的车体后方;油冷却器(16)配置成当从车体前侧观察时与风扇部分的开口部(14)重叠;在开口部(14)设置有在圆周方向上彼此隔开并从风扇的中央部(12a)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风扇支柱(15),但是在与部件重叠的开口部(14)当从车体的前侧观察时没有配置风扇支柱(15)。

    车体前部结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9681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80027572.8

    申请日:2012-04-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34 B60R2021/343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其能够吸收载荷并且控制行人的腿部的姿势以保护腿部。根据本发明的车体前部结构(100)的特征在于:保险杠面板(保险杠(110))和前栅格(栅格(12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至少在两个侧梁(裙板侧梁(150a和150b))之间延伸,并且在车辆高度方向上至少在与上梁(发动机罩锁扣梁(130))重叠的位置和与下梁(散热器支撑梁(140))重叠的位置之间延伸,保险杠面板和前栅格固定到上梁和下梁,在前栅格的在车辆主视图中与保险杠面板重叠的区域中形成有上部肋(124)和下部肋(226),其中,上部肋从散热器(160)的上部箱(162)附近延伸至固定点(A),下部肋从下部箱(164)附近延伸至固定点(B)。

    车辆的保险杠结构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47743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280008036.3

    申请日:2012-04-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52 B60R19/04 B60R19/24 B60R2019/527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保险杠结构,其中,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树脂扰流器(11)设置在树脂保险杠(10)的下部的前方,形状与扰流器形状一致的金属板构件(12)与树脂扰流器(11)接合为一体,金属板构件(12)的主要部分由树脂扰流器(11)覆盖,树脂扰流器(11)的后部和金属板构件(12)的后部朝向车辆后方延伸,并且在朝向车辆后方延伸的树脂扰流器(11)和金属板构件(12)中,仅金属板构件(12)安装至车架的散热器支承构件(5)。

    车体前部的结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49636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80058630.9

    申请日:2011-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4

    Abstract: 在车体前部的结构中,在发动机室(E)的车辆前侧布置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前上梁(2)和前下梁(3),前上梁(2)和前下梁(3)通过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前支架(8)连接到一起。前支架(8)的上部(8a)连接至前上梁(2)的前面,前支架(8)的下部(8b)连接至前下梁(3)的前面,前下梁(3)定位成比前上梁(2)靠车辆前方,前支架(8)的位于前上梁(2)与前下梁(3)之间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分(8c)形成为朝向车辆前方突出的弯曲形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