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4355419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20013565.9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G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减振器上安装座总成及其定位结构,所述后减振器上安装座总成包括上安装座主体和N个安装支耳,N个所述安装支耳均安装在所述上安装座主体的外壁上,N个所述安装支耳上均设置有用于与车体连接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螺栓过孔段和位于所述螺栓过孔段的靠近车体一侧的定位孔段,所述定位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螺栓过孔段的孔径;所述后减振器上安装座总成定位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后减振器上安装座总成,还包括车体以及N个定位套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减振器上安装座总成及其定位结构,装配简便,减少由于螺栓损坏导致的成本浪费,降低工人操作难度,提高工人装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0923741U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22569515.0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G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上安装座结构、支柱式减振器及车辆,上安装座结构包括骨架本体,所述骨架本体的材质为铝材;盖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骨架本体上,所述盖板的材质的强度大于所述铝材的强度。由于铝材为轻质材料,通过将上安装座结构的骨架本体的材质设置为铝材,能够保证上安装座结构的轻量化需求,通过将盖板的材质设置为与骨架本体的材质不同,且盖板的材质的强度设置为大于铝材的强度,能够增大上安装座结构的抗冲击能力,使得上安装座结构的整体重量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全铝材结构的上安装座结构,整体重量不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又大幅提升了上安装座结构的抗冲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20615411U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22383842.7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G13/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振器总成和车辆,减振器总成用于与摆臂总成配合,包括减振器本体和安装板组件,所述安装板组件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减振器本体上,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另一端分别用于与所述摆臂总成活动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减振器总成重量较轻。
-
公开(公告)号:CN205836948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785072.6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4/00
Abstract: 一种汽车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包括副车架上板、副车架下板和连接套管。连接套管连接在副车架上板与副车架下板之间。连接套管分成下部的圆柱形小端,中间的锥面过渡结构和上部的圆柱形大端,圆柱形小端紧抵在副车架下板上,锥面过渡结构和圆柱形大端穿过副车架上板,副车架上板在锥面过渡结构下方与连接套管焊接固定。该结构从副车架下板至车身安装板仅三个零件,有效解决连接部位窜动导致的异响问题,同时可有效防止焊接过程中焊渣飞溅于套管端面上,亦可使焊缝完全低于端面,有效减少因焊接造成的安装端面不平,残余焊渣等缺陷。另外,本结构中连接套管的上端面大于主体部分,有效增大了连接套管与车身之间的接触面积,使连接结构更加的牢靠。
-
公开(公告)号:CN216895515U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20267069.0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器的安装结构及车辆。减振器的安装结构,包括减振器本体和端盖,所述端盖装配在减振器本体上;所述减振器本体和端盖之间的间隙中设有吸油部件,所述端盖的侧壁上在所述吸油部件的位置设有通孔,使减振器中渗出的油液通过吸油部件吸收,并通过通孔挥发到空气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减振器的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减振器与端盖的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减振器渗出的油液会通过间隙扩散到减振器筒壁上,从而造成漏油假象,影响外观美观性和用户满意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6812734U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20725596.0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闫伟
IPC: B60G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后悬架的纵臂焊接总成,包括纵臂本体、纵臂加强件、小衬套外套管和大衬套外套管;纵臂本体在与车身纵梁连接的一端焊接有大衬套外套管。其中小衬套外套管有两个,一体成型在纵臂加强件上,所述纵臂加强件焊接在纵臂本体背面,两个小衬套外套管的位置对应于纵臂本体用于与后制动器连接的位置,小衬套外套管与纵臂本体的搭接部位进行焊接。本实用新型的后纵臂焊接总成由于采用了纵臂加强件,并将小衬套外套管一体成型在纵臂加强件上,由双层钣金件来承受小衬套外套管的作用力,使后纵臂焊接总成的强度得到很大提高,提升了零件的使用强度及可靠性,降低零件疲劳断裂的风险,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
-
-
-
-